今天我们要跟大家聊的是拼紫和清水泥,在说清水泥前,我先说说拼紫。
拼紫这个词可能大家可能有些陌生,字面意思就是紫色相拼,具体到泥料就是几种紫泥拼配而成的一种泥料,换句话说拼紫是人工后期调配的拼配泥。
现在大家对于天然、原矿执念较重,一看到拼配两个字就不喜欢,甚至反感排斥。其实恰恰相反,原矿的紫砂泥品质并非都很高,有些泥过老,有的泥太嫩,还有的泥砂性太重,所以通过一定的拼配,取长补短,这样的泥料无论从粘性、收缩比、塑性、质感、层次等方面来看都更加优越。
拼配的步骤:
(1)筛选各种纯净的泥质加工处理。
(2)不一样的泥相拼配,可以塑造成多种泥色。
(3)用不同颜色的泥条放在一起扭绞形成,多种颜色对比成为绞泥。
(4)将泥混合掺入不同材质、不同颜色的颗粒,产生颜色深浅效果。
(5)将泥混合掺入不同大小的颗粒,产生梨皮效果。
在90年代以前,紫砂泥料远远没有现在这么炙手可热。原材料价格相对比较便宜。而且江苏宜兴紫砂工艺厂也是属于国有企业。所以紫砂厂里的制壶工匠和工艺师,从来不把制壶多下来的泥头重新用来做紫砂壶。
听老师傅讲,每一个制壶车间的门口都会有两个堆泥头余料的地方,一个堆红泥料,一个堆紫泥料。没有绿泥堆,因为绿泥比较少,只当作化妆土来使用的。
出于不浪费的目的,后来紫砂厂把这些泥料重新进行回练,紫色的就叫做拼紫,红色的就叫做红拼,这个是建国以后较早的泥配泥了。
现在市场上仍然有拼紫泥,当然不是以前紫砂厂的泥头了。现在市场上的拼紫泥,大多在练泥厂就直接配好了,很受制壶老师的欢迎。那为什么还要再拼料呢?因为紫泥的泥性各不相同,也有老嫩之分,老的紫砂泥含云母较多,嫩的紫砂泥含云母较少。老料可以吃高温、砂性较强,透气性好,不易制壶。嫩料吃温略低,韧性较好,透气性弱,砂性也稍弱一些。两者中和一下,就是功能质感俱佳的泥料。
接下来再说说清水泥。早在70年代,紫砂厂就把紫泥泥头加上红泥泥头,再加上一部分普通紫泥炼制成紫砂泥,这样泥料就叫做清水泥,又因为在文革时代,所以就有了一个响当当的名称叫做“文革清水泥”。
那个时期的一些常见壶型比如鸽嘴水平,小六方,用的就是文革清水泥。
关于文革清水泥的好坏,网上互有争论,但是玩老壶的朋友,或者说真正见过文革清水泥紫砂壶的壶友,都会明白文革清水泥的品质到底如何。
很多网上的文章关于清水泥的定义是:单一原矿,不添加任何色素,只添加清水炼制的泥料叫做清水泥。我认为这样的说法,只对了一半。
在90年代以前,单一底槽青矿料只用清水调配,这样的泥料也叫做清水泥。
因为清水泥是一种以炼制方法命名的泥料。从来也没有限定是单一的矿源,具体要求就是不添加化工色素,加清水炼制的泥料就算作是清水泥。所以紫泥红泥相拼的文革清水泥是清水泥,单一底槽青的清水泥,也是清水泥。
至于网上的红紫泥,紫清水等名字,我特地问过紫砂厂的老人,大家都说不知道,可能是网上壶商的自我发明创造。而红清水倒是大家约定俗成的名字,现在大家都默认清水泥就是一种发色较红的泥料。而底槽青也回归本名,毕竟这个名字比清水泥要值钱的多。
现在的红清水泥料,总的来说比2000年以前的清水泥,在泥色上要红的多。比如有些清水泥,会用红皮龙泥料,按照清水泥的方法来炼制,这样烧制出来的紫砂壶发色更讨喜。
最后总结一下,拼紫是指几种紫泥拼配炼制而成的一种泥料。而清水泥,是指不添加任何化工色素,只添加清水炼制的泥料,是以炼制方法来命名的泥料,并不单指任何一种泥料。现在大家都默认为发色为红色,透气性较好的红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