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钱手术,我自己把腿锯了吧”!
2012年4月,河北狠人郑艳良因付不起高昂的手术费,决定自己把腿锯掉。
随后,他用一把钢锯硬生生的朝着自己的大腿砍去,连麻药都没有打,疼的他咬碎了4颗后槽牙。
那么,他最终成功了吗?
故事要从2012年的春天说起。那时候,郑艳良和妻子李芳,在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一个叫东留村的小村庄里,过着平凡的生活。
他们有一个正在上初中的女儿小雨,一家三口虽然不富裕,但日子过得还算安稳。
平日里,他们种着几亩地,每天清晨,郑艳良都会早早起床,和妻子一起下地干活。
可是那年春天,天气格外反常。三月底突然来了一场大雨,把刚刚播下的种子都冲走了不少。郑艳良心急如焚,顶着大雨在地里抢收。
就在这时,他突然感觉右腿一阵剧痛,仿佛有人用刀在割他的肉。
起初,郑艳良以为只是受了风寒,或者是干活太累导致的肌肉拉伤。他强忍着疼痛,继续干完了农活。
回到家后,李芳给他煮了些姜汤,又用热毛巾敷了敷腿,希望能缓解疼痛。
然而,第二天早上醒来,郑艳良发现疼痛不仅没有减轻,反而更加剧烈了。他勉强起床想去地里干活,却发现自己连走路都困难。
李芳见状,赶紧骑着三轮车带他去了镇上的卫生院。
卫生院的医生给郑艳良做了简单检查,认为可能是深部静脉血栓,建议他去县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夫妻俩听了,心里一沉。县医院可不比卫生院,光是检查费用就够他们心疼的了。
但为了健康,他们还是咬牙去了县医院。县医院的检查结果更让他们揪心:郑艳良的右腿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血管栓塞,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医生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们,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仅可能失去这条腿,甚至有生命危险。
听到这个诊断,郑艳良和李芳如遭雷击。他们颤抖着问医生需要多少钱,得到的回答是至少需要100万元。
这个数字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他们的年收入也就一万多元,就算倾家荡产也凑不出这么多钱。
绝望中,他们只能带着郑艳良回了家,郑艳良甚至为自己买好了寿衣。
而由于没有得到有效救治,接下来的日子里,郑艳良的病情迅速恶化。他的右腿开始出现大面积溃烂,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每天,李芳都要帮他清理伤口,换药。看着丈夫日渐消瘦的脸庞和痛苦的表情,李芳心如刀绞。
同时,他们还尝试着向亲戚朋友借钱,但大家都是普通农民,能借到的钱杯水车薪。
他们甚至想过卖房子,但他们的老房子年久失修,根本卖不了多少钱。
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郑艳良的病情却越来越严重,甚至连走路都成了奢望。
就在这时,一个疯狂的想法在郑艳良脑海中闪现:既然保不住这条腿了,为什么不自己动手把它锯掉呢?
这个想法一旦产生,就像野草一样在他心里疯长。他开始仔细思考这个计划的可行性,甚至开始准备工具。
每天晚上,当妻子和女儿睡着后,郑艳良就会偷偷地研究自己的腿,思考从哪里下刀最合适。他查阅了一些医学知识,了解了人体的血管分布。
他知道这个决定疯狂而危险,但在他看来,这可能是唯一的生路了。
就这样,郑艳良暗自筹划了近一个月。他选择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趁着妻子去镇上赶集,女儿上学不在家的时候,决定实施这个令人毛骨悚然的计划。
那天早上,郑艳良格外平静。他仿佛已经接受了即将发生的一切。
他小心翼翼地从床底下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工具:一把锋利的水果刀、一把钢锯和一根痒痒挠。他深吸一口气,用毛巾塞住自己的嘴,防止自己因疼痛而发出惊动邻居的叫声。
然后,他颤抖着手,将水果刀抵在了右腿膝盖以上约20厘米的位置。当刀尖刺入皮肤的那一刻,剧烈的疼痛几乎让他晕厥过去。但求生的欲望支撑着他继续下去。
鲜血很快染红了床单,郑艳良咬紧牙关,用颤抖的手继续切割。当刀子触及肌肉时,疼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他不得不停下来喘息,额头上的汗水如雨下落。但他知道,现在停下就前功尽弃了。
终于,水果刀完成了它的使命。
接下来是最艰难的部分:锯断骨头。郑艳良拿起钢锯,深吸一口气,开始了这场与死神的较量。
钢锯与骨头摩擦发出的声音令人毛骨悚然,剧烈的疼痛让他几乎失去意识。他的牙齿咬得咯咯作响,甚至咬碎了四颗后槽牙。
整个过程持续了大约20分钟,对郑艳良来说却仿佛经历了一个世纪。当最后一根骨头被锯断时,他已经虚弱得几乎抬不起手。
但他知道,最危险的时刻还没有过去。他艰难地用早已准备好的绳子扎紧伤口,试图止血。
就在这时,他的妻子李芳提前回来了,推开门的那一刻,李芳被眼前的景象吓呆了。
丈夫躺在血泊中,右腿已经不见了踪影。
李芳顾不上震惊和恐惧,立即叫来邻居帮忙。随后他们用三轮车把郑艳良送到了镇上的诊所。
诊所的医生看到这种情况也吓了一跳,但还是专业地为郑艳良进行了紧急处理。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子,人们纷纷赶来询问情况。当地媒体也闻讯而来,郑艳良的故事开始在网络上传播。
人们被他的勇气所震撼,同时也对造成这种情况的社会问题感到愤怒和悲伤。
然而,郑艳良的苦难并没有就此结束。右腿的疼痛虽然停止了,但他的左脚也因为长期得不到治疗而开始溃烂。
医生告诉他,左腿也需要截肢。这个消息再次击垮了这个饱经磨难的家庭。
就在这时,郑艳良的故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捐款如潮水般涌来。
在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他接受了免费的治疗,并成功进行了左腿的截肢手术。
康复的过程并不轻松,刚开始时,他常常会摔倒,膝盖和手掌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但他从不气馁,总是咬着牙爬起来,继续练习。
慢慢地,郑艳良开始能够自如地使用假肢行走。
生活重新步入正轨,但郑艳良并没有忘记那些帮助过他的人。他开始思考,自己是否也能为社会做些什么。
于是,他决定将自己的经历分享出去,希望能够激励更多面临困境的人。
在朋友的建议下,郑艳良开通了短视频账号。他开始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心路历程。
起初,他还有些不好意思,觉得自己这个"糙老爷们"不适合拍视频。但渐渐地,他发现自己的故事真的能给很多人带来力量。
有一次,一个同样失去双腿的年轻人给他留言,说是看了郑艳良的视频才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这让郑艳良深受触动,他意识到自己的经历不仅仅是个人的苦难,更可能成为他人的力量。
随着时间推移,郑艳良的账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他不仅分享自己的故事,还经常给粉丝们加油鼓劲。
"只要活着,就有希望"成了他的口头禅。他的乐观和坚强感染了无数人,粉丝们亲切地称他为"艳良大哥"。
经过这些事情后,郑艳良和李芳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女儿小雨也长大了,考上了大学,这让郑艳良感到无比自豪。
回想起12年前那个惊心动魄的决定,郑艳良仍会感到一阵后怕。但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感恩。
如今的郑艳良,虽然失去了双腿,但他的生活却比从前更加丰富多彩。他不仅是一个坚强的丈夫、慈爱的父亲,更成为了激励他人的精神偶像。
免责声明:本文发布的图片、文字等素材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所有原创作者的权益,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