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从1948年起,就开始派遣劳工到苏联工作,不过当时派遣劳工的目的主要是政治因素,而非赚取外汇。1967年,朝鲜与苏联缔结相互友好协议之后,便派出以罪犯为主、一共15,000多名劳工到苏联境内担任伐木工,这是对身为朝鲜长久以来给予大量援助的友邦苏联表达谢意所进行之政治性派遣。从那时开始,朝鲜开始扩大海外劳工之派遣。

1970年,朝鲜与非洲国家缔结同盟关系,先后无偿派遣劳工前往马达加斯加修建总统官邸,以及前往中非共和国建盖议事堂。从那个时候起,朝鲜开始挑选一般劳工派遣海外,而不再是以罪犯为主;且所有劳工直接由国家进行管理,薪资也归国家。到了1990年后,一度因朝鲜亟需偿还债务,使得当时在俄罗斯的朝鲜劳工薪资,直接归俄罗斯政府所有。
到了金正日时代,朝鲜更加大输出劳工至海外工作,以赚取外汇。由于此时输出劳工的目的已是赚取外汇大于政治,所以尽管苏联政权解体,朝鲜仍旧持续派遣劳工到俄罗斯境内工作,以及东欧诸国等4、5个国家。随着输出劳工的规模日益扩大。此时的劳工派遣地不仅有原本的友邦及同为社会主义之国家,还有其他往来关系较浅的国家,而朝鲜劳工的工作除了纯劳动性质的伐木与建筑之外,也跨足到料理、渔业、纺织、旅宿业、IT业、医疗等范围。如同前面所述,关于输出劳工到海外的这一切变化,全都出于经济目的。
进入金正恩时代,更加积极输出劳工
2011年,金正日过世,朝鲜进入金正恩时代,对外输出劳工的规模也更进一步扩大。不同以往的是,金正日时代的劳工输出是零星且以众多国家为对象进行派遣,但金正恩时代的劳工输出,却是从中央政府主导与管理转变为政府下级机关个别主导,并且将此业务定位为国家重点推进项目。故此,被派遣到海外的朝鲜劳工数量急速成长,且派遣业种也变得多元,诸如跆拳道教官、军事管理顾问、设计专家等未曾开放的专业人才,也被纳入派遣资格当中。唯一不变的则是薪资归属,所有劳工挣得之外汇收入,一概上纳朝鲜当局。
究竟金正日与金正恩时代扩大输出劳工规模之理由何在?大致上可分为两点。
1. 由于当时海外开始对朝鲜进行经济制裁,朝鲜被孤立在国际社会之外,无法以正常的贸易方式进行经济交流,加上在第四次核试验后,开城工业园区也面临关闭,就连从韩国那里获得外汇收入也大幅减少,财政状况十分艰困。
2. 巧合的是,当时朝鲜可输出劳动力的机会大幅提升。俄罗斯也正式展开远东开发作业,一些重度劳动工作的外籍劳工供给量降低,正好给朝鲜填补空缺的机会。
朝鲜输出劳工的国家主要为俄罗斯、蒙古等长久以来交好的友邦,并对每个国家都派遣了数万名的劳工,赚取不少外汇所得。除此之外,其他与社会主义有相关渊源的东欧诸国,以及政治外交关系良好的中东与非洲各国,也都是朝鲜的劳工输出国。
每个研究单位所发表的朝鲜输出劳工数量皆有不同,大体数量在5到12万左右。在海外的朝鲜劳工多在严峻的劳动环境中工作,并遭受不平等待遇,除了要面对恶劣的宿舍环境、营养失调的餐饮供给、严重不足的休息时间、外出限制、资源短缺的医疗设施,还要受到极度严苛的控管。
在大家眼里,他们是朝鲜的英雄,也是帮助朝鲜政权发光的影子般存在。
喜欢朝鲜的赶紧去吧,没准还能派回来[得瑟]
就这德行,还要吵吵着为谁谁谋福利
朝鲜赚取的外汇肯定是人民币吧
这方面韩国比朝鲜做得强得多了,从朴正熙时代开始男的去当伪军炮灰,女的做慰安妇赚钱,在到到中东搞建筑业,赚了非常多外汇,在带动本国的建筑业,钢铁的发展,到了现在韩国的建筑业在国际上也是很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