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权贵多是守财奴,宁愿被杀也不出钱打仗,源头竟是崇祯?

浩然文史吖 2024-11-09 09:56:57

评价末代皇帝,一般都没什么好词,昏庸、暴虐、好色、奢靡都是标配。但明朝的崇祯却是个例外。在历代亡国之君中,他饱受世人同情乃至赞扬。崇祯自我评价也很高,自称“非亡国之君”,但群臣却是“亡国之臣”。在煤山自缢之前,他还理直气壮地大骂群臣误国。

在崇祯看来,明朝灭亡自己一点错没有,锅都该臣下去背,自己天纵英明,只是生不逢时而已。那老百姓是怎么看待崇祯的?明朝灭亡,崇祯真的没责任吗?

一、两极分化的崇祯

清朝修的《明史》对崇祯极为称赞,说他“慨然有为”,即位之初“沉机独断,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在位十七年,不喜声色,勤于朝政,兢兢业业,又说他“盛德度越千古,蒙难而不辱其身,为亡国之义烈”,如此高的评价,都堪与开国皇帝朱元璋相媲美了,更是直接碾压同为亡国之君的商纣王、汉献帝之流。

然而,这不过是官方的粉饰罢了。明朝百姓对崇祯的印象真不咋滴。李自成在发布的檄文中,将崇祯斥为昏主,“宠宦官,重科第,贪税敛,重刑罚”;张献忠则痛骂崇祯是“朱贼”。就事论事,崇祯的诸多作为还真和明主不搭边,李自成和张献忠两人真没有骂错。

二、崇祯的“节俭”

一般皇帝都讲排场,在生活方面谈不上节俭。但崇祯很喜欢“节俭”,先是撤御膳,后来还把主意打到了减少国家经费开支上,这已经不是节俭而是小气抠门了,最终酿成了大祸。

崇祯二年(1629年),他下令裁撤驿站,致使大量驿卒失业,他们没钱生活,为了填饱肚子不得不造反,其中就有日后名震天下的“闯王”李自成。崇祯四年,有大批起义饥民接受招安,朝廷要拨放一笔赈济银子。崇祯心疼这笔钱,只批了十万两,杯水车薪,饥民根本活不下去,于是再次造反。

崇祯

崇祯自即位以来,税赋年年增加,百姓怨声载道,钱却总不够花。怎么办?他想到了一条发财路子,那就是让王公大臣捐钱。可王公大臣习惯往家拿钱,让他们往外掏钱,那真是和要命一样。他们哭天喊地地和皇帝叫穷,不出钱。武清侯李国瑞竟因此而被吓的病死了。

李自成逼近北京,为了筹集军饷,崇祯让岳父周奎带头捐钱。周奎贪吝成性,反复强调自己没钱,后来实在脱不过去,就给女儿周后写信求助,周后给了他5000两,可周奎只捐了3000两,剩下2000两自己扣下了。等李自成进京,周家被考掠追赃,光现银就有53万两,另有其他财物几十万两。

周皇后

在当时的勋戚中,这种要钱不要命的守财奴比比皆是。楚王、蜀王等人都是坐拥金银,不肯出钱守城。等到城破后,他们皆成了刀下鬼,钱财也都被农民军所得。为何这些贵族如此吝啬?根源还是崇祯。

国库空虚,没钱发军饷,户部多次请求崇祯动用私人金库“内帑”,但崇祯不愿意,就说没钱,“内帑业已如扫”。北京城破前夕,大臣李邦华还苦劝崇祯拿钱激励将士,可崇祯依然不舍得,这和王莽有得一比。

要是内帑真没钱就罢了,可李自成进京后从崇祯的内帑中搜出了白银3700万两、黄金150万两,据说相当于全国三年的赋税收入。崇祯才是最大的守财奴,大臣不过是有样学样。这种病态的“节俭”,何谈英明?

