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课本里的蒋介石:竟然是这样?!

思明说 2025-01-02 14:02:42

前言

作为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人们对蒋介石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称他为“蒋贼”,有人则视他为“人民公敌”。

周总理曾以“拙于战术,精于战略”来评价蒋介石,这句话,倒也是蒋介石一生最好的总结。

那么,在蒋介石统治下的台湾,又是如何描绘自己的呢?

台湾小学课本里的蒋介石

在多数人的印象中,蒋介石似乎早已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已经离开大陆溃逃到台湾了。

实际上,在新中国成立的那天,蒋介石仍留在大陆,度过了他人生中极为“痛苦”的一天。

他计划着破坏新中国的开国大典,但他最终意识到,这么做,或许只能为自己带来一时的“畅快”,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很有可能还会背上“千古罪人”的骂名。

因此,蒋介石放弃了空袭计划,灰溜溜地逃往了台湾。从此,台湾被牢牢地把控在了“蒋家王朝”的手中。

那么,在台湾那个由蒋介石一手遮天的时代,他又是如何自我塑造形象的呢?而这,在台湾的小学课本中,可以窥见一二。

要知道,小学的教育是极为重要的,那些学到的知识、听到的故事,会牢牢刻在每一个学生的心中,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

在台湾的小学“国文课本”(即语文课本)上,无论翻开哪一页,都能感受到对“总统”蒋介石的颂扬之情。

就比如在台湾三年级的一个国文课本中,有一篇名为《爱国的蒋总统》的文章。

其内容是讲述蒋介石打小就将爱国深深地刻在了骨子里,因此,青年时期的他,心中怀揣着家国大业,只身前往日本求学,为的是能有所成就,将来报效国家。

这一点,确实不假,早年的蒋介石,的确是一位满腔热血的反日爱国“愤青”。

课本中描绘了这样一个故事:1907年,年轻气盛的蒋介石与一位日籍军医教官发生了不愉快。

那日,日本军医教官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着微生物,在讲解时,他用桌子上那块泥土为学生们作比喻。

起初一切都很正常,可他却将这块小小的泥土用中国人做比喻,说中国人就如同这泥土中的微生虫一样,挤在一起。

此言一出,瞬间引领来了中国学生的强烈不满,很明显,这位日本军医教官就是借此机会肆意嘲讽中国人。

大家虽心有怒火,却也是敢怒不敢言,毕竟对方是一位外籍教官,碍于校方及军校的纪律,大家也不敢多说什么。

蒋介石再也坐不住了,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于是他站起身来,在众人的注视下,大步向讲台走去。

他直接将那块泥土平均分为了8块,并指着其中一块表示:“那么,这八分之一泥土中的微生虫,也可以说是日本人吗?”

日籍教官被这一突如其来的质问弄得哑口无言,一时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毕竟这可是他此前自己说的,如果反驳,不就等于推翻了自己的言论并污蔑中国吗?他本想借此机会羞辱中国人,却没想到反被蒋介石将了一军。

课后,这位日籍军医教官竟直接来到了校长室,来了个恶人先告状,颠倒黑白地污蔑蒋介石,并要求校方严加惩治。

在当时,学生如果课堂上肆意顶撞教官的话,是会被校方软禁的,严重者会直接开除学籍。

不过校方并未听信日籍军医教官的一面之词,而是前去了解了情况,在得知真相后,校方只是象征性地训斥了一番,并未严惩。

这个事件确实不假,小学生们在阅读过后,对蒋介石确实产生了敬佩之心。

被“神化”的蒋介石

在小学课本中,像上述的故事在小学课本中不止一例,有一篇名为《蒋总统小的时候》的文章,叙述的是蒋介石从小吃苦耐劳,“逆水小鱼”的故事:

说是在蒋介石小时候,来到了河边游玩,他看到明明水流如此湍急,这些鱼儿却没有退缩,拼命向上游。

蒋介石见状,心中大为震撼,看到这群小鱼,他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由此,蒋介石受到启发,更加努力学习,最终成为了一位备受尊敬的“伟大领袖”。

另一篇名为《忠勇的蒋总统》的故事,则展现了蒋介石在革命道路上的事迹:

当年孙中山身处广州,其部下陈炯明突然叛变,身在上海的蒋介石听闻消息后,心急如焚,即刻率部前往广州平定战乱。此前,有人曾对蒋介石说:

“我劝你啊,还是别去了,多危险啊!”

“是啊!现在的广州,就是羊入虎口。”

对此,蒋介石却表示,为了革命事业,岂能只顾自身危险?在众人的劝阻之下,蒋介石毅然前往广州保卫国父孙中山。

而孙中山在看到蒋介石前往支援后,曾对旁人说:“他来了,就好像增加了两万援军。”

通过这篇课文,不难看出蒋介石为了革命,将生死置之度外,对革命的无限“忠勇”。

从上述的这些课文中,不难看出他对自己“英雄”形象的塑造,如果单是这样也就算了,可他为了突出自己,甚至还在课本中颠倒黑白:

将共产党描绘成“共匪”,将“西安事变”中的张学良、杨虎城两人称为“叛逆”之举。

《伟大的蒋总统》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所谓的“西安事变”的“史事”。

说是在1936年时期,中国在蒋介石的英明“领导”下,正在逐步地向着伟大复兴的道路迈进。

岂料半路突然杀出个“程咬金”——张学良、杨虎城,两人在共产党的“挑唆、煽动”之下,公然“叛变”。

趁着他前往西安视察之际,直接将蒋介石给软禁了起来,并逼着他签下了许多许多无理的要求。

作为“国家领袖”的他,断然拒绝,并表示:头可断,血可流,宁可身死,也绝不妥协!

