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届飞天奖颁奖典礼上,张桐站在舞台中央,手里捧着那座沉甸甸的最佳男主角奖杯,脸上的表情却写满了意外和不敢置信,这一刻,他从默默无闻的小角色跃升为首位80后飞天奖视帝,但对于许多观众来说,“张桐”这个名字或许并不熟悉,可提起《亮剑》里的魏和尚、《觉醒年代》中的李大钊,却没有人会感到陌生,这种反差,就像是一个埋藏在土壤深处的种子,在无人察觉时悄然发芽,然后突然间开出了耀眼的花朵。
他真心没想到自己能拿下这一大奖,因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一直扮演的是“绿叶”的角色,而这次凭借在《绝命后卫师》中深入骨髓的表演,把那些战火纷飞中的挣扎、牺牲和信仰展现得淋漓尽致,总算让大家看到了他的实力,那晚,当掌声如潮水般涌来时,你可以想象,一个兢兢业业耕耘多年的演员内心有多复杂,是吧?一种“原来我也行”的喜悦掺杂着“竟然轮到我了?”的不安,说白了,就是谦逊与自信的一场拉锯战。
说起来,要追溯张桐走上这条路的契机,还得回到1991年,那一年,他只有11岁,本该是个每天放学打球、吃零食的大男孩,却因为偶然被星探发现拍了一支洗发水广告,从此人生轨迹彻底改变,当时他还是天津那个阳光帅气的小少年,高挑瘦削的身材加上一头乌黑浓密的短发,一出现在镜头前就显得特别灵动,有点像你家楼下篮球场那个总能吸引所有目光的大哥哥,对吧?
但别以为那时候他已经认定要当演员,其实还早呢,那只是一次奇妙邂逅,让小小年纪的他第一次接触到了什么叫做“镜头语言”,不过生活毕竟是现实主义题材,不可能全靠梦想喂饱肚子,所以等再过几年,上大学填志愿的时候,他选择了南开大学电子脉冲专业,听起来是不是特别理工科范儿?可偏偏老天爷又安排了一次巧合——模特公司的资助让19岁的张桐踏上去法国留学之路,这才真正把他的生活推向戏剧艺术方向。
来到巴黎以后啊,你可别羡慕,以为这是开启高大上的文艺之旅,其实是一地鸡毛,比电视剧还虐心,为啥呢?因为家里砸锅卖铁供他出国已经快撑不住,加上欧洲物价高昂,每个月的钱根本不够用,好几次都是靠兼职赚来的几个欧元买面包果腹,更糟糕的是,有些超市为了节约成本,会偷偷把临期甚至过期食品降价处理,而这些东西成了他的日常伙食来源,我跟你说,这份辛酸,不亲身经历的人真的无法体会!
可是,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人往往更容易激发潜力,你懂我的意思吧?艰难时期磨练出来的不仅仅是坚韧,还有对梦想更加执着且纯粹的渴望,就这样,在法国熬完四年戏剧学院课程之后,他带着薄薄的一叠简历和300块钱人民币回国开始北漂,说实话,那时候谁都不会相信这样一个普通男生能够闯出名堂,包括刚认识他的房东阿姨,她看见年轻瘦弱又略显腼腆的小伙子拎着行李箱进门时,大概也只觉得这是另一个怀揣明星梦而即将折戟沉沙的人罢了。
初入演艺圈嘛,自然少不了磕磕绊绊,即使当群演一天只能赚20块钱,但对于刚毕业口袋空空如也的新鲜人来说,也足够聊胜于无,于是乎,从背景板甲做到路人乙,再慢慢爬到某个三秒钟露脸的小配角位置,这是每个新人必经之路啊,可关键就在于,有些人在过程中迷失掉初心,而有些人则用作品逐渐积累存在感,很明显,我们今天谈论的是后者,对吗?
终于,《亮剑》来了!如果不是魏和尚这个经典形象横空出世,也许很多人至今都不知道张桐是谁,当年的电视剧市场竞争同样激烈,可惜好作品太少,大部分观众审美疲劳,只盼望出现一点新鲜血液,而魏和尚恰恰就是这种突破传统框架束缚的新尝试,一个粗犷却质朴、有勇亦有谋的大兵形象跃然屏幕,一举俘获万千粉丝,同时也奠定了张桐作为实力派演员的发展基石,可以这么说,没有魏和尚,就没有后来那些闪耀银幕与荧屏的重要瞬间。
然而,仅靠一个成功角色是不够稳固事业基础滴,更何况娱乐圈从来都是风云变幻、不进则退,于是乎,之后几年里,我们看到了一位低调拼搏、不事炒作但专注提升自己的青年演员,比如出演历史题材剧《觉醒年代》,再次挑战革命先驱人物李大钊,而且令人惊讶的是,无论动作神态还是台词语气,都透出了角色本人的厚重感和书卷气息,要知道,这是需要强大的文化积累才能做到精准诠释哦,不由得让人肃然起敬!
这一路走下来,如果非要总结两句的话,我觉得可以说:成长和思辨始终贯穿其职业生涯,无论戏内还是戏外,对于社会热点话题以及行业发展动态,他都有独立见解,并通过实际行动传递给更多年轻从业者,例如公开呼吁保护原创IP、支持公益活动等等,看似细微,却体现出了极大的责任意识,是不是挺值得点赞?
好了,到这里,我估计咱们应该明白为什么评委最终把飞天影帝桂冠戴在他头上,因为不仅仅局限于优秀表演技巧层面,更重要的是通过多年实践证明个人价值,同时影响乃至改善整个行业氛围,所以,请记住这个名字——张 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