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2025年过去了,不知道大家觉得没有,今年的年味却没有以前那么重了,以前大家过年的时候,开开心心,对新年的都充满许许多多憧憬,寄托了许多的希望和祈愿,你再看看今年的新年,老百姓言语之间充满了抱怨和哀怨,现在好些地方,不给燃放烟花爆竹,说是污染,燃放烟花爆竹是几千年的传统,一下子禁止了,似乎和传统的习惯格格不入,这几年经济大环境不是怎么好,似乎新年的味道和老百姓的收入息息相关,有钱了,是不是年味就足了,是不是有钱了,老百姓的笑容就多了。
以前笔者老家,就是没有拆迁的时候,一排排小村庄,炊烟寥寥,充满了人家烟火气,那时候过年,我们真的很开心,对过年另一种的祈盼,盼望过年的时候,家里大人多给一些压岁钱,过年时候,就希望口袋里鼓鼓的。那时候,笔者非常小,啥事都新鲜,特别是放寒假,都巴不得早点过年,虽然比较穷,物质也不富有,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天天有盼头,哪像现在这么内卷,虽然衣着不愁,日子过得相当压抑,可能是时代在变了,人却过得非常累,也比较烦。
记得以前,就是八九十年代时期,一般进入腊月二十左右时候,各家各户就准备过年的物资了,我们沭阳这边有句话,叫有钱没钱,好好过年,有钱没钱,代个儿媳过年,还有什么能过穷日,不过穷年。那个时候,虽然不富裕,对于过年,老百姓却不吝啬,非常大方,购买许许多多过年物资,包括鱼肉蒸馒头,包饺子,包馄饨啥,炸肉丸子。
自已家有小鱼塘,就到年底,把鱼塘抽干,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有鱼塘,捕上来鱼,除下过年用的,剩下或者送人,那时候自已家塘鱼,味道非常好吃,现在这些鱼,都在饲料养殖,味道真不好。还有杀年猪,那时老百姓一年养一头猪,除下自已吃,然后买一点,或者送亲戚朋友,那时候,人情味相当浓,那种气氛也和谐,人们吃饭很少去饭店,一般都是在家做饭的,不像现在什么,到春节期间,年夜饭都在饭店吃的。其实不管在什么地方吃饭,吃的都是年的味道,亲情,团圆,的味道。
春节最高兴,莫过于是孩子,小孩始终是春节的主角,压岁钱,放鞭炮,最是喜欢喜闻乐见的事情,特别是春节初一时候,各个人家放鞭炮,除夕夜,鞭炮烟花声音此起披伏,好不热闹,小孩都起得非常早,为何去拾没有炸的爆竹,谁家炸,就去谁家门口拾去,把拾到爆竹,里面的火药弄出来,放在车链扣做成火药枪里面,打枪玩。
以前的小孩那些玩具都是自已制造,天真无邪 ,所以说每一个人的童年都是非常快乐,也是无邪的!如今笔者的年龄年少,那些难忘的快乐,永远的成为过去!
过节的时候,还有祭灶,我们苏北这边,就是腊月二十三,晚上蒸馒头时候,从集市买了一个灶老爷的画,贴在锅屋,洋气名字叫:厨房,摆上一柱的香,家里的大人念念有词,今年要比来年好,来年揣大元宝。我曾经说了一句话,今年盼来年好,来年还穿破棉袄,大人一听气滴要命,被追了好远好远,别的大人,在旁边为了化解尴尬,打圆场说:童言无忌,童言无忌。现在想起来,特别令人回味啊!
过去,过年还是结婚高峰,有句话说得,有钱没钱,带儿媳过年。记得我们村上一个大爷,他家四个儿子,一个岁数比一个大,看左邻右舍有儿子都带上媳妇,他家一个都没有成家立业,他非常着急,就半开玩笑对人讲说,今年年上不管说到说不到儿媳,都给儿子婚事办了。结果到了年上,都过了年 人们就问他,章大爷,你家儿媳带到家没有,他说,屋没盖,树没买,结特妈鬼的,结果自然引来众人的哄堂大笑。
如今春节已经没有以前的味道了,对于成年人来讲,最不希望过年 ,随着年岁的增长,都希望时间慢慢的走,希望光阴停一下脚步,所以一切都不可能,唯一留下只有回忆,可能也只有回味,才能体会过去的那些点点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