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一家住在冬暖夏凉的二层别墅里,出行开着宝马车。75岁的老父亲却住在工厂的一间废弃屋里,每天出去捡废品,谁看到都觉得老人可怜,知情人却说儿子是孝子。
张斌出生在农村,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他们家像村里其他人家一样,都是靠着父亲外出打工,家里种地维持生活。
但是张斌家里条件却很不好,因为他母亲有哮喘病,她干不了活。
张斌父亲也没有技术,在工地打工只能给人家当力工干些零活,虽然每天也很辛苦,但是他的工资却不高。
张斌有家里有兄妹三个,他是老大,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
张斌家里条件不好,他们小时候连吃饭都是问题,那时候别人家主粮都吃大米饭了,但是张斌家吃不起,他们家只能吃高粱米饭。
虽然家里穷,但是张斌他们兄妹很懂事,从来不抱怨什么。
母亲有哮喘病不能干累活,累一点她就上不来气。
张斌兄妹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帮家里干活,每次下地干活的时候,他们都跟着母亲一起去,有时候就让你母亲坐在地头指挥,他们兄妹干。
因为家里条件不好,供他们兄妹三个上学很吃力,张斌读到初二就主动下学出去打工了。
开始他想跟着父亲一起去工地,但是他太小了工地老伴都不用他。
后来张斌家一个亲戚,给他介绍去了城里的一家服装厂上班。
以前服装厂工资并不好,每个月就一千多块钱,但是包吃住。
张斌花钱节省,他每个月除了买日用品,买点吃的花钱,剩下的他都攒着回家给父母寄家去。
他知道父亲在工地也挣不到多少钱,家里弟弟,妹妹还上学都得花钱。
张斌在服装厂一干就是五年,他在那里学会了裁剪,工资也涨了很多。
后来张斌和厂里的一个姑娘恋爱了,女孩叫王静,她是厂里的机台工,长得挺好看的。
王静家也是农村的,和张斌家是一个镇,只不过不是一个村的。
王静父母知道后,他们反对王静和张斌恋爱。
他们一是觉得张斌在服装厂上班,嫌弃他没有手艺。
二是嫌弃张斌家条件不好,母亲身体不好不能干活,父亲又没有技术就靠苦大力,也挣不到多少钱。
而且他们家里只有四间房子,还是几十年前的老房子,还得有张斌弟弟一份。
虽然父母反对,但是王静就认准了张斌,父母怎么劝她都不听。
王静不听父母的话,后来父母就不让她出去上班了,把她留在了家里。
王静偷着跑回了厂子,还给父母留言,要是不同意她们的事,她就去死,再也不回来了的。
看到王静留下的字条,父母不敢再干涉了,虽然不满意也只能默认了。
就这样,张斌和王静结婚了。
他们结婚的时候,张斌家有四间房,给了他们一间半,他们和父母住东西屋。
张斌和王静结婚后没有回到村里,他们还留在城里服装厂打工,不过不住在厂里了,小两口自己在外面租了两间小房子住。
因为条件不好,结婚后张斌两口子一直没要孩子,他们想攒点钱再要。
过了两年,张斌他们手里有点钱了,这才开始要孩子。
王静怀孕的时候一点也不娇气,怀孕后她还一直上着班。
一直到怀孕五六个月,肚子大了天天坐着实在受不了,这时候王静才不干。
不干后,王静也没有回村里,他就在出租屋里,每天给张斌做饭。
王静临近预产期的时候,婆婆从农村过来,因为王静他们在市里,去医院比较方便,她打算等王静生完后一起回家。
王静生了个大胖小子,这了把张斌一家人乐坏了。
王静月子是在农村坐的,张斌回家住了几天,但是王静说用不着他,让他赶快回去挣钱。
王静满月后就带着孩子回了城里,她在家照顾孩子做饭,张斌上班挣钱,他每个月开资都交给媳妇。
王静在家里带孩子做饭,她还找了份手工活干,一天能挣个买菜钱。
张斌家孩子两岁多点就去幼儿园了,王静又回服装厂上班。
张斌和王静结婚五年了,他们一直没停的上班,手里攒了点钱。
王静要回村里盖房子,但是张斌不同意,他看开服厂生意挺好的挺挣钱,他想开服装厂。
张斌在那家服装厂干了挺多年,老板两口子对他都很好,他们跟张斌说:“你开吧,你先开个小点的,要是没活我们接到活给你点,你钱不够我借你点。”
就这样,张斌租了厂房,买了八台机器,找了工人,两口子开始了创业。
前些年服装厂生意好,张斌厂子虽然不大,但是也挣到一些钱。