李自成

三、崇祯弄权

崇祯的祖父万历皇帝、哥哥天启皇帝身居后宫,不理朝政,崇祯则不然,他勤于政务,大小事务皆操于一人之手,有“沈机独断”的美名。可他为人刚愎,志大才疏,不愿纳谏,虚荣心重,极善甩锅。大臣秉承他的旨意做事,若是成功,当然是皇帝“天纵英明”,若是出问题,做事的臣子就要倒霉,成为替罪羔羊。

比如说崇祯十五年,为了摆脱两面作战的困境,崇祯暗中令兵部尚书陈新甲与清商量议和,陈新甲行事不密,议和之举泄露,引起轩然大波,崇祯立刻处死陈新甲,把责任全推到他身上,并且强硬地拒绝了和议。

崇祯有功归己,有过归人的行事作风被文武百官瞧在眼里,大臣们为了自保就装傻充愣,不肯做实事。崇祯十七年初,李自成大军逼近京城,崇祯想放弃关外,把与清兵作战的吴三桂调来对付起义军。崇祯要面子,不愿承担放弃祖宗基业的恶名,屡屡给臣下暗示,想大臣们“主动”提出来。可大臣们学乖了,丝毫不理会崇祯。崇祯愣是拖了一个多月,眼看局面日益恶化,实在熬不住了,也顾不得脸面,把大臣痛骂了一顿,下令调吴三桂入关,然而此时已经晚了。

吴三桂

崇祯只想居功,不肯担一点风险,哪能得到忠心的臣子?谁会拼上身家性命给皇帝做事?崇祯觉得大臣不可靠,又开始重用家奴、官宦,可大臣们又何尝觉得皇帝靠谱?袁崇焕抵抗后金有大功,后金略加挑拨,崇祯就中了圈套,把袁崇焕处死了。大臣们焉能不寒心?

四、崇祯之死

崇祯最后在煤山自缢,又留有血书,自责治国无方,请求农民军不要杀害百姓。史家盛赞崇祯“蒙难不辱”,拒绝外逃,并因此给他一个“烈皇帝”的美名。可实际上他起初并没打算与社稷“共存亡”,他多次想过出逃,只是没有成功。

早在李自成大军东渡黄河之初,崇祯就想溜之大吉,他多次召见提议迁都南京的大臣李明睿,并说自己久有此意,奈何无人赞同,致使拖到现在。

其实,不是大臣不赞同南迁,而是害怕崇祯反复无常。他们担心提议南迁,出现什么问题,崇祯为了自己的面子再找他们算账,干脆就不开口,甚至还有人唱高调,提出来让皇帝守社稷,太子到南方“监国”。这实际上是拿崇祯做靶子保住太子以及一批跟随太子的大臣,崇祯自己逃不了,他当然不同意。

大臣中围绕南迁的争议很大,兵科给事中光时亨上疏,将南迁之议斥为“邪说”,并扬言不杀李明睿不足以安人心。此言一出,朝臣噤若寒蝉。崇祯大为恼火,干脆说“国君死社稷”,自己哪儿也不去了。崇祯下令太子、皇子及宗室不许南行,除了朝廷外派的官员,其他官员、家属都不许出城,意思就是谁也别想跑,要死一块死。

尽管如此,崇祯也没有完全坐以待毙,放弃求生。李自成派人来劝降,崇祯也没拒绝,只是李自成开出的条件太苛刻,死要面子的崇祯迟迟下不了决心投降。李自成等不及崇祯回复,便下令攻城。外城陷落后,崇祯还想找人护驾外逃,奈何农民军重重围困,没法脱身。

失魂落魄的崇祯回到宫中杀死后妃公主,之后又换上官宦衣服,手持三眼铳,带着几十名太监冲到城门,还想要突围,失败后,不得已又回宫。天快亮了,崇祯亲自撞钟召集百官上朝,但无一人前来。崇祯知道大势已去,这才和太监王承恩一起登上了煤山。

文史君说

崇祯的真实形象并不像正史中描绘得那么光辉,他虽然和其他好酒色奢侈的亡国之君有别,但仍脱不了“昏庸”底色。崇祯缺乏大局观,自私小气,刚愎自用,固执多疑,刻薄寡恩,虚荣心强,无疑加快了明朝灭亡。

昏庸的崇祯为何被塑造成了“英明”之主呢?一是,崇祯上台之初就处置了为患多年的魏忠贤阉党集团,为一大批东林党人平反,文人士大夫对崇祯极有好感。不管怎样,崇祯最后是“死社稷”,这也增加了文人士大夫对他的同情。

再就是,清王朝的大肆渲染。满清虽早就有入主中原的企图,但终究不是直接从明王朝手里夺来的,而是打着“为崇祯帝复仇”的口号从李自成手中抢来的。所以就没必要一味抹黑实际上是亡国之君的崇祯,反而还要抬高他。因为越是抬高崇祯,越能笼络明朝文武官员,越能体现本朝“得国之正”,越能稳固自己的统治。可是,这不代表崇祯真的无辜,更不能真的认为他是一个生不逢时的“明主”。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