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虽然只是开国上将,但他的知名度却比不少元帅、大将都要高,尤其是在民间,许世友堪称最受欢迎的开国将帅之一,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看看。
第一,许世友有少林寺学武的经历。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少林寺的地位非常高,能从少林寺出来的人,个个都身怀绝技,简直就是“武功高手”的代名词。
而许世友,从8岁就进入少林寺学武,足足学了8年时间,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事,还留下了很多传奇故事,比如闯铜人阵、用手劈柴等等,都为他增添了不少传奇色彩,在民间广为流传。
参加革命后,许世友靠着这些武功,多次担任敢死队队长,在战场上猛打猛冲,立下了无数功勋,自然也深受老百姓喜爱。
第二,许世友的性格很受大家喜欢。
老百姓对“大侠”的要求,就是要锄强扶弱,劫富济贫,该出手时绝不手软,而许世友,就完全符合这些要求。
许世友是一个性格豪爽的人,一生嫉恶如仇,从不恃强凌弱,在年轻时就经常为老百姓打抱不平,参加革命后更是为老百姓做主,除掉了很多欺压百姓的贪官污吏、豪强劣绅。
而且,许世友还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当年王近山落难后,没有人敢帮他说话,只有许世友站了出来,亲自向毛主席求情,让王近山去了南京军区工作,让王近山非常感动。
在“文革”时期,陶勇将军被迫害致死,留下孤儿寡母无人照顾,又是许世友出面,冒着风险收留了陶勇的孩子。
这种嫉恶如仇、重情重义的性格,在民间是非常受到推崇的,因此,老百姓喜欢许世友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三,许世友是一个大孝子。
许世友对母亲的孝心,足以感天动地,这也是他备受民间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
许世友很早就参加了革命,南征北战,很少回家,心里对母亲一直心怀愧疚,每次回家,都要跪在母亲面前,请母亲原谅自己。
到了建国后,许世友特地把母亲接到南京,想要给她养老送终,但是,母亲却住不惯大城市,执意要回去,许世友只好把她送回了老家,可惜,母亲回去后没几年就去世了,让许世友没能尽到自己的孝心。
许世友为了弥补这个缺憾,特地向中央提出,自己死后希望能回老家土葬,陪在母亲身边,生前尽忠,死后尽孝。
中央批准了他的请求,许世友也成为开国将帅中唯一一位土葬的将军,他与母亲的故事也在民间广为流传,感动了无数人。
第四,许世友与毛主席的特殊关系。
毛主席是中国人最崇敬的伟人,而许世友作为毛主席最忠心的将军,自然也深受老百姓的爱戴。
许世友与毛主席相识的故事,已经不需要多说,许世友感受到毛主席博大的胸怀后,从此开始对毛主席死心塌地地效忠,一生忠于毛主席。
毛主席对许世友也非常器重,在抗战时期让他主政胶东,打下了一大片抗日根据地,在解放战争时期,又让他担任济南战役攻城总指挥,解放了这座千年古城,到了建国后,毛主席又让许世友担任南京军区司令,一直当了18年,创下了一个记录。
上面提到的中央同意许世友土葬,就是毛主席签的字,也是毛主席唯一一次破例签的字,足见毛主席对他的喜爱。
这就是许世友在民间备受欢迎的几个原因,出身少林、性格豪爽、孝敬母亲、忠于毛主席,这些故事集于一身,怎能不受老百姓喜爱呢?
(参考资料:《许世友回忆录》《一代名将许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