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网上流传一个段子,说男人是“指令型”动物。
如果你对他进行暗示,他将接收不到任何信息。
但如果你将暗示,拆解成一条条具体的操作指令,你将收获一头“核动力驴”。

这段子有一定道理,但大家看个乐就行。
毕竟真正的过日子,要比童话故事复杂的多,谁也没工夫像个NPC一样拆解指令发布任务。
最近上线的一部台剧,在尺度拉满、爆笑不断的同时,还把男女之间婚后生活的差异给拍了出来。
这部剧名叫《童话故事下集》。

为啥名字会这么抽象呢?
以往我们看到的童话故事,总会以王子和公主相爱结婚作为故事的结局,就仿佛以后的日子都会过得欢欢喜喜。

而成年人都知道,童话故事的下半集,也就是结婚后的故事,才是考验的开始。
林宜玲是个敢作敢为的独立女性,以往的她对爱情和婚姻敬而远之。

可她意外撞到了一个男生。
是真的撞倒了,鼻血横流的那种。

两人邂逅于车祸,互助于雨天。
那日,宜玲对这个男人产生了一种冲动,便开始了爱情。

一向反感童话的宜玲,以最童话的方式坠入爱河并结了婚,随即迎来的却是一地鸡毛的婚姻生活。
丈夫曾学友没有不良嗜好,工作不错,家境不算差,人品也不错,对宜玲是真心关爱。

但就是直了点,懦弱了点,妈宝了点,邋遢了点,打呼噜的声音大了点。
结婚后二人与公婆一起生活,生活边界难免被入侵。
婆婆在大早上会毫无顾忌地闯入小两口卧房收垃圾,会自作主张用锅帮儿媳妇煮内裤,会一边嘴上说不给媳妇压力,一边又用实际行动催生。

而当宜玲提出抗议时,曾学友也是夹心饼干左右为难。
媳妇提出买房搬出去住,可丈夫犹豫再三,婆婆暗中阻拦,几番周折也办不成。
在家庭的撕扯中,宜玲每周都想和学友离婚,但话到嘴边又说不出口.
因为爱是真实存在的,他们的夫妻生活也不只有鸡毛蒜皮,也有相互扶持。
就在家庭环境消磨个人意志的时候,童话故事悄然降临。
因为工作原因,宜玲下载了一款交友软件,并被匹配到一个灵魂契合的聊天对象,二人聊的火热。

伴随着“网恋”,宜玲在现实中也遇到了“白马王子”。
她去药店买药,老板是个特别阳光的大男孩。
人家会温柔的给她包扎,和她聊喜欢的电影,随口吟诵她喜欢的散文。
他说话好听,笑容好看,情商极高。

最关键的是,他说话像极了那个“网恋”中的灵魂伴侣,似乎二者就是一个人。
宜玲和药店老板聊天时,不自觉的夹起了嗓子,似乎要沦陷了。

在药店感受到温暖与柔情,回到家宜玲看着自己那个大傻春似的丈夫,又感受到人与人的差异。
好在宜玲也没有失望,她打算对学友进行调教,塑造他们夫妻间的相处模式。

她让学友吃完饭收拾碗筷,可没想到丈夫嘴上答应的好,却一直坐在桌前玩乐高。
好不容易把活干了,结果就只是把碗筷收拾到洗碗池,桌面没擦碗没洗,没吃完的披萨被直接塞进了冰箱,都不说先装进盒子里。

宜玲气得发火,可转头却发现,刚才丈夫顾不得收拾碗筷,是抓紧时间用乐高拼结婚纪念日的礼物。
原来老公还是挺可爱的。
与此同时,男主也有自己的童话故事。
学友的公司有一位单亲妈妈,工作生活中常会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而男主总是会上前帮忙。

