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山稀缺泥料——本山绿泥,市场上十不存一,正宗的极其稀少!

文气紫砂 2020-07-21 16:06:22

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是本山绿泥。

其实本山绿泥这个名字听起来很怪,只不过现在大家听的多了,可能不觉得有什么,但是你想想,底槽青为什么不叫本山底槽青?大红泥为什么叫本山大红泥?怎么就偏偏到了绿泥这里就要叫做本山绿泥了呢?

其实最早大约是二十年前,我是在台湾唐人工艺出版的《紫玉金砂》杂志上,看到本山绿泥这个名字的。

当时我也对这个名词相当的陌生,所以就拿着问题去向厂里的工艺师请教,后来工艺师告诉我所谓的本山绿泥就是段泥。

可能当时紫砂厂在对外宣传的五色土中,把绿色紫砂壶的泥料称之为绿泥,所以很有可能为了有所区别,才取名为本山绿泥的。

至少在零零年左右,本山绿泥这个名字只停留在学术界和部分工艺师那里。对于大多数制壶老师和市场而言,本山绿泥这个名词大多是一无所知。

因为本山绿泥和紫泥的共生矿就叫本山段,所以说白了,本山绿泥就是本山段泥的绿泥部分。这么看紫砂厂的工艺师告诉我本绿就是本山段也不是没有道理。

但是随着市场大热,本绿一时洛阳纸贵,所以在选矿的时候都会尽可能的把绿泥敲下来单独炼制成本山绿泥,同理本山段就会逐渐的走向消亡了。

本山绿泥到底是一种什么泥料呢?

其实本山绿泥,它是一个统称,它有两种性质不同的泥料,第一种是砂性很重的本山绿泥,那第二种是泥质非常细腻的本山绿泥。

本山绿泥的产地就是黄龙山,只有黄龙山出产的绿泥才能叫做本山绿泥。这个泥料的矿产量十分的稀少,以四号井的统计数据为例。从1972年到1987年,开采量近7万吨,紫泥有2671吨,而绿泥仅仅只有9吨。

本绿的矿料是灰色或者浅灰透青。成品烧制以后的颜色一般是嫩黄色或者嫩黄透青。这个是因为本绿的铁含量只有紫泥的20%到30%左右,没有天然氧化铁的抢色,那么天然氧化铝的颜色自然而然的就透了出来。

最后再来聊一聊两种本山绿的泥性。

第一种本山绿泥,它产自黄石层的下面,所以它的砂性很重,韧性较低,在制壶的时候手感不是很好。但是它的稳定性很高,可以制作大品。一般并不用来单独炼制练泥,会额外的增配一些紫泥或者说是红泥,来增加这个泥料的韧性。

这种本绿吃温的温域非常宽广,可以从1号吃到5号,最高甚至可以烧到6号也就是1250℃。这个泥料的分界点在吃温2号5跟3号,高温和低温都会对泥料最终成品的性质产生非常大的变化。如果是吃低温的话,有可能会吐黑,甚至还有可能会酥裂。

第二种本绿产于紫泥层的中间,或者产于紫泥层和其它泥层的中间。它的砂性比较弱,但是韧性缺非常好,而且它的泥质非常细腻。无论是40目还是60目,最终成品的表面是非常光滑的。以前紫砂厂的时候通常是把这种泥料当作是黄色的化妆土来使用。

这种本绿吃温的温域就比较窄了,只能局限在1号到1号5左右。如果超过了1号5,壶体就容易起泡。收缩比也和朱泥大致相当,透气性比较低。适合泡岩茶等高香茶,不太适合泡绿茶、白茶等未发酵茶。

市场上因为绿泥的原材料极少,价格也非常昂贵,真正的本绿十不存一,绝大多数都是拼料,所以我们在购买本绿紫砂壶的时候应该多问一问,多想一想,避免上当受骗。

今天关于本绿的知识分享就到此结束,您的关注点赞留言,会让更多的壶友看见。

0 阅读: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