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中国版”叶利钦式人物:对国家的破坏性极大

时尚界的弄潮儿 2024-12-16 20:41:15

叶利钦在历史上可谓是一个人尽皆知的人物,曾经还一度被视为改革先锋的领导人,然而在1999年12月31日,他却在通过电视直播发表2000年新年贺词时向全国人民表示:“今天,本世纪的最后一天,我将辞职离去。”

与此同时,他也将自己的总统管理权移交给了彼时47岁的普京。

而他之所以会这样做,就要为他的政治生涯重新进行梳理。

有一篇名为《久加诺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帮助外敌摧毁了苏联》的文章记载:“严格意义上来说,宣布苏联解体是一个绝对非法和不合国际法的行为。终于社会主义和苏维埃誓言的真正的共产党人始终铭记着这一点,并且永远也不会忘记……

“当我们能够对背叛、破坏苏维埃政权的行为作出合法裁决,并且这种裁决能够被整个社会毫无保留地认定为公正的裁决是,惩罚戈尔巴乔夫、叶利钦一伙的时刻就会到来。他们将得到应有的惩罚,并作为祖国的叛徒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叶利钦在政坛上的初期表现可圈可点,1961年,他加入了苏联共产党。

后又先后担任了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委第一书记、苏共中央委员、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委员等职。

正因如此,叶利钦也得到了戈尔巴乔夫的信赖,并被调到中央,担任建筑部长。

但时至1991年6月,叶利钦当选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第一任总统后,他在施政演说中宣称“进行激烈改革是总方针的实质”。

在苏联末期,整个内部环境就已经呈现下滑趋势。

《苏联解体前后的基金“民主派”研究——以叶利钦为典型》中记载:“苏联末期,经济困难日益加深,长期形成的结构失衡问题严重困扰着苏联社会,人民生活困难时社会矛盾激化到难以解决的成都,并成为最容易被反共势力所利用的环节。”

在这之后,就陆续发生了叶利钦呼吁军队反戈一击、全国罢工等事件。

1991年8月22日,在戈尔巴乔夫返回莫斯科的当天,叶利钦的拥趸就逮捕了全部的政变领导人。

迫于压力,1991年8月24日,戈尔巴乔夫正式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苏共中央也随之解除。

在《记当年明确反对苏联解体的俄罗斯“六君子”》一文中,对这件事情有着更为直观的描述:“1991年12月,在苏联国土上发生了一连串震惊世界的重大事件,直接导致苏联这个成立近70年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轰然倒塌,苏联解体成为俄罗斯1.4亿人民心中永远的痛。其直接肇事者就是苏联三个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叶利钦(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克拉夫丘克(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和舒什科维奇(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

据记载,1991年12月24日,叶利钦通过苏联驻联合国大使沃龙佐夫向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递交了有关要求俄罗斯继承苏联在联合国席位的一封信。

自此之后的几日后,全球各国陆续承认俄罗斯作为苏联继承国的存在。俄罗斯是苏联解体后占地面积最大、人口数量最多的一个国家。

在拥有着丰富的固有资源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苏联从前遗留下来的就有经济体制和政治制度。

叶利钦掌权后,俄罗斯的党政建设又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叶利钦时期俄罗斯国家治理中的政党建设初探》中,对彼时俄罗斯的党政建设有着这样的记载:“1992年俄罗斯政党制度的形成并不顺利:政党间激烈的斗争、分裂,对政治的兴趣下降。在社会的变革过程中,大量的命中贫困化和社会的分层到智利很多公民失去了对改变自政治环境状况可能性的信念,从总体上对政治和政党的兴趣下降。”

在叶利钦时期经济上的激进改革也使得俄罗斯的经济大幅下滑。

在《转型时期俄罗斯产业政策研究——以叶利钦时期为例》中提到过,彼时的俄联邦选择了“休克疗法”的转型政策,其目的是采用“激进式”的改革措施快速地摧毁前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西方化地市场经济框架。

所谓的“休克疗法”,大体指的是自由化、稳定化与私有化。

然而事实上这个选择并不算明智地选择。

这种改革模式导致国内的批发和零售价格放开超过90%,彼时俄罗斯消费品生产不足,受政策影响,消费品价格飞涨。

除此之外,价格同样上涨的还有各类能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在内,这些能源的价格都有大幅上涨。

