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的行军:中国前三十年工业史,也许是人类历史上最悲壮最感人

任尔东西南北风 2024-12-17 17:50:04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引言

建国伊始,一个东北的老人手里攥着大饼,眼睛里却望着天上的云:“这里要是出个油田就好了!”那时候的中国穷呀,一个国家的GDP比不上人家一个城市,啥东西都得靠进口,钉子得叫洋钉,锤子得叫洋锤,就连火柴都叫洋火。

但后来,短短三十年,中国就经历了巨变!

如今的人们可能很难想象,当年国家是如何穷得叮当响,连“裤腰带”都是用铁丝扎的,但硬是靠着这条铁丝勒住肚子,铁路修、造工厂、开矿山。

本期我们就讲一下穷到极限、拼到极限的那三十年工业化往事。

工业化从“锄头”开始

1953年,在东北的大庆油田,一群肩扛工具、脚踏泥泞的工人正在工地上忙碌。他们有的人裹着破棉衣,有的人手上缠着几层纱布,脚下的靴子已露出脚趾。

突然,一个光秃秃的钻井架前传来一阵欢呼:“出油了!”一个工人抹了一把脸上的油渍,满眼是泪水,他喃喃地说:“这是我们挖出来的希望啊!”

中国工业化的历史,仿佛就是在这种贫瘠与希望中交织而成。从1949年到1978年,中国走过了工业化的第一阶段。

这30年,是从贫困到积累的过程,也是从无到有的奋斗史。

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的工业基础薄弱到让人心痛。那个时候,整个国家的工业总产值还不如一个小型发达国家的一座城市。

工农业总产值中,机器制造只占17%。铁路总长不足1万公里,而且基本集中在沿海和东北地区,大量的内陆省份别说铁路和航空了,甚至都没有像样的公路连接。

最让人绝望的是人才短缺。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连基本的说明都看不懂,更何谈创新发展,而工人队伍中,更是缺乏能够熟练操作机械设备的技术人员。

工厂里,靠的不是机器精度,而是工人的一双巧手和“土办法”。人们笑称:“我们这工业化,就像拿锄头造飞机!”

这就是旧时代给人们留下来的“烂摊子”:要体系没有体系,军阀割据之下导致各自为政,十分散漫,比如说山西的铁路规格和其他地方都不一样。要底子没底子,现有的工厂只能做些基础的加工。

雪上加霜的是,新中国的外部环境相较于以前变得更加糟糕了。美西方,一直试图从政治到军事再到军事全面进行封锁。

1950年,我们甚至还在这种困苦的环境中打响了抗美援朝之战。不得不说,这一战虽然占用了大量国内资源,但它也给新中国带来了接下来几十年的安稳和苏联的工业支援。

我国的工业化之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拉开了帷幕,第一个五年计划成为了中国工业史上最初的奇迹。

在这份计划中,苏联援助的156个重点项目是整个建设的核心。从大连到重庆,这些项目分布在全国各地,包括钢铁厂、机械厂、化工厂等。

在北京,苏联专家在一个叫“一机部”的院子里教中国的技术人员如何操作复杂的机械。那时候,连一颗螺丝钉都要进口,但大家的信念却无比坚定。

在河南焦作,一个煤矿的工人们正忙着打通新的矿道。矿井里温度高得像蒸笼,但工人们几乎都是赤膊上阵。

矿灯昏暗,有时连路都看不清。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用力敲下最后一锤时,煤层终于露了出来。他跳着脚喊:“快来!黑金找到了!”

矿长老韩摸着那块煤,仿佛摸到一块黄金,眼里满是激动,“这一车煤能顶好几个乡的粮食。” 焦作煤矿是“一五”期间重要的能源项目之一,而煤炭在这个时代被称为“工业的粮食”。

为了从地底下挖出更多的煤,中国工人几乎以命相搏。他们没有先进设备,也没有防护措施,但靠着一腔热血,把大山掏成了空心。

是雪中送炭,还是授人以渔?

“一五”计划中,苏联的援助被认为是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基石。那些工矿项目从设备到技术人员,几乎都靠苏联支持。

比如大庆油田开发初期,苏联专家提供了最早的钻探技术,而长春的第一汽车制造厂更是从设计到运营全程依赖苏联工程师的指导。

当然,我们的技术人员也发愤图强,努力进行吸收消化,然后完成仿制到自主设计、制造的道路。

只是,这种“帮忙”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1956年,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苏联撤回了几乎所有的技术专家,并中断了后续支持。这让正在进行的二五计划陷入了停滞。

更糟糕的是,中国还需要偿还巨额的外债。为了维持工业化建设,中央政府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继续推进。

“我们没有进口的螺丝钉,就用自己的铁皮打!”当年在洛阳拖拉机厂,工人用最简单的工具制作出第一批国产拖拉机。这些拖拉机虽然粗糙,但却代表了中国工业化的自力更生精神。

用汗水与血泪筑成的奇迹

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几乎被边缘化。这种失衡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人们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许多人形容那时候的日子:白饭能吃到撑,就是天大的奢侈。

然而,这一切的牺牲换来了中国工业体系的初步建立。到1978年,中国已经建成了一个以国有企业为主体、覆盖全国的工业化框架。从机械制造到化工生产,从钢铁冶炼到能源开发,中国在这一时期完成了现代化的基础铺垫。

1970年代初,江苏南京的长江大桥通车。这座桥不仅是一项工程技术的成就,更是当时工业水平的象征。人们站在桥上,看着长江奔腾,许多人感慨:“我们真是从穷根上爬出来了!”

中国前三十年的工业化进程,就像一场苦难中的长征。它有失误,也有辉煌,它伴随着贫困,但也孕育了奇迹。今天,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更能理解那一代人的坚韧和执着。

他们没有高楼,却筑起了希望的基础;他们没有钢铁的翅膀,却让中国工业从荒野中展翅腾飞。这段历程,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铭记。

参考资料:

论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经济纵横.2019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