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当年为何要写《桃花源记》,又向外界传递什么观点

嘉誉看旅游 2025-04-29 09:15:13

估计世界上所有的人,不管是达官显贵,还是草民布衣,都梦想的一种生活,都希望生在太平盛世里面,渴望哪里没有阿谀奉承,没有压榨剥削,没有暴力血腥,没有车贷房贷,没有内卷,没有竞争,想休息就休息一下,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游,这样的日子,人人都想,这样的日子人人都求。可惜现实太残酷,不是你想象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似乎这样的日子只是幻想,似乎的白日做梦,其实永远都实现不了,这样的要求只是表达一种渴望,一种幻想。这样的梦不光光现在人想这样,其实在一千多年就有这样的梦想。说到这里,大家应该猜到这就是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的故事。

陶渊明人称“五柳先生”,东晋末年杰出的文学家诗人,同时陶公是著名“田园诗人”,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陶渊明一生低调朴实,独来独我 ,喜静行善,喜读书独爱旅游,有凌云壮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还具有非常高文学素养和豁达爽朗的性格。

这也是为何陶渊明写的每一篇文章,都成为经典名篇奥秘所在。陶渊明高风亮节,为人正直无私,为官明镜如水 ,在那个黑白不分的时代里,显然这样的脾气,与世格格不入,在仕途中处处受排挤。陶渊明在政治郁郁不得志和其性格息息相关,他前半生写的诗多数和政治有关,表达归隐后壮志难酬有志难骋的政治苦闷,同时又抒发了不入世俗合污的高尚人品。

中年以后陶渊明看破社会黑暗,遁入乡野田园,在鞠耕南山下,游历乡野间的这段时期,写田园诗最多,水平也最高,其实这个时期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水平最高。读到这里,大家可能都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那么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位于今天的什么地方!欲寻求桃花源记,描述是的哪里,我们不妨从陶渊明当官的地方说起,‌陶渊明当官的历史非常丰富,在多个行业交叉任职过,其中最后一次出任为江西彭泽当个七品小吏,也就是今天的江西省湖口县。在彭泽任职官时间非常短,2个月左右就辞职而去。

他辞官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对官场腐败不堪,二是官场礼数太多,繁文缛节深感厌恶,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一文中,就充分表达了态度,还有流露出田园生活的朝思暮想。所以同时代的一篇《桃花源记》可以说是姐妹篇。鉴于如此,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原型有存在多种可能,根据该篇文章所描述,符合文中,有这几个地方,第一九江康王谷、浙江中洲镇、湖南桃花源及重庆桃花源,这些地区在自然特征、历史记载或文学考证中均有对应依据,所叙的天时地利都比较接近。

不管哪个地方,不管后人如何争,无非都有一个目的为拉动经济铺垫,提升历史底蕴,提高名气,一个地方,一旦有历史底蕴和某个名人故事联系在一起,那么接下来就是建某个历史文化园,搞一个风景旅游区,那么就为这个地域无形中创造人气 ,就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文章中虚构“武陵源”,估计应该和常德桃花源有很大关系。本着正本清源的态度,尽管在有关历史资料中,没有证据表明陶渊明在常德当过官,但他的经历可能与常德关系,也有可能从《桃花源记》汲取了灵感‌,所以说桃花源记这篇文章,原型极有可能是常德。还有一种可能,桃花源是陶渊明杜撰的地名。也许是陶渊明看不惯当时这个社会,子无须有一种想象,找一个自己的心中“精神乐园”,所表达的一种美好!社会太黑暗,一个无可奈何的表达吧!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