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之68—薛姓,起源·迁徙·家训·名人故事

千行百纳 2025-01-15 15:07:47

中华姓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血缘纽带,《百家姓》宋朝时成书,先后收录了504个中华姓氏,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本系列文章将按照《百家姓》原文顺序逐讲解姓氏文化。

姓氏由来:薛,Xuē,多起源、多民族姓氏,主要源于任姓,以国名为氏。黄帝(本姓公孙,后改姬姓,名轩辕、轩,又称有熊氏、帝鸿氏,少典之子,三皇五帝之一,人文始祖)少子禺阳(又称禹阳、禺虢,生母嫫母,任姓始祖)封在任地并赐任姓,禺阳裔孙奚仲(任姓,东夷族,因封邑在奚地,故名奚仲,奚姓始祖,车神)发明两轮马车,为车正,协助大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黄帝玄孙,鲧之子,夏朝开国君王)治水有功,封于薛地(今山东滕州),建立薛国,后迁居邳(今江苏邳州、睢宁一带)。

古薛国现今大概位置

奚仲12世孙仲虺(任姓,薛氏,名莱朱,字仲虺,号中垒,今山东滕州人,华夏族,商朝开国元勋),协助成汤(子姓,名履,主癸之子,商朝开国国君)灭夏有功,任左相,后裔女子太妊嫁给季历(姬姓,名历,周太王公亶父之子,周文王姬昌之父,周族首领)生子名昌,因生姬昌时有祥瑞,故周太王公亶父传位于季历,以便姬昌将来即位,姬昌的儿子姬发建立周朝。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封仲虺裔孙成的后代为薛侯,复居薛地。春秋后期,薛国再次迁到下邳。薛国虽小,但与夏、商、周三朝开国统治阶层均有莫大关系,传64世,至战国时期为齐国所灭,旧地归田氏封邑,公子登到楚国为官,国人有以故国名为氏者,称薛氏,尊奚仲为得姓始祖。

薛姓始祖:奚仲

薛国被齐国所灭,齐湣王田地(妫姓,田氏,名地,齐宣王田辟彊之子,田齐第6位君主)将薛国旧地封给齐相田婴(妫姓,田氏,名婴,又称婴子,齐威王田因齐少子),称靖郭君,田婴死后其子田文(妫姓,田氏,名文,又称文子、薛文、薛公,今山东淄博人,田婴之子,战国四公子之孟尝君)袭封薛地,子孙在此繁衍,终被秦灭。西汉时期,田文之孙田国、田陵到竹邑(今安徽宿县)居住,以先祖封邑为姓氏,称薛氏。

另有源于唐朝冯小宝(原名冯小宝,今陕西西安人,市井出生,贩药为生,经千金公主(今甘肃秦安人,唐高祖李渊之女,后封安定大长公主,赐姓武氏)推荐成为武则天男宠,册封梁国公,任左威卫大将军,后因骄纵被赐死)赐姓薛;匈奴族、鲜卑族、突厥族、蒙古族、朝鲜族、土家族等其他少数民族在民族融合汉化过程中改姓为薛姓等。

得姓始祖:奚仲

发源地:山东滕州、江苏徐州

迁徙路线:

夏、商、周时期,薛姓先祖主要在封邑薛地、邳一带繁衍,即今山东滕州、江苏徐州一带。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薛国被齐国所灭,薛氏族人开始四散开来。有薛氏后裔薛倪到楚国为令尹(楚国除君王外最高官职);赵国有处士薛公,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魏国公子信陵君魏无忌的好友,其时秦国进攻魏国,魏王派人请在赵国的信陵君回国统兵御秦,信陵君起初因与魏王不和,故不受,但薛公苦心劝说、晓以利害,信陵君于是从赵返魏,领兵击破秦军,解救了魏国之危;宋国(今河南商丘)有高士薛居洲,居于当时中华文明中心,主张长幼尊卑皆应有序,被世人奉为道德楷模;秦国(今陕西咸阳)有薛炬,相传他剑术精湛,为一代宗师。可见战国时期薛氏已播迁于今湖北、湖南、河南、河北、陕西境内。

