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饭店建到14层,汪东兴吓出一身冷汗,立即上报叫停:不能建了

百年小人物 2024-12-11 04:48:09

党和国家领导人举行盛大的国宴和招待会时,无一例外都是在国宴大厅,该大厅始建于1954年。那么,新中国成立后的“开国第一宴”又是在哪里举行的呢?

当时,在整个北京城,能够同时供千人同时用餐的地方只有一个,那就是北京饭店。因此,“开国第一宴”就是在这里举办的。

1900年,两个法国人在北京的苏州胡同开了一家小酒馆,第二年,酒馆便搬迁到了东单菜市西侧,并正式更名北京饭店。1903年,北京饭店再次搬迁,迁到位于东长安街王府井南口,也就是现在的位置。此后几十年的时间里,北京饭店的经营者多次发生变化,但北京饭店始终屹立不倒,顾客络绎不绝。

1917年,法国人在经营北京饭店期间,又在原北京饭店的西边盖起了一座七层法式洋楼,一层的北面是一个西餐厅,能够容纳300到400人,南边是个舞池,可供200到300人跳舞。前厅大厅则是休息区,也能同时容纳200到300人左右。

如果要举行规模在千人以上的宴会,只需要将西餐厅的大门打开,就能与其他两处十分自然地成为一个整体。

1940年,日本人接管了北京饭店,主要接待日本人。为此,他们将这里的设施、菜品、服务等都改成了日式。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北京饭店回到了中国手中。

1949年,新中国成立当晚,“开国第一宴”在这里举行,北京饭店还特意搭建了一个200多平米的临时中餐厨房。

为了筹办好这次宴会,刚刚上任的政务院典礼局局长余心清忙得不可开交。他熟悉北京饮食业情况,对哪家的招牌菜最美味、哪家名厨在哪家饭店如数家珍。

北京饭店以西餐最为正宗,尤其法式大餐更是有名,但举行“开国第一宴”,仅北京饭店的厨房是不够的。

于是,余心清与工作人员反复商议后,决定引入南方人和北方人都容易接受的淮扬菜系。

当晚7时整,周总理、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缓缓步入宴会大厅,各行各业的代表和政协代表也齐聚一堂,共同欢庆这一伟大的时刻。

这次国宴持续了两个小时才结束,出席的人员均对宴席给出了极高的评价。此后,北京饭店成为了重要国事活动和会议的首要选择,开始承担起外事接待场所的政治使命。

从1949年到1958年,每年的国庆招待会就是在这里举行的,除此之外,许多国外元首也都曾在这里下榻,并留下了珍贵的合影。时至今日,北京饭店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北京奥运会期间,这里是总部饭店,还是国际奥委会总部和指挥中心,APEC峰会等重要外事活动的后勤保障也都是由北京饭店负责。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携夫人访华。尼克松夫人来到北京饭店的后厨参观时,被厨师的精湛厨艺所折服。她甚至直接在这里吃了饭。

1973年,根据我国与国际往来的发展和变化,北京饭店已经不能满足这些需求了。因此,中共中央领导批准同意了扩建北京饭店的申请。

很快,相关扩建工作便有条不紊开始了。这天,在中南海例行巡查的汪东兴正认真地观察着周围的情况。像往常一样,并没有发现什么意外情况。

然而,就在他无意间抬头向远处看时,突然看到了远处正在进行扩建工程的北京饭店。他惊讶地发现,自己能够清晰地看到14层楼高的装修工人忙碌地干着活。虽然看不清具体的长相,但这一发现同样让他吓出了一身冷汗。

如果他站在这里能够清晰地看见那名工人的动作,那么,反之,此时位于这一高度的北京饭店的人自然也能够清晰地看到中南海里的情况。这个认知让他再也待不住了。

很快,汪东兴便来到了北京饭店进行验证。当他站到北京饭店正在修建的14层时,果然将中南海尽收眼底,熟悉中南海构造的他甚至能够清晰地辨认出毛主席书房的位置。这无疑将对中南海中央领导人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于是,汪东兴立即向周总理汇报了自己的发现,明确提出“停止修建北京饭店”,周总理得知情况后,也意识到了情况的严重性。他立即指示施工队“停止施工”。

消息传到北京饭店,施工队和设计专家全都愣在原地,过了好久才反应过来。扩建方案是从几十个预案中选定的,为了执行好这一任务,相关专家更是整日守在这里,丝毫不敢懈怠。如今,眼看已经建到了14层,这时却突然叫停了,为什么呢?

没过多久,相关负责人便被召集到了一起。这时,他们才知道,原来,随着北京饭店的进一步扩建,中南海的安全已经受到了严重威胁。大家听后既震惊又后怕不已,为了不耽误工程进度,他们立即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拆掉已经修好的部分显然会造成资源浪费,这一点自然不可取。周总理想了想,提议10层之上不对外开放,门窗均改为实体墙,根据这一调整重新设计屋顶的模样。

然而,新修改后的方案还没有开始实施,设计师们就已经想出了既能继续按照原方案扩建北京饭店又能保证中南海安全的新方案。即在西华门外修建一座屏风楼,阻挡从北京饭店看向中南海的视线。

这一方案获得了通过。1974年,经过紧锣密鼓的建设,北京饭店的扩建工程终于顺利完工。北京饭店的面貌焕然一新,在充满强烈时代感的同时又不乏中国传统文化的形象。

参考资料:人民画报2021年3期、名人传记2009年10期、《人民政协报》、文萃报·周二版2023年43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