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前没有普及棉制品,滴水成冰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

土民历史 2025-01-05 11:32:39
前言

在现代化文明当今,有地暖、空调、电热毯,棉衣、棉裤、羽绒服,而明朝前没有普及棉制品,他们怎么熬过滴水成冰的寒冬呢?

一、明朝前没有普及棉制品

必须要说明的是,明朝前我国有棉花及棉制品,只是过于稀少罢了。

在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之一的孔子,在《尚书·禹贡·扬州》中明确记载:

岛夷卉服,厥篚织贝,厥包橘柚,锡贡,沿于江海,达于淮泗。

这里的卉服就是棉制品,织贝又被称为“劫贝”、“古贝”、“吉贝”,“吉贝”在我国南方乡村就是对棉花的称呼。

这就证明,早在孔子的时代,原产于印度(三哥)的棉花,通过云贵高原已经传播到了台湾和福建一带。孔子能这里记载,我大胆推测孔子见过棉花或棉制品,至于有没有穿过卉服就需要各位专家和看官们考证了。

而一千七百年后的上海人黄道婆,她从海南岛黎族美女们学习并改良了棉花的纺织技术,促使棉花在江南一带广泛种植,为此还成为了元朝的经济作物。忽必烈在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专门建立木绵提举司,负责江南棉花的管理和税收征收。《元史·世祖本纪》明确记载:

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绵提举司,责民岁输木绵十万匹,以都提举司总之。

在棉花的种植全面推广上,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功不可没,《明史·食货志》记载:他一继位就下诏,大范围推广。

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又税粮亦准以棉布折米。

到了明朝末年,在崇祯皇帝时期,全国臣民天一冷大家都穿棉衣、棉裤,盖棉被,算是有了对付寒冬腊月的神器了。

明末清初的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里明确记载:

“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

二、明朝前没有普及棉制品,滴水成冰的寒冬,贵族是怎么熬过去的?

皇帝贵族有权有势,所住之处不是宫殿就是府邸,生活乐无边,冬天对他们来说影响不大。他们过冬的神器很多,我这里拿最符合他们身份的来说。

1、秦始皇熬冬——今有地暖,古有墙暖

我们现在有地方,室内温度能有20多度。秦始皇一统六国,功盖天下,可他是不会怕冬天的,他的冬天感觉像春天,因为他有墙暖。

墙暖有两个部分,宫殿室内墙上有壁炉,一能照明,二能取暖;宫殿室内墙是空心的,内有火道,所辐射的热量,感觉穿个背心都不冷。

2、秦始皇熬冬——秦始皇的“地暖”。

秦始皇办公室不冷,那么睡觉呢?秦始皇有的是钱和能工巧匠,他让墙内火道通往自己、后宫、官吏的床的下面,甚至连平台、座位下也都有火道通往,这就和今天的地暖有点相似了。

3、汉太祖熬冬——皇帝的温调房。

刘邦得到天下后,那叫一个穷,他这个开国皇帝连四皮同色马都找不到,萧相国坐牛车上班。地暖、墙暖就有点奢侈了,那就用花椒取暖吧。

花椒是调味品,拿来取暖,刘邦是来搞笑的吗?还真不是,东汉著名科学家地动仪的发明者张衡在《西京赋》说的“朝堂承东,温调延北”就是温调殿,这房子和今天的空调房差不多,只是制冷效果不行,但过冬那没的说,而且还能除异味,清新空气。

《汉宫仪》记载:“皇后称椒房,以椒涂室,主温暖除恶气也。”

因为花椒,皇后还有另一个称呼叫椒房。椒房就是把花椒捣碎成泥,掺入混凝土中做成墙壁。墙壁上挂上精美的毛毯,地上铺上西域进贡的洋毛毯,既赏心悦目又暖和柔软,再加上带火的屏风,和大雁羽毛制作而成的幔帐。

《西京杂记》载:“温室以椒涂壁,被之文绣,香桂为柱,设火齐屏风,鸿羽帐,规地以罽(jì)宾氍毹(qúshū)。

刘邦在这温柔乡里,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他抱着爱妃,骑着太监,喝着美酒,吃着火锅,高唱《大风歌》了。这才叫人生呢!