张斌挣到钱了,他在城里买了房子,一家三口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家。
张斌服装城生意很好,他看生意好,于是他换了大厂房,又买了机台,找了工人,扩大了规模。
张斌特别孝顺,挣到钱了,他开始给父母往家拿钱,每次回家都给父母买很多东西,吃的,用的什么都买。
张斌想着父母辛苦半辈子了,现在他条件好一点了,一定要让父母享享福。
没想到,张斌母亲病情加重,突然走了,结束了她的一生。
“子欲孝而亲不待,”母亲的突然离世让张斌很难过,他想着以后一定要好好孝敬父亲。
张斌弟弟是大学生,他大学毕业后留在大城市找了工作。
弟弟买房子,结婚都是张斌给拿的钱。
妹妹嫁到了农村,两口子就靠着打工种地,张斌拿钱给妹妹让他们养羊,妹妹家条件也好了。
母亲去世了,父亲年纪也大了,张斌想接父亲到城里生活。
父亲却说每天上下楼不方便,整天圈在楼里也没意思,张斌和媳妇怎么劝他也不肯来。
为了接父亲进城来养老,过了两年张斌又挣了些钱,他就把楼房卖了,重新买了栋二层小别墅。
房子装修好了,张斌回家接父亲,他跟父亲说:“这回不用上下楼了,院子里还有小园子,你可以像在家一样种菜。”
老父亲还特意去城里看了看,这次才跟着儿子进城去生活。
父亲来了以后,张斌夫妻俩什么都紧着父亲,吃饭都是做他爱吃的,有时间还会陪着父亲出去遛弯。
但是张斌和媳妇每天很忙,他们吃完早饭就得到厂里去,中午回来给父亲做饭,晚上六七点钟才回家,白天就剩下老父亲自己在家里。
父亲虽然吃的好,住得好,但是他却一点也不爱住在儿子家,总跟张斌说要回家。
父亲说:“在这虽然住的好,但是每天出去进来还得换鞋,地砖怕滑倒走路都得小心翼翼的,不像在家水泥地那么随便。”
“天天在家连个说话唠嗑的人都没有,不像在村里,随时可以去大街上跟村里人聊天。”
“还有一点就是,在这里上厕所也不习惯,在家习惯了蹲坑,坐马桶不习惯。
听了老父亲的话,张斌感觉到自己忽略老父亲的感受受,父亲住在这里一点不开心。
后来张斌每天尽量早点回家陪父亲,还经常带着父亲到厂里去,把马桶也换成了蹲坑。
从那父亲再也没说要回家的事,张斌以为这事就过去了。
没想到,有一天父亲突然又跟张斌说,他要回家。
张斌肯定不同意父亲回老家生活。
于是父亲又说:“不回家也行,我看你工厂边上有两间废弃的房子,你把它收拾出来,我要住到工厂里去。”
父亲怕张斌不同意,他跟张斌说:“你要是不让我去厂里住,这次我肯定就回家去。”
为了不让父亲回家,没办法张斌只能答应父亲把工厂的两间房子收拾出来。
张斌动作很快,第二天就张罗给父亲收拾房子,没用几天两间房就收拾好了。
老父亲高高兴兴的搬了进去。
父亲搬进去后心情明显好了,天天早晨起来扫院子,工厂边上有块空地,他没事就拿着锄头跑去开荒,说要种菜,像个看大门的大爷一样。
白天没事的时候,父亲就拿着袋子出去捡废品,张斌两口子不让他去,说家里不差那几个钱。
父亲却说:“我出去捡点废品有点事做还能有点意思,不然天天在家太没意思了。”
张斌怎么劝父亲也不听,后来他也不管了,只要父亲高兴就行。
父亲捡回来废品就堆外工厂院子里,攒一个星期就让张斌开车带着他去废品站卖。
张斌就开着他的宝马车,去给父亲卖废品。
每次卖完钱,父亲都乐呵呵的跟张斌说:“看看又卖这些钱,你还不让我去捡,这钱就相当于捡来的。”
张斌总跟别人们说:“我爸还觉得卖点废品挺高兴,其实他不知道,卖那点废品钱都不够我开车来回的油钱。”
虽然张斌嘴上这么说,但其实他不在乎这些的,在他眼里只要父亲高兴就好。
父亲自从住到厂房里,每天没事就出去捡废品,他很高兴,也不说要回家了。
张斌两口子为了照顾父亲,他们都是在父亲那里做饭,吃完饭后在父亲那待会儿,晚上九十点钟回家直接睡觉。
很多人不知道具体情况,他们都以为张斌不孝顺,自己住着二层大别墅,开着宝马车。
年迈的老父亲却住在工厂里的小破房里,每天靠着出去捡废品卖钱。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正是因为张斌孝顺他才会这么做。
所谓孝顺,除了孝,还有顺,只有顺着老人的意愿才是孝子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