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10月,陈独秀在上海被国民党特务逮捕,罪名是“危害民国罪”,随后他被判入狱13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舆论的压力下,国民政府被迫将陈独秀释放。此时他和原配高大众所生的四个子女当中,已经有三个不在人世了。长子陈延年1927年7月4日被敌人在龙华刑场杀害,牺牲时年仅29岁;次子陈乔年1928年6月6日在上海枫林桥畔被敌人杀害,年仅26岁。几个月后,长女陈筱秀也病逝了。四个子女当中,只剩下了三儿子陈松年。
陈松年出生后不久,陈独秀就和高大众离婚了,和高君曼一起离开了安庆。四个孩子在老家与母亲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陈延年和陈乔年长大后都追随父亲的脚步参加了革命,最终被敌人杀害。陈松年和姐姐一直在安庆生活。姐姐病逝两年后,母亲高大众也病逝了,还不满20岁的陈松年被迫扛起了生活的重担。陈独秀被捕后,陈松年前往狱中看望,这是他第一次和父亲见面。
在敌人的不断折磨下,陈独秀的身体状况很差。望着憔悴而又瘦弱的父亲,陈松年心中十分难过,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陈独秀看到陈松年后也很激动,他对儿子说:“男子汉流血不流泪,你一定要坚强,只有经得起挫折才能更好地成长!”陈松年牢牢记住了父亲这句话,后来不管生活如何艰难,他都没有低过头。
陈独秀出狱后,老蒋为了收买人心,请他到国民政府中任职。两个儿子都被他杀害,自己怎么可能去他那里任职呢,因此陈独秀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老蒋。同时由于多种原因,他也没有去延安,而是来到了江津居住。不久后陈松年和妻子也来到了江津,和父亲一起生活。为了养家糊口,陈松年和妻子来到了一所学校教书,但薪水很微薄。
在美国当教授的胡适得知陈独秀的状况后,写信邀请他去美国,并说到了那里之后可以写自传,只要在书中稍微披露一点机密,就能大卖,到时候就可以解决经济方面的窘迫了。陈独秀当即回信说:“美国我是不去的!现在国难当头,我应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与大家同甘共苦。再说我一个中国人,若是真写自传,在国内就可以写,何必跑到美国去呢!”
陈松年(左二)
即便经济再窘迫,陈独秀依然保持了自己的傲骨。1942年,他不幸病逝,年仅63岁。临终前,陈独秀留下遗愿,表示要落叶归根。但当时陈松年的经济状况很不好,拿不出这笔费用,直到5年后,他才把父亲的灵柩运回了老家,安葬在了安庆北门叶家冲。当时解放战争已经爆发,为了防止国民党特务前来破坏,陈松年在墓碑上刻下了父亲早年参加科举时用过的名字“陈乾生”。
新中国成立后,陈松年为了养家糊口,当过会计,教过书。为了供应四个孩子读书,他和妻子窦珩光整日忙碌。由于劳累过度,窦珩光不久后就去世了。一家人的生活更加艰难。大女儿和二女儿见状,就要求辍学去赚钱,让弟弟和妹妹继续读书,结果遭到陈松年的拒绝。为了让孩子们能继续读书,他把房子卖了,自己来到了一家砖厂做工。
1953年,毛主席来到安庆视察,在和安庆地委书记傅大章谈话时无意间得知陈松年由于家中经济困难竟然在砖厂做工。毛主席当即指示:陈独秀的后人,我们应当给予照顾!不久后陈松年当选为安庆市政协常委,并进入安徽文史馆工作,除了他自己的工资之外,每个月还可以领到30元的补助,后来又增加到60元。此时陈松年再也不用为四个孩子读大学的学费发愁了,后来他的四个子女也都成了栋梁之才。1990年,陈松年病逝,享年8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