时间久了,单亲妈妈便对他产生情愫。
巧在,曾学友很喜欢小孩子,但妻子不喜欢,于是二人结婚几年也没有备孕。
在童话中,学友应该和单亲妈妈在一起,宜玲应该同药店老板在一起,这样才是完美的搭配。
但是在现实中,谁也跨不出那一步。
不过不喜欢小孩子的宜玲,在看到朋友生孩子后,想法逐渐松动,决心生一个试一试。

可当二人开始备孕后,各方都来插手。
婆婆带宜玲上香求子,亲戚带来各种各样的偏方,还有过来人传授体位知识。
仿佛生个孩子不是夫妻二人的事,反倒成了全家族相助的项目。
备孕无果后,二人去医院检查,竟发现丈夫学友是无精症,不可能有后嗣。

这个消息对全家都是个打击,与此同时,男女主二人也都遇到了出轨的契机。
女方这边,宜玲又多次邂逅阳光的药店老板,她的同事兼前男友也趁独处的时机向她表白。

按照家庭伦理剧的惯用套路,按照童话故事向往的美好生活,宜玲多少得有些挣扎和心动。
但此刻的她却断然拒绝了精神与肉体的出轨,回归到家庭中。
另一边,单亲妈妈也趁学友喝醉对他表白,却遭遇学友拒绝。
男女主非但没出轨,反倒以此为契机坦诚沟通,尽释前嫌。

这个结局让很多观众感到不爽,我也一样。
难道不该让女主痛斥老公和婆婆侵犯她的边界?
难道不该与更适合的人开始新生活?
难道不该将传统家庭生活里的陈规陋习砸个稀巴烂吗?
别的不说,我对女主在家一个人负责洗碗这个细节咋看都不顺眼,非常希望女主能对家务活重新分配。
但仔细想想后,我认为这个结局才不辜负剧名:《童话故事下集》。

《海的女儿》《灰姑娘》是童话,《黑暗荣耀》这种暗黑故事复仇爽剧其实也是童话。
一切以观众爽感为准而忽略现实逻辑的作品,都可以说带有童话性质。
“童话故事”的下集,并不是暗黑童话,而是真实生活。
真实生活是一场马拉松,处处是修行的难关。

结婚不一定是修成正果,不结婚也不一定过得更好。生孩子不一定是好的选择,不生孩子也未必会更加幸福。
社会压力与生物法则公平压在每个人身上,让你的每一次选择都不会完美。
阳光开朗的药店老板看似温柔体贴,但他却是个中央空调,对好多妹妹都体贴。

这样的男人眼馋归眼馋,但真过日子你未必能拿捏得住。
反观宜玲与学友,他们的婚姻面临了一些挑战,可二人的感情的确没有问题。
他们有理由分开,也有理由和好。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童话故事和爽剧中的角色往往高度标签化。
善良的公主无条件地善良,恶毒的反派没来由地作恶。

现实生活中的人却不是这样。
《童话故事下集》的设定就很生活化,这里面没有一个反派和坏人,每个人的人物弧光完整且辩证。
比如女主宜玲为什么不肯生孩子?
一方面因为她的弟弟妹妹都是由她带大的,可以说从小就当妈,深知带小孩是多么痛苦的事情。
另一方面她担心自己带不好孩子。
因为她的弟弟当年在学校遭遇霸凌不想上学,宜玲啥都没问直接又把弟弟拖回学校,家庭学校双重霸凌最终导致弟弟成年后异常懦弱。

优秀的人物建构,才是让这部剧远离童话的关键。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不错的下饭剧,剧中的生活感与喜剧氛围,很能吸引人一口气看下去。
全剧12集的体量也不算长,够大伙刷两天。

不过前提是,别把它当爽剧看,也别觉得剧中的人物非要按照自己的逻辑行事才对。
除了《童话故事下集》,还有更多的新剧好剧我想带大家一起看。
您要是不知道该看点啥,不妨隔三差五来片片这瞅瞅推荐。
我们明天见。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烷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