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载大当量核弹头的洲际导弹,是目前人类触及的杀伤力天花板。
迅猛、高效、毁天灭地,洲际导弹犹如达摩克里斯之剑般高悬于全人类头顶,在蓝星上空笼罩了一层浓厚的核阴云。让世界和平与“世界核平”,只剩一墙之隔。
大国核平衡已维持多年,每个成员都谨小慎微,按耐自身核力量的同时,也在尽量避免新的核活动出现。
乌克兰这个国家,历任决策者时常会触及政治盲区,除了如今的反俄亲美这种重大失误外,还曾有过更加夸张的骚操作,那就是贩卖核武器。
苏联解体初期,成员国瓜分家产。乌克兰作为工业大区,军事重镇,在遗产分配上占有极高比例,其中就包括数量庞大的轰炸机、洲际导弹等战略级武器。
这波继承,让刚独立的乌克兰纵身一跃,成了世界第三军事大国、世界第三核大国。
只可惜,时运不济,好事变成了坏事。
解体初期的乌克兰,虽然手握重兵,腰缠利器,奈何国内政坛一盘散沙,经济颓靡,更缺乏强有力的领头人。称之为一团糟也不为过。
本着先搞经济,先让自己富起来的原则。乌克兰做出一项决定:变卖军事资产。
这是无奈之举,因为对于彼时的乌克兰来说,连吃饭的钱都没有,军队也养活不了,庞大的军工资产看似花里胡哨,其实反倒是累赘。放在仓库里生锈,还不如趁热乎的时候卖掉换钱。
于是,一则足以震惊世界的消息从乌克兰传了出来——R-36M洲际导弹挂牌出售,价高者得!拥有它,你将成为屈指可数的核大国,与美国叫板,与俄罗斯对刚将不再是梦!
R-36M是上世纪70年代苏联研制的液体燃料洲际导弹,被西方冠以“撒旦”之恶名,其射程高达1.6万公里,可携带单枚2500万吨TNT当量的热核弹头。是当时世界上射程最远、威力最大的洲际导弹。
这事儿一经曝光,美俄立马炸毛。
当时的国际情况是:苏联虽然解体,俄罗斯尚有一战之力。冷战虽然结束,美俄的斗争才刚刚开始。这个时候,双方绝不愿看到有新的核大国出现在中间阵营。
乌克兰这个“二五仔”,敢跳出来作死?二话不说,立马严办。
面对东西方联手施压,乌克兰一筹莫展,死扛吧?决计死路一条。那就索性摆烂,你们爱咋咋吧!只要保住青山,不怕没柴烧。
经过多番扯皮和谈判,乌克兰的战略级武器有了以下命运:
1,部分核弹头运往俄罗斯
2,剩余制造核弹的材料制作成核燃料,部分被运往美国,部分被卖给世界各地的核电厂,最后一部分供给国内的5个民用核电厂。
3,固体导弹采用引爆或发射法销毁,液体导弹(包括“撒旦”)采用切割法销毁。
4,战略轰炸机一部分被大卸八块,还有一部分以“抵债”的方式运往俄罗斯。
由于数量巨大,工作繁琐,乌克兰的核清零工作一直持续到2012年。至此,曾经的“第三核大国”,沦落为无核国家,完全失去了翻身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