张学良和杨虎城直接被蒋介石的这番话所深深触动,在他的感召之下,两人放下了武器,并将其安全送回了南京。

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举国上下的轰动,人们纷纷为蒋介石的“英勇无畏”而欢呼,大街小巷无不庆祝蒋介石的“英雄义举”。

可实际上,张、杨的行动为的是让蒋介石团结一致抗日;而民众们的欢呼也是为了国共两党携手合作抗日。

蒋介石为了自己的“英雄”形象,自己披上了“爱国”、“神勇”、“伟大”的光环,俨然将自己“神明”化,现如今看来,不免有些可笑至极。

台湾教科书和大陆比有何不同?

在历史方面,台湾的教科书与大陆相比相差甚远,从中国古代史的“陈胜吴广起义”即可看出。

对于农民起义,台湾方面较为敏感,课本中仅寥寥几字便已归纳完毕,评价也大多为负面的;

相比之下,大陆会花费较多篇幅着重叙述此事,叙述其背后的意义,赞颂其伟大的精神。

这之中对农民起义的负面评价,或多或少与抗战后期,国民党节节败退有关。

毕竟那个时候,国民党当局在反思自身失败的时候,没有从自身寻找原因,而是将问题归咎于共产党动员了群众参战,这种“人海战术”才使得自己败退于台湾。

对于中国的历史教育,尤其是近代史的抗战,国民党当局却显得不那么“厚道”了。

在抗战时期的各大战役,国民党方面着墨较少,对于那些抗战将领,除了蒋介石自身外,只零星提到了几位国民党将领,更不用说关于共产党的了;

反观共产党方面,不仅对战事着重提及,其中还提到了李宗仁,并将其照片放在了历史书中。

在对日抗战方面,国民党只突出自己,对共产党的描写及贡献就更加不存在了,甚至可以说是完全抹杀了共产党在抗日期间的功绩。

看过之后,总结下来就是6个字:中共扰乱抗战。这一点在国民党描写皖南事变时,则体现了淋漓尽致。

皖南事变,本就是蒋介石为削弱共产党势力,巩固自身地位,制造的一起阴谋事件;

而国民党方面却将自己包装成了一名“受害者”,恬不知耻地说新四军不听从命令,袭击国军,制造流血事件。

对于那些在抗日战争期间,牺牲殉国的国民党将领,则着重描写,如爱国将领张自忠。

抗战期间,国共曾有过两度合作,这一点台湾和大陆方面的描述还相对一致,不过越往后,事件就开始偏离了轨道。

什么“共匪”、“叛乱”等词汇开始频频出现,并声称共产党企图利用和谈的手段,牵制自身行动,以发动“叛乱”。

在外来势力,如美国和苏联的问题上,两者也是大有不同:

一直以来,蒋介石都始终秉持着“亲美政策”,在败退台湾后,这种“亲美”行径是愈演愈烈。

字里行间都是现如今所取得的成就,是得益于美国的“帮助”,如果不是美国,中国早已被“瓜分”。

从这些描绘中,看不出对帝国主义的仇恨,满满的都是骄傲和亲近。在讲到苏联时,就完全变了一副嘴脸。

只字不提苏联对中国的帮助,击溃关东军等,而是着重描绘苏联读中国的掠夺行径。

对于中国共产党在大陆的统治,也仅仅用了320字描绘。难以想象,若要冲破这认知隔阂,不知还要需要多少个320字?

结语

蒋介石在台湾时期通过自我神化,将自己塑造为一位爱国、忠勇的“伟大领袖”。这种自我塑造,实际上是对权力的一种极端追求和体现。

他试图通过控制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来灌输自己的思想,塑造国民对“领袖”的盲目崇拜。

这种行为,无疑是对历史真相的扭曲和篡改,也违背了教育的初衷和使命。

而他在自我塑造的过程中,还刻意回避甚至抹杀共产党的功绩。这种行为不仅是对历史的无知和漠视,更是对民族英雄的极大不敬。

共产党的奋斗和牺牲,是中国近代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重要力量。蒋介石的这种做法,无疑是对历史的背叛。

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任何违背人民意愿的举动,最终都会遭到历史的唾弃。

参考资料

台湾小学课本里的蒋介石. 文史博览

爱扫地种菜 台湾小学课本里的蒋介石十分雷人. 中国新闻网

社会记忆与蒋介石形象的塑造:1949~2014.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台湾历史教科书里如何描写中共抗战. 《中外文摘》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