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超的故事,要从他两岁那年说起。当时,他还是个懵懂的小孩,满脸稚气却藏不住与生俱来的灵动。听说,那时候导演谢晋去幼儿园挑演员,一眼就看中了这个目光清亮、笑容灿烂的小男孩。他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呢,就被抱上了片场,在电影《啊!摇篮》里露了一小面。这一露脸可不得了,小家伙居然把角色拿捏得刚刚好,让剧组的人直夸“这孩子有戏”。于是,从那个时候起,他成了镜头前的常客。
接下来的几年,方超几乎是一路开挂。《牧马人》、《泉水叮咚》、《大桥下面》,这些当年叫好又叫座的经典影片,都有他的身影。到了十五岁之前,这位小童星已经拍了二十多部影视作品,人们提到他的名字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说他是真正的天才。不过,你要问他自己怎么看这段经历,他可能会挠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地告诉你:“哎呀,那时候哪懂什么表演啊,就是喜欢不上课,觉得拍戏比读书轻松。”谁能想到呢?一个在银幕上熠熠发光的小明星,其实心里不过是想着逃离课堂罢了。
可惜的是,好景总归不能长久。一转眼到了考大学的时候,问题就来了。他想进北京电影学院,可偏偏因为身高没达标,被拒之门外。这事对他打击很大,因为一直以来大家都夸他优秀,而现在忽然有人告诉他说,“努力也改变不了某些东西”。换句话说,不管你再怎么用功,再怎么热爱,有些门就是关着不给你留缝隙。那种感觉像什么呢?像你千辛万苦跑到终点,却发现比赛规则早已改写。而且,更糟糕的是,这次失败让父亲开始怀疑他的未来,希望他干脆别搞什么表演,当医生或者律师更实际一些。“我哪里做得来那些!”方超当时心里是一百个抗拒,但嘴上又不知道该如何反驳,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寻找方向。
后来,他去了上海投奔自己的干妈杜若英,一个老牌演员,也算是半个圈内人。本以为生活会稍微顺利一点吧,但现实根本不给机会喘息。他白天教艺术团里的小朋友学表演,还兼职端盘子赚生活费;晚上抽空跟专业老师学习台词和形体技巧。不少熟人见到这一幕,都悄悄议论:“诶,你看,当年的童星,现在混成这样?”这些风言风语听着扎心,可方超倒是不太计较,因为在骨子里,他仍旧相信自己的路没有走错。只不过嘛,有那么一阵子,他确实过得挺迷茫。有一次聊天中邵峰劝他说:“北漂试试看吧,总比困死在原地强。”于是,带着一点赌徒心理和无限憧憬,他背包北上,再次投入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大都市。
当然啦,到北京后并不是马上就飞黄腾达。他只能从最不起眼的小角色做起,比如电视剧里的路人甲或者话剧舞台上的替补演员。不过他说,每次站到镜头前或灯光下,即便只是短短几分钟,都仿佛找回了一点小时候的自信。毕竟,不论别人怎么看待自己,只要还能坚持追逐梦想,就还有希望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但日子终究不会完全照顾你的情绪,在事业徘徊不定的时候,家庭也雪上加霜。先是母亲因病去世,然后父亲也紧随其后相继离开世界。这接连不断的悲痛压得年轻的方超几乎喘不过气来。“为什么非要让我一个人扛下所有?”这样的念头曾经闪现过无数遍,可每一次崩溃之后,又硬生生把泪水吞回肚子,用力撑过漫漫长夜。
后来,大概也是命运眷顾愿意咬牙坚持的人吧。在很多普通观众以为“这个名字消失”之后,其实另一个身份正在悄然萌芽——制片人与导演。从《户口》到《长大成人》,再到电视剧《三十九度青春》,幕后工作的挑战性让他重新焕发出了激情。而且,比起以前单纯站在聚光灯下展示自己,如今更多关注整个团队合作以及项目运营细节,让他的视野拓宽不少。“原来事情并不像小时候想象得那么简单”,这是多年后总结出的感悟,也是成长给予最大的馈赠之一。此外,为丰富人生体验、扩展技能版图,他甚至参与管理游戏俱乐部,把娱乐行业积累起来的一些资源整合利用,为未来预备更多弹药。
其实讲到底,无论职业路径如何变化,人始终绕不开情感连接的重要性。有一次录制节目组特意安排的一场惊喜,让久未联系的恩师杜若英和老友突然出现,他们彼此间拥抱落泪,说尽许多掏心窝的话。如果放在平时,也许忙碌惯了没人刻意联络,但真正面对那些陪伴少年时代成长的人物瞬间,很难不涌上一股复杂而温暖的情绪。当年的辉煌与低谷,还有如今略显沉稳笃定模样,全都交织成一种无法名状但珍贵无比记忆。所以啊,我们有时候真的需要停下来看看周围,这样才能抓紧那些值得珍惜关系,否则等错过才追悔莫及,是不是道理特别简单却容易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