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跑友向老王咨询:自己一个月前开始跑步,目前每次跑步大约5公里左右,听说前脚掌着地比较好,不会受伤,但每次刚开始跑几百米就感到小腿酸痛,导致有点坚持不下去,想请问如何缓解这种不适感?
我猜测这位跑友说的“前脚掌落地”,实际跑起来是“踮着脚跑”的这种姿势。
前掌落地跑并不是指踮着脚跑,而是指落地时前脚掌先着地,后跟也跟着着地,但后跟受力较小。这种跑步方式包括赤足跑、极简跑鞋跑和竞速跑。
观察国外长跑名将普利方丹和拉瑟维纶的跑姿,可以看到正确的前脚掌落地的跑法。具体可见下图:这种跑步方式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利用足弓的弹性来缓解跑步时的冲击力,从而有效地防止落地时脚部过度前伸。因为过度前伸是有害的,会导致着地脚位于身体重心的前方,产生刹车效应。这种效应会增加地面反作用力,不仅会增加速度困难,还会对膝盖造成伤害。
坊间有种“前脚掌落地不会受伤”的说法,老王认为这是夸大其词。
前掌跑步虽然对膝盖的压力较小,但却会增加足弓、脚踝附近的韧带以及小腿后部的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负担。初学者在采用这种跑步方式时,可能会感到小腿肌肉酸痛,这是因为小腿肌肉受到了更大的压力所致。
有些人对前脚掌落地的理解存在误区,缺乏专业指导,盲目练习往往会导致出现“踮着脚跑”的错误姿势。这种“踮着脚跑”的跑法,后跟不落地,完全依靠小腿肌肉发力,必然会导致小腿异常酸痛,也跑不了多远。
我以前在操场看到过一名跑者,由于长期采用这种“踮着脚跑”的跑姿,导致小腿肌肉异常发达。不过这位跑友也是厉害,就是这样的落地方式,也能跑10公里左右。
前掌着地法对跑者的小腿、脚踝和足弓等部位的肌肉群有相当高的要求。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足底筋膜炎和胫骨骨膜炎等问题。此外,脚踝也是容易受伤的部位,发生比例高达20-30%。
那么正确的前脚掌落地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一个关键的点就是:跖球部着地,而不是脚尖着地。
正确的位置是在脚底的跖球部,即脚趾和脚心之间的位置。使用这个位置作为定位时,你会发现每次落地时,脚踝也能很好地起到缓冲作用,大大减少对膝盖的冲击。
如果把前脚掌着地跑成用脚尖着地,就会练出踮着脚跑的奇怪姿势,小腿肌肉异常发达,也跑不了多少距离。如果你跑步后发现小腿肌肉变得异常发达,可以检查一下自己是否在跑步时踮着脚。
很多人对后脚掌落地嗤之以鼻,认为是落后的跑法,一味迷信前脚掌落地才是高手的跑法。但是有些时候,高手行,你未必行,能力没达到,硬上就只会受伤。
并且,后脚掌落地并不是一种错误的跑姿或落后的跑姿。在国际大赛上,那些顶级跑者采用后脚掌落地的并不少见。国内已故著名跑者梁晶就是后脚掌落地。
现代跑鞋中,后跟的厚度通常大于前掌,这种设计使得后跟着地后能够平滑过渡到前脚掌,从而达到最为舒适的跑步姿势。因此,在普通跑者中,后脚掌着地的情况仍然非常普遍。
其实,想明白下面这一点道理,就不会纠结哪种跑法更好了:
无论采用哪种跑步方式,身体受到的反作用力并不因跑步姿势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只是受力的肌肉不同而已。采用前掌跑步方式会对小腿肌肉、脚踝韧带和髋部肌肉造成较大的压力,而后脚掌跑步方式则会更加注重胫骨前肌、膝盖附近的肌肉和韧带。
从技术角度来看,前脚掌落地的技术门槛和能力门槛相当高。因此,我不建议新手一开始就练习前脚掌落地。首先,因为新手的各方面能力还没有达到要求,很容易受伤。其次,如果没有专业指导,新手会练出各种奇怪的姿势,却自认为已经掌握了高手的跑步技巧。
初跑者采用后脚掌落地没有什么不对,甚至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这种跑姿省力,小腿几乎不需要发力,对跑者的要求较低,同时也是最舒适的跑姿之一。
你习惯前脚掌落地还是后脚掌落地?欢迎留言讨论!
我很好奇,前脚掌落地后,怎么样的神操作可以过渡到脚后跟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