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被骂屎尿低俗,作协副主席却挨了网友的“回旋镖”!
这事儿得从三天前说起。中国作协某副主席批评《哪吒2》出现屎尿画面“污染青少年心灵”,结果评论区翻车翻成了修罗场。网友集体刷屏:“先管管你们作协的贾浅浅!”
奇葩吗?更奇葩的是,当副主席还在用上世纪80年代的审美观指导2025年的动画片时,大众早已把“屎尿屁”的账算在了文坛自己人头上。

一、作协的“双标宇宙”
《哪吒2》的屎尿镜头不过是个搞笑桥段,但贾浅浅的“尿尿体”可是正儿八经登堂入室过。2022年作协公示名单里,这位“文二代”的诗歌被扒出“两腿间流出的月光”“手捏一块屎”等神句,网友当场炸锅:“这玩意儿能进作协,我奶奶的广场舞歌词也能拿鲁迅文学奖!”
更绝的是作协的回应:“一切流程合规。” 翻译成人话就是:只要没抄袭,写屎写尿也是文学自由。 但问题来了——当副主席痛批动画片里的屎尿“低俗”,却对作协内部的“屎尿诗”视而不见时,公众看到的不是文学标准,而是赤裸裸的“只许州官拉屎,不准百姓放屁”。
二、贾浅浅的诗,到底冤不冤?
先说句反常识的:贾浅浅还真写过正常诗。比如《椰子里的内陆湖》里“时间在吊灯上摇晃”,这句子放在当代诗里不算拉胯。但坏就坏在,她最出圈的作品偏偏是“屎尿三连击”。
文学圈大佬们曾力挺她:“这是先锋实验!杜尚的小便池还是艺术品呢!” 但网友不买账:“杜尚的小便池好歹是观念革命,贾浅浅的屎尿诗除了让人生理不适,还实验了个啥?” 更诛心的是,当普通作者写屎尿会被骂“没文化”,而贾浅浅写同样内容却被夸“打破禁忌”时,大众闻到的不是文学性,而是浓浓的爹味特权。

三、文坛的“皇帝新衣”困局
贾浅浅事件最吊诡之处在于:作协强调“程序正义”,而公众质问“实质正义”。 程序上,她符合发表数量、获奖经历等硬指标;但实质上,大众质疑的是“为什么偏偏是她”——一个研究父亲贾平凹论文拿到教授职称,在诗坛大佬保驾护航下畅通无阻的“文二代”?
这让人想起《皇帝的新衣》:圈内人忙着夸布料华美,老百姓却直接喊出“他没穿衣服!” 当李敬泽副主席盛赞贾浅浅“因为一朵花开一声鸟鸣,她就拥有或失去了江山” 时,打工人只会冷笑:“我加班改PPT时看到的江山,可比她捏着屎看到的真实多了。”
四、大众的愤怒,不止针对一坨屎
深层来看,这场风波早超越了诗歌本身。2025年的网友,经历过学术妲己、周公子炫富、二代世袭等连续剧后,对“规则下的不公平”早已PTSD。 作协越是搬出“流程合规”,越像在说“我家大门常打开,但钥匙只给圈里人”。
更黑色幽默的是,当副主席批评《哪吒2》时,大众条件反射般想到:“你们文坛自己还没打扫干净呢!” 这种“回旋镖”效应,本质上是对特权话语权的集体反噬——凭什么你们定义什么是高雅,什么是低俗?

五、把文学的还给文学,把公平的交给制度
要平息争议其实不难:
公开评审细节:晒出贾浅浅的入选投票记录、评委回避情况,比一万句“程序合规”都管用;
建立作品公示墙:既然作协拿着国家经费,就有义务让公众看看会员作品到底配不配;
少点爹味说教:副主席与其指导动画片该画什么,不如先回答:“作协的门槛,到底是为文学还是为圈子服务?”
最后说句扎心的:网友真不在乎贾浅浅写不写屎尿,他们在乎的是——当普通人寒窗十年不如投胎技术好时,作协还要不要脸面说“文学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