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没千年的海底古船上,记录了上古有虞氏的商业航海路线

永卓学周易 2024-06-28 01:32:06

甲骨文里面有“贝”字,是1.1万年前有虞氏贸易使用的货币。

甲骨文“贝”是货币

据研究,这些1.1万年以前的“贝”字,一直到商周时期的写法,都是一种贝壳的写实。

这种贝壳,是"子安贝"的壳,据专家研究,这是一种海贝,属暖水种,其分布于印度洋和中国南海的热带海域,而绝不见于古代东海及其以北沿海。

一直到商周时期,这种贝壳都被作为珍贵的货币,用于天子对大臣的赏赐。三星堆出土了大量海贝,也都是从印度洋传来的。

在印度洋北部地区, 一直流行着以齿贝为贸易货币的传统。 《通 典》卷九三“天竺”条记载说:

“西与大秦、安息交市海中,或 至扶南、交趾贸易,多珊瑚、珠玑、琅玕。俗无簿籍,以齿贝为货。”

《旧唐书 · 天竺传》也说:

“(天竺)以齿贝为货。”

可以说,把海贝作为通用货币,是有虞氏在最晚1.1万年以前就已经下西洋,并且抵达印度河流域的铁证。

印度洋海贝用于贸易,所以甲骨文里面的“得”,就是通过支付海贝获得商品的形状。

一手交贝,一手交货

甲骨文里面商贾的“贾”字,画的就是一个存钱罐里面装着海贝。

这是古滇国的青铜贮贝器,把贝壳藏在青铜器里面,这样奢侈的存钱罐更加体现出古人对于海贝的珍爱程度。

甲骨文里面宝贝的“宝”,画的也是房子里珍藏着玉石和海贝。

这是三星堆出土的大量海贝。

这些海贝之所以被当成货币,首先第一点当然是因为他们不是本地货,如果满大街都能捡到那就不算什么宝贝吗?其次还有一个重要的点在于这个贝壳形状与女阴类似,古人认为是生育的吉祥物,取名“子安”,寓意生子之时手握此贝可以母子平安。

一直到宋代,从泉州前往印度洋的商人还是使用子安贝作为货币。

在泉州港发现的一艘宋代沉船上,就发现了大量子安贝,和三星堆时期使用的海贝一模一样。

更早的时候,海贝早就已经被有虞氏当做货币了。

青海格尔木市昆仑山口的西大滩发现一枚经过切割和钻孔加工的人体悬挂装饰品海贝,对同层位出土的两件动物骨骼标本进行热释光测年后,分别获得距今17,290±1,210和18,910±1,510两个年代数据。

这个时间,是在一万八千年前!

也就是说,从中国通往印度洋的道路,在最晚一万八千年前就是畅通无阻的!

这样的道路有陆路和海路两条线。

我们只说海路。

因为海上的路线应该是上古时代有虞氏最擅长的。

位于长江下游出海口的有虞氏,在一万年以前就是地球上航海最发达的地方,没有之一。

这里也是地球上商业最早最发达的商业中心,没有之一。

自从2万年以前人类进入陶器时代,最擅长制陶的有虞氏驾着海船,就把他们的陶器贩卖到了全球各地。

印度河流域,应该是他们贸易的第一大站点,他们在这里用地球上最早的彩陶换取子安贝。

这样的贸易在最晚1.8万年以前的就已经存在了。

记住,是最晚。

6 阅读:549
评论列表
  • 2024-07-16 08:47

    我觉得尧舜禹应该是朝代 很多事情不是发生在一个人身上 而这三个事情出名的是尧舜禹 或者是尧时代发生的事情经过口口相传变成了尧的事情

  • 2024-08-03 13:02

    大力挖掘考证青海格尔木市昆仑山口的西大滩遗址文物,证明中华民族文明史起源在2万年前,并且大书特书宣传传播全球。证明中国文化历史悠久。

永卓学周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