秦汉时期,薛氏族人因仕宦、经商等原因而分居于各地,薛氏的分布地域得以扩大。这时黄淮流域下游即山东、江苏仍是薛氏族人重要的居住地,不过由于当时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黄河中下游,故众多薛氏族人有迁至中原者,尤以今河南为多,并逐渐姓曾了薛氏河南郡望。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社会经济日益恶化,阶级矛盾尖锐,时常爆发起义,民不聊生。一部分薛氏为避战乱,自黄淮流域南迁至长江流域。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军阀混战,整个中原地区成为战场,一支薛氏人在首领薛永(字茂长,今河南周口人,薛兰之子,因父亲被曹操所杀,故投刘备,官至蜀郡太守)的带领下追随刘备(字玄德,今河北涿州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蜀汉开国皇帝)进入四川,薛永父子均为蜀汉重臣,薛氏人在蜀地蓬勃发展,世号蜀薛,其子薛齐任巴郡太守。

蜀汉被曹魏所灭后,为了彻底断绝刘氏恢复蜀汉的念想,曹魏决定采取移民空地政策,将蜀地百姓内迁中原。薛齐此时降魏并受封为光禄大夫,随同薛氏宗族五千户一并迁至河东郡汾阴(今山西万荣)居住,是为河东薛氏,并逐渐形成当地名门望族。

魏晋时期,薛氏得到全面发展,薛氏族人已遍及北方的黄淮流域,主要集中在今山西、河南、山东、安徽北部等地,形成了薛氏的主要繁衍中心。西晋末年因永嘉之乱(匈奴灭西晋),大批中原士族随晋室南渡,河东人薛推迁至江南,传至薛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徙居今福建福州晋安。 南北朝时期薛氏已发展到甘肃天水。

隋唐时期,薛氏除在黄淮流域中下游继续发展外,更称盛于中国西北部。甘肃薛氏已形成壮大之势,金城(今甘肃兰州)薛举(字绍玄,祖籍今山西万荣,金城校尉薛汪之子)家财万贯,隋朝末年曾起兵反隋,建立西秦,自称西秦霸王,年号秦兴,在兰州称帝,不久李渊(唐高祖,字叔德,李昞之子,唐朝开国皇帝)称帝,其子薛仁杲进攻长安时不敌秦王李世民(唐太宗,唐高祖李渊次子,今陕西武功人,祖籍甘肃,唐朝第2位皇帝),退撤陇右,其后薛举亲自领兵,打败李世民,而后突发疾病而亡,其子即位,后被唐灭。

隋唐时期军阀割据,薛举称帝

唐朝建立后,因有许多薛氏人在朝中为官,因此大量薛氏族人迁居关中,使今陕西关中地区成为薛氏一个重要繁衍地,并成为关中望族。武则天女儿太平公主嫁给源于河东薛氏家族的薛绍(字昌,今山西万荣人,唐太宗李世民的外孙,薛瓘之子,任左领军卫大将军、右武卫大将军,后因牵涉谋反下狱)。

唐朝末期,河南薛氏有随王潮、王审知(字信通,号详卿、白马三郎,今河南固始人,五代十国闽国开国国君,王潮的弟弟,开闽三王之一)入闽者。

宋、金、元时期,薛氏规模日盛,族人已遍及大江南北,并加快、大规模的向南迁徙。南宋时期,福建薛氏又分衍出广东海阳、五华、兴宁、梅州等支派。

明清时期,福建、广东薛氏陆续有迁台湾者,此后有的又远播海外。如进入东堡的薛大、广东人薛昌贵定居于淡水、薛君隆定居于桃园、薛华梅定居于台中等。国民党退居台湾时也有不少薛氏族人随同赴台,如国民党高级将领薛岳、资深报人薛心熔等。

历史名人:隋唐时期西秦开国皇帝薛举(字绍玄,祖籍今山西万荣,薛汪之子,建立西秦、称帝,在西北军阀割据,打败李世民)、唐朝初期大臣薛稷(字嗣通,今山西万荣人,书法家、画家、诗人,唐初四大家之一,著《啄苔鹤图》、《信行禅师碑》、《中岳碑》等)、唐朝著名将领薛仁贵(名礼,字仁贵,今山西河津人,官至右威卫大将军、检校代州都督,降服高丽,击破突厥)、民国将领薛岳,艺人薛之谦、薛凯琪、薛咏煜等。

唐朝名将:薛仁贵

祠堂:

福建省福州市长泰区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山重村薛氏家庙,该支薛氏先祖为唐朝时期跟随开漳圣王陈元光入闽的薛使,后代迁居长泰。家庙始建于明朝景泰年间,占地面积470平方米。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龙田镇上薛村薛氏宗祠,该支薛氏先祖为宋朝末期山西人薛节翁,经河南固始,最后进入福建。始建于明朝正统年间,建筑面积880平方米,2020年重修开放,为福清市人民政府不可移动文物点,曾获评福州十邑名祠。

