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4位得过“武安君”称号的将领,却没一个是善终

文诩历史 2024-03-02 09:35:21

说起“武安君”,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一定是白起。但是在战国这个时期,不止白起获得过这个称号,还另有三人,他们无不是当世人杰,然而无一例外,全部没有善终。

那么这些武安君是何人?他们又有何功绩?

战国时期,“武安君”这个称号代表着当世人杰,但是这个封号却仿佛有着魔咒一般,让每一个获得此封号之人都没有善终。在那个时期,一共有4人得到这个封号,分别是秦国白起,苏秦,赵国李牧和楚国项燕。

秦国白起

这是最为耳熟能详的。白起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一生毫无败绩,更是有着杀神的称号。

他是秦国开疆拓土的功臣,为秦国打了大大小小无数战事。曾在伊阙之战中大破周、韩、魏联军,后来又重创楚国,打的楚国只能迁都以避其锋芒,而在大名鼎鼎的长平之战中,更是在这场规模上百万的战事中取得胜利,消灭赵军40万,从此天下再没有任何一国能够阻挡秦国一扫六国。

白起被封为“武安君”称号正是在楚国迁都之后。“武安”的意思就是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得百姓安集,因此称为“武安”。

长平之战后,虽然消灭了赵国40万大军,但是秦国也没有余力进攻。那个时候的秦昭襄王想要在他有生之年完成统一,曾多次让白起灭赵,但是白起明白这根本做不到,于是以身体患病为由,拒绝出战。这就让君臣有了嫌隙。

再加上一直以来,白起与宰相范雎有着过节。范雎多次向秦昭襄王进谗言,打压白起。

最终秦王听信范雎谗言,下诏赐白起自尽。战国第一名将于是在杜邮自尽身亡。

苏秦

苏秦留给后人的印象还是他那合纵之谋,身佩六国相印,很少有人知道他曾有过“武安君”的封号。

苏秦是鬼谷子的学生,在学成之后,开始了艰难的游说生涯。在分析了当时的局势后,苏秦揣摩出合纵连横之术,开始了他璀璨的一生。

苏秦先后来到秦、赵两国,但是都没能被采纳。之后来到燕国,燕文侯迫切希望人才。在听到苏秦的合纵一说后,更是深以为然,于是以国士之礼对待苏秦。

正是在燕国的支持下,苏秦先后拜访关东诸侯,成功游说,让六国组成联盟共同对抗秦国,也正是如此,苏秦同时担任六国国相,同时佩戴六国相印。

因为六国联盟,共同进退,让秦国一时间不敢窥伺函谷关以东,这样的和平一直维持了15年之久。

苏秦合纵六国后,回到赵国,当时的赵国国君就封苏秦为“武安君”,以表彰他的功绩。

不过联盟到底只是一时的,在维持了15年的合纵后,六国的联盟开始瓦解。因为燕国在自己最艰难的时候帮助自己,苏秦就开始为燕国欺骗齐国,帮助燕国取回了被齐国夺去的土地。

后来,苏秦继续到齐国为燕国做间谍,目的就是为了搞垮齐国。不过因为齐国众大夫争宠严重,担心苏秦会夺权,因此派人刺杀,最终苏秦死于刺客之手。

赵国李牧

李牧同样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是战国后期的一颗璀璨将星。

刚开始,李牧驻守雁门,负责防备匈奴,更是一战消灭匈奴十多万人马。在之后的十余年,匈奴害怕李牧,不敢袭扰赵国边境。

随着朝中老一辈名将的离世,李牧逐渐扛起赵国的大旗,为赵国南征北战,多次战胜燕国。

公元前234年,秦国进攻赵国,一路势如破竹,向着邯郸进军。赵王紧急调来李牧,让其率军救援。此战,李牧设计将秦将桓齮击败,拯救了赵国。也因此,李牧被封为“武安君”。

公元232年,秦王嬴政再次派军攻打赵国,在李牧的指挥下,秦国再一次失败。从此明白只要有李牧在,赵国就不可能攻破,因此要想攻破赵国,必须除掉李牧。

公元前229年,秦国对李牧实施反间计,通过贿赂郭开,让其诬陷李牧。最终李牧被冤杀,而赵国在李牧死后不到3个月就灭国了。

楚国项燕

项燕是楚国名将,在秦国发起灭国之战时,正是在项燕的指挥下,战胜秦军,为楚国赢得喘息之机。

公元前225年,秦国已经灭亡赵魏韩燕四国,接下来的目标就是楚国。20万的秦军在大将李信的率领下进攻楚国。楚国以项燕为帅,奋力抵抗。

在项燕的设计下,李信一时不察,过于深入,最终兵败。此战的胜利,让楚国大受鼓舞,当时的楚王也是称赞项燕为楚国的“武安君”,不过并没有史料记载项燕获得这个封号。

公元前224年,老将王翦率领60万秦军对楚发起灭国之战。楚国只能再将希望交给项燕。但是这一次面对到王翦,项燕也不是对手,最终大败,战死沙场。而楚国也不出意外的灭亡了。

以上就是战国时期四大“武安君”,每一个都是当世人杰,然而却没有一个有过善终。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