到了明清时期,取暖更加完备,已经实现了今天地暖的前身——火坑地暖。火坑地暖的出现

明清时期的紫禁城,建筑师们根据火炕原理发明了火地取暖法,犹如现在的地暖,椒房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不仅皇帝会享受,贵族也会跟着学,西晋首富石崇住得就是椒房,吃着人奶喂过的乳猪,搂着绿珠唱你是我的玫瑰你是花。

4、皇帝贵族,美女取暖。

现在草根们总是戏谑暖床服务,还幻想着人体暖床师大小美女来暖床,然后美美地睡在温暖的被窝,别提多惬意了。

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想给皇帝暖床的太多了,可有这机会的不太多。皇帝一般很少像同治皇帝一样去宫外寻花问柳,但王爷可就多了。

唐玄宗的弟弟申王,身材高大肥硕,天冷出去玩的时候,他地上一坐,婢女们围坐一圈,形成众星拱月之势,为他挡风为他取暖。

杨贵妃他哥杨国忠比申王取暖成本更低,他老人家出去玩的时候,让膀大腰圆、肥头大耳的女仆们列队走在他前边,他比较瘦,这风挡的没毛病。

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提到的“岐王宅里寻常见”,他不光见到了李龟年,还见证了唐玄宗的弟弟岐王的快乐取暖,岐王最会玩。

他的取暖直接升级了申王的版本,他请一群国色天香的失足女,围成他一圈,让后伸手入怀取暖,还说这就叫香肌暖手。

天冷不可怕,可怕是没钱,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有钱人是怎么过寒冬的。

三、明朝前没有普及棉制品,滴水成冰的寒冬,富人是怎么熬过去的?

这里所说的富人算古代的中产阶级,他们努力工作而又衣食无忧,突破了温饱,做到了小康。

皇帝贵族的取暖主要侧重于建筑方面,而富人取暖主要侧重于取暖神器。

1、吃喝取暖。

关羽能温酒斩华雄,富人们也能围炉话春秋,自然也温酒是少不了的。喝酒聊天是快乐,但没有下酒菜可不行,当然冬天的下酒菜,要辣要麻,再弄点热汤一喝别提多舒服了。

《湖心亭看雪》的明末清初的文人张岱,他和朋友,一边赏雪,一边喝酒,还有仆童伺候着。他聊天聊得过瘾,喝酒喝得舒畅,赏雪赏得惬意,写文写得妙极,这何尝不是人生呢?

不过,冬天里没有火锅怎么行,富人们带着朋友和妻妾孩子们,完全会吃着火锅唱着歌的。

2、取暖神器——手炉、汤婆、纸被。

冬天天冷了,炉子是少不了的,可不能总围着炉子呀!有固定电话就有手机,有围炉就有手炉!你看《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她们,天冷了拿着手炉走来走去,走走脚也不冷。

可晚上睡觉时,脚冷怎么办呢?有汤婆呀!手炉就是今天的暖手宝,汤婆不是做汤的老婆,而是和今天的热水袋差不多。在农村个别地方,现在还用呢?就是用铜壶或锡壶做成封闭式的取暖壶。里边灌满热水,可以随身携带当暖手宝,也可以放到被窝暖脚,故而又叫脚婆、汤媪。

我还记得我们小时候,老家的父老乡亲们都叫他熥(tēng)壶或媪。

大诗人黄庭坚就曾赞美熥壶:“千钱卖脚婆,夜夜睡到明。”可见,这脚婆可不便宜啊。而且脚婆而是居家送礼必备的神器。

苏轼苏东坡送给好朋友杨君素一个脚婆,感觉棒极了。苏轼说:

送暖脚铜缶一枚,每夜热汤注满,塞其口,仍以布单裹之,可以达旦不冷。

可见这脚婆保温效果是多么的好,裹个布单,既卫生又避免太烫还提高保暖时间。

爱国诗人陆游也有好友送给他礼物,他的好友是小他5岁的朱熹,朱熹在1197年被罢官回家。陆游好生安慰他,朱熹感动不已,送了陆游一个纸被,陆游两了两首诗感谢,第二首是《谢朱元晦寄纸被》

纸被围身度雪天,白于狐腋软于绵。

放翁用处君知否?绝胜蒲团夜坐禅。

纸被比狐毛还要白嫩,比丝棉还要柔软,暖和有过瘾。在宋朝不仅有纸被还是纸袄、纸衣。宋朝的纸被一般藤纸和楮纸制作,透气性,韧性强,故而保暖,而且纸被有填充,填充的是絮。

证据就是南宋遗民谢枋的《求纸衾》诗:

养性真同道,知心有宿缘。纸衾加惠絮,晴日卧云边。

四、明朝前没有普及棉制品,滴水成冰的寒冬,贫民是怎么熬过去的?

贫民的冬天最苦,他们过冬才真是一个熬呢!

在饮食上,能吃辣的吃辣的,吃不了辣的喝姜汤,姜汤都喝不了的喝热汤。

在穿衣上,北方人有钱穿貂,没钱人床羊毛袄,中原人士一般都是穿葛麻,再冷的话都穿纸衣、纸袄、纸裤。就纸袄而言,里面的夹层是芦花、荻花,而且纸袄不会太硬,太重,明朝普通百姓也有的穿。明代释真的《纸袄歌》,说它

行着轻,坐着暖,坐卧相应便舒卷。

在被子上,他们大多用纸被,但里面的填充物就是柳絮,自然而言取暖效果会差一些。

日子再苦的就是白居易所写的《卖炭翁》,天寒地冻拉着一车炭去买,还被太监半抢半买地掠走。而这位卖炭的老大爷,身上连纸袄也没有,而是穿着葛麻的单衣,真是可怜,好在老大爷身体强壮耐冻。

最苦的莫过于见过岐王取暖的杜甫了,他的小儿子在饥寒交迫中死亡,他的诗歌像匕首,像尖刀,直插封建社会的心脏——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五、明朝前没有普及棉制品,遭遇大雪灾,贵族、富人、贫民,谁也不好熬?

以上这些取暖建筑和神器以及方式,度过寻常冬天是没有问题。可如果遭遇大风雪,气温持续低到零下十几度甚至二十来度时就会冻死人。杜甫的小儿子被冻死,除了穷之外,就是天气持续寒冷。

更令人悲伤的是,还真出现过六月飞雪的极度天气,这谁能受得了。就是冬天连续大风雪对任何人都是灾难,就拿唐昭宗李晔来说,在天复元年(公元901年)立冬之后就雨雪不停,这就造成冻死很多老百姓,而且还导致了饥荒,就连宫中都快断粮了。在这种情况下,宫中也出现了冻死人的情况,连后宫、王爷也难幸免,这话就是李晔对李茂贞说的。

十六宅诸王以下,冻馁死者日有数人。在内诸王及公主、妃嫔,一日食粥,一日食汤饼,今亦竭矣。卿等意如何?”——《资治通鉴》

六、总结

明朝前没有普及棉制品,滴水成冰的寒冬,皇帝贵族、富人贫民,虽然取暖方式各不相同,但冬天对他们来说都不算是太难。一旦遭遇多日持续苦寒的大风雪,就是明朝普及了棉制品依然逃脱不了大量贫民被冻死的厄运,只到今天我们进入了现代化,大风雪对我们来说虽然是挑战,但不算是什么灾难了。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