福建福清上薛村薛氏宗祠

上薛村薛氏宗祠精美内景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陶庄镇奚公山中华车祖苑景区,占地4100亩,薛城区被认定为“车神奚仲故里”,而奚仲是薛、费、廉、任、奚等多个姓氏始祖,境内有奚公山、奚公祠、奚仲墓等遗址,奚仲造车遗址便在陶庄镇千山头村,相传他造出了中国第一辆两轮马车,大大帮助了大禹治水进程。

家训家规:

古龙门薛氏家训(薛仁贵家训):

吾祖始居山东,后迁巴蜀。承黄帝之仁厚,继虞舜之德孝,为华夏望族。蜀亡,齐率族众迁居河东,后分三友,吾辈为南。三世薛堂,迁居汾北大黄村,已一百八十年矣。宗人秉德孝节义,承仁礼智信,建树龙门薛氏家风,以成家训,规范子孙:

一、治家:家者;小国也,故曰:“治国先治家”。古往今来,君明臣忠,父贤子孝,兄爱弟恭,夫义妻顺,姑慈妇从。乃和睦之家也。夫治家须遵礼;男女有别,各执其事,父家之栋梁,母家之中枢;父母德孝而子女贤良,此谓上行下效也。

二、事亲:天地之间,重以人伦,夫妻父子,兄弟姐妹。父母为天,恩重如山,十月怀汝,哺乳三年,偎干就湿,受尽苦难,三十而立,德孝当先。春夏秋冬,吁寒问暖;一日三餐,敬奉榻前,老年孤单,陪伴左右,聘医煎药,不离不弃。百年之后,祭拜坟前;孝敬父母,世代相传。

三、教子:子失教,父之过;女不贤,娘有错。教之道,贵以专,择邻住,非等闲,近墨黑,邻火焦,习理义,效英贤。辅答杖,树家风,竞猛相济,教化之道也。

四、稼穑:古人曰:“民以食为天,农耕为本。”故歌颂神农,祭祀后稷。吾辈庶民,切忌妄想;安分守己,耕田种地,不违农时,精心管理,春华秋实,耕三余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避风雨,不贪安逸;劝妇喻子,节衣缩食。

五、出仕:吾祖奚公,闻名神州;孝子贤孙,英材辈出。儿孙勤学,知书识理,胸怀大略,为国为民。不暴不贪,廉洁清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崇德重义,蓄价待时;爵禄不登,无怨无悔。不逐名利,不慕高位;名实相副,诚信立身。须牢记:“俭以成廉,以成贪”的祖训。

六、从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军为国,责无旁贷。兵之胜败,重在义否;天时地利,不能违行。人心背向,宜于适从;逆民好恶,举事无成。教育儿孙,习武健身。吃苦耐劳,力鼎千斤。上知天文,下通地理;行军布阵,知已知彼。被甲执兵,定国安邦;斩将夺关,身先士卒。虚怀若谷,博采众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七、为人:做人乃一生大节,关乎事业成败。世人众多,地位各异;有高官巨贾,有寒士乞丐;有权倾朝野,有庶民百姓。应一视同仁,以礼相待,须知敬人者人恒敬之,要为人良善,礼让三分;助人为乐,勿谄上傲下,依强凌弱。须知事父母当孝敬,对长上当恭顺,夫妇倡随,兄弟友爱;朋友信义,亲族款治。诚能和以处众,平以自牧,蔼然有思,秩然有义,党庠有序,相率俊良,亲邻乡友,不失淳朴。行伍甲兵,亦遵文明,一人力行,众人效法。民俗淳厚,桑梓安宁。

八、处事:持身处事,以恕存心。胜事勿喜于心,失意勿现于形,忌人之成,乐人之败,此小人之行;待物处事,不论大小,审之又审,方无遗虑。遇事微易,勿掉以轻心;前车之鉴,荆州之失。敬业处事,始终如一;小心谨慎,澄清是非。习学《礼记》“毋不敬”篇,圣人教化,至理名言。

现分布:薛姓在全国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江苏、陕西、河南,其次分布于浙江、山西、河北、山东、安徽、福建、辽宁、广东、甘肃等地,其中河南分布最多。

常见单姓分布:薛姓主要分布在河南

总人口:薛姓约347万人,全国排名第78,在百家姓中位列第68。

创作不易,喜欢本文章请点赞收藏,欢迎评论转发,关注作者更快获得推送更新。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