据记载,最夸张的时候,1992年时俄罗斯通货膨胀率曾高达2510%,1993—1995年期间也依旧居高不下。

同时,这一改革也导致俄罗斯GDP大幅下降,重工业占比提高,轻工业占比下降。

不仅如此,《转型时期俄罗斯产业政策研究——以叶利钦时期为例》中还指明了在激进的改革催使下俄罗斯的科技创新能力也被严重削弱。

无论是研究投入强度、专利数量、科研人员数量和论文数量总体都呈现下降趋势。

在同一时期,俄罗斯的社会保障体系也随之失灵。

虽然叶利钦的出发点是为了加速俄罗斯的经济体制改革,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多重作用,这场改革并不算成功。俄罗斯仍旧陷入了经济困境,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未得到提升。

叶利钦对此也感到十分愧疚,在《叶利钦时期俄罗斯经济体制转型评析》一文中记载叶利钦面对这种现状曾言“恳请大家原谅”、“我苦思该采取何种举措来确保国人生活得安逸,哪怕是改善一些。在总统任期内,我在没有比这更重要的施政目标了。”

当然,叶利钦时期的外部环境同样十分复杂,在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对于群众而言,彼时的俄罗斯的确处于一个萧条的状态。

而这种萧条的状态又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至社会环境中,贫困化导致政局也难以保持稳定。

在《转型时期俄罗斯产业政策研究——以叶利钦时期为例》中也对俄罗斯当时面临着的矛盾进行了总结:“相当一部分俄罗斯民众不想回到过去,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政治、经济自由,不愿意得而复失;同时,另一部分俄罗斯在转型过程中失去了很多,生活得十分困难。”

之所以有这样的负面情况出现,是因为踏上这条探索的道路前缺乏了理论上的准备,政策推进得过于匆忙,才导致在过程出现了种种难以克服的困难。

也有人认为叶利钦时期俄罗斯的市场化改革转变过程可以概括为从“激进式”过渡到“渐进式”。

不可否认的,叶利钦时期俄罗斯的政治与经济环境是不容乐观的。但在外交方面,彼时的俄罗斯也有一定的突破。

正如大家所知,中苏关系有一段时间处于僵持乃至敌对的状态。

但随着世间的推进,中苏关系也得到了缓和,虽然在叶利钦上位后俄罗斯积极与西方建交。

但《叶利钦时期俄罗斯对华政策述论》中也提到,在1992年3月,俄罗斯也与我国正式确定“相互视为友好国家”的关系,二者之间的关系也从中苏关系过渡到俄中关系。

并且在这之后,叶利钦也逐步同我国继续促进友好关系及两国之间的共同繁荣,在叶利钦执政期间,中俄关系从尖锐走向和缓在走向互利共赢,这也是两国关系能够更上一层楼的重要因素。

无论功过,1999年叶利钦还是辞去了自己的职位并将其交由了普京。

以现在的视角来看,这当然是一个十分正确的选择。

从叶利钦时代转移至普京时代,确实有许多方面有了新的更迭与发展。

2007年4月,叶利钦因心脏病而辞世。

后人对于叶利钦的评价,正向的声音还是非常多的,由此可见,叶利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人物,作为俄罗斯的首任总统,他的决策对于俄罗斯而言有着很大的影响。

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这位首任总统往往能得出许多不同的结论。

信息来源:

[1] 那传林, 叶利钦时期俄罗斯国家治理中的政党建设初探, 《领导科学论坛》 2017年第13期18-26,共9页

[2] 周静言,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47-52,共6页, 转型时期俄罗斯产业政策研究——以叶利钦时期为例

[3] 许艳丽, 转型期俄罗斯社保制度改革的特点及启示, 《中国发展观察》 2016年第18期59-62,共4页

[4] 陆南泉, 叶利钦时期俄罗斯经济体制转型评析.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86-96,共11页

[5] 《政治经济学研究》 2022年第1期179-180,共2页, [俄]久加诺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帮助外敌摧毁了苏联

[6] 黄光耀, 、叶利钦时期俄罗斯对华政策述论,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02-109,共8页

2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