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编辑:淩轩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中我们经历过许多风雨,但无论怎样变动,我们凭借着团结勤劳等优秀品质屹立不倒。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探索过也迷茫过,几经沉浮我们仍然是走在世界舞台最前列的国家之一,这一系列的成果非常的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和前辈们几乎以生命的代价换来的。
在这些人中,有一位总理,他在17岁就加入党,57岁时担任山东省的省长,65岁成为副总理,在晚年竟然捐出200万的积蓄,你知道他是谁吗?
●—光荣奋斗的大半生—●
1930年,适逢国家动乱、战争连连,山东生莱西县一个贫困的家庭诞生了一个叫姜春云的孩子,这个贫困的家庭彼时完全没有想到,这个孩子会在将来为新中国做出多么大的贡献。
1946年的时候,年仅16岁的姜春云加入到了我党的革命工作当中,成为我党群众帮扶革命的一份子,怀揣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党的忠诚,次年他成为了党的一员。
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处于一个百废待兴的状态,急需各种有才能有抱负的人登台上任,为中国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年轻的姜春云富有一身干劲,在党的号召下毅然积极投身参加革命干部,那时候的干部划分有很多种,包括长征干部、三八干部、土改干部以及南下干部等。
从历史的抉择来看,姜春云属于的是土改干部,这一部分干部的文化水平不算太高,但接受了来自党的系统培训教育,具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和丰富的政治经验。
姜春云年纪轻轻就在党的号召下进行群众工作了,他在莱西县负责宣传革命工作,后面又到秘书处担任文书,后又与生产一栏打交道。
可以说,那时候的姜春云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凡是有所需要的地方他都毫不计较地前往帮忙和工作,久而久之,他的能力和态度都被党组织看在眼里,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
在莱西这个小地方他呆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期间他任劳任怨,党中央下达指示要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三大改造、土地改革,他都积极完成。
从莱西县走出来后,他去过国企担任副科长,为国家经济做出一份贡献,后又到山东省委担任宣传指导员,这一段时间在各行各业积累了足够的经验。
而无论去哪里,他都秉持着一颗为党为民、廉洁的初心,他就像是一个老农民,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默默无闻、低调地耕耘着。
虽然他的工作时长有所变动,一直得不到太大的升迁,但一直勤勤恳恳、勉励着自己奋斗,在国家混乱的时候他也没有遭到太大的波及。
这些经历都为他大器晚成提供了很大的伏笔,他真正能够施展自己的抱负和能力是在1980年前后,此时的中国刚刚拨乱反正,确立了“只有实践才能检验真理”的标准。
而姜春云也在这个时候像蒙尘的珍宝被人发现,进入到了山东省委的高级领导序列中。
●—为国为民做贡献—●
1983年,山东省政府官员改革换代,各种新鲜血液登上政治舞台,姜春云作为长期工作的革命者成为了一颗冉冉的新星,他被任命为山东省委副书记兼任省委秘书长。
那时候的他一心要改革,一定要做出成绩,以此不辜负党和人民对他的期望,在他上任之前,山东省会济南的经济水平长期低迷,一直位于省内倒数地位。
作为山东省委副书记,他对此感到很是揪心,在1983年当年,整个济南的生产总值还不到50亿,城镇化建设水平低,所有农民想要完全解决温饱,还是个很大的挑战。
对此,姜春云立志要改变此现状,他展开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从文化教育、城市清洁到生产建设以及基层官员等等方面,他都事无巨细地有一抓一。
在他任职期间,济南原本漫天飞舞尘土的景象不再重现,商品出口额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很大的加强。
济南从落后的经济水平一路发展到省内前列,无愧于自己省会的身份,而这一系列成果背后的代价则是姜春云操累了心,他上任之后没多久,原本乌黑的头发白了许多。
但当他看着济南原本衰败的景象不再,农民的脸上涌现喜悦的笑容后,他感到由衷的欣慰,同时他意识到了自己的担子还没有减轻,在他的身上,是整个山东省的发展建设。
在他上位期间,他坚持响应党的号召,认为只有实践才能知道如何建设,他鼓励下属干部要放开手脚大胆干,将市场经济、商品经济的重要性提上来。
与时代呼应,他认为改革开放是一项对当前和未来都十分重要的政策,必须要积极的顺应潮流的改变,他鼓励企业招商引资,以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义。
很快,在他的带动下,山东省的经济的快速提高成为了全国举目共瞩的模范,中央也对他大为赞赏,而他也无愧于党和人民对他的期望。
1995年,工作成绩突出的姜春云被党中央选中,提拔为国务院副总理一职,身居高位,他没有沾沾自喜,反而依然以草一般的韧劲思考着如何用更大的地位,做出更多的贡献。
此时的他不再是仅仅思考一个山东,而是心系全国的百姓,他从中国的生态环境、农村等方面着手,期望建设出更美丽的中国乡村。
姜春云86岁时,将自己一生的200万积蓄全部捐出,可是他一生为民,两袖清风,为何在晚年会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呢?
其实,这些钱全是他多年积累下来的研究成果和十次,他在无数个日夜辛苦整理成文,并加上不少自己的见解和意见等等,最终整理出版后,获得了这些稿费,而他将所有的稿费再次捐出去,回馈社会、
2021年,92岁的他于北京长辞,而他一生的贡献也将被人民永远铭记于心。
信源:
新华社2021-09-02《姜春云同志生平》
新华社客户端2021-09-02《姜春云同志生平照片》
南方农村报2021-08-30《“农民不能增收,领导不算合格!”国务院原副总理姜春云去世,生前十多部著作聚焦“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