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日军装备的89式主战坦克的火力和机动性已明显落后于当时世界坦克的发展潮流,尤其是在与苏军爆发的诺门罕战役中,89式坦克自身存在的防护力较差的弱点,更是被暴露无遗,根本无法有效抵御苏军反坦克步枪和PaK36反坦克炮的攻击,而又由于自身火炮口径较小,难以对苏军坦克有实质的威胁,反而苏军的坦克可以轻易地击毁89式坦克……
为此,日本参谋总部和工程部在1936年决定研发一种新式坦克,时值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之际。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急需大量战车投入战斗,于是采用了三菱重工的设计样车,1937年(日本天皇历2597年)将其命名为九七式中型战车。
和89式一样,虽然名为中型坦克,但与其他国家坦克相比,其吨位只能算轻型坦克(在面临前苏联和美国同级别坦克时,九七式坦克只能算是个“弟弟”),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日军面临的是重工业极为落后的中国及其他亚洲诸国,因此所投入战场的九七式中型战车在中国及东南亚各战场上可谓横冲直撞,简直是碾压式的存在……
九七式中型坦克(日语:九七式中戦车,英语:Type 97 Medium Tank "Chi-Ha",译文:“奇哈”,又称:九七式中型坦克),全长5.5米,全宽2.33米,全高2.21米,该坦克时速为38公里/小时,乘员为4人,分别为位于炮塔内的车长和炮手、位于车体前部右侧的驾驶员和位于驾驶员左侧的机枪手。
动力方面,该坦克采用了1台功率为140马力的12缸风冷柴油机,位于车体后部,这具引擎能让97式坦克拥有38公里/小时的速度,车内载油量可以让这款坦克拥有210km的续航里程。
而在传动机构上,九七式中型坦克采用主动轮在前的方式,即需通过很长的传动轴,将位于后部的引擎输出的动力传到车体前部的变速箱和并速器中,然后驱动主动轮。
另外,除了主动轮之外,在车体每侧还有6个中等直径的负重轮,总体来说,九七式中型坦克整体的结构设计上基本是属于当时坦克的主流思路之一。
装甲防护方面,九七式中型坦克的车体和炮塔材料均为钢质装甲,采用柳接的结构,装甲最大厚度为25毫米,可抵挡住一定范围内的敌方攻击。
在武器方面,九七式坦克的主要武器为1门97式57毫米短身管火炮和两挺辅助性7.7mm毫米的机枪,主炮可发射榴弹和穿甲弹,可以携带80发榴弹、40发穿甲弹总共120发炮弹。其穿甲弹的炮口初速为420米/秒,在500米上穿深为20毫米, 1200米的穿深为11毫米钢质装甲。
而2挺97式7.7毫米机枪,一铤为前置机枪,可以携弹2745发,另1挺装在炮塔后部偏右的位置,备弹100发。
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九七式中型坦克共计生产超过1500辆,在面临反坦克武器和坦克装甲部队数量不足的中国和东南亚各国时,九七式中型坦克取得了“势如破竹”的战果,但是在太平洋岛屿争夺战中,随着美军将M3、M4等坦克投入战场,日军的九七式中型坦克根本不是对手,其火力和防护力明显不足,大多数九七式坦克均被美军所歼灭;而随1945年8月的远东战役中,面对前苏联红军钢铁洪流般T-34坦克的强大攻势,日军剩余的九七式中型坦克再次遭遇了被“团灭”的结局……
在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部分九七式中型坦克被前苏联红军移交给了当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也成就了我军历史上的第一辆主战坦克,也真是由于拥有了这一批坦克,我军随即在1945年12月1日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坦克部队--东北坦克大队,而在后续的作战中,九七式中型坦克也为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参加共和国开国大典的“功臣”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