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锐教育暴雷后,又一企业连夜解散......

HR新逻辑 2021-10-14 17:54:06

来源 | HR新逻辑-HRL原创首发作者 | HRLogic编辑中心嗨,这里是HR新逻辑!

“双减政策”实施后,暴雷的教育品牌一个接一个,无论公司规模大小,无论所在城市是一线还是四线,一批批教培行业的从业者面临失业危机,一众家长退费无路……10月13日凌晨,精锐教育发布了一则致学员及家长的一封信。信中,精锐教育表示,公司面临巨大的经营困难,无法维持正常运营。

经过股东与管理层的慎重商讨与决议,决定全面转型非学科业务,并将于2021年10月12日起暂停营业。精锐教育还在信中提到,为妥善处理后续事宜,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同时,在各地办学点设置了客户接待中心,及时解答疑问和处理问题。

当日,精锐教育上海总部楼前,申请退费的学员家长排起长龙。

树童英语广州各校区的家长们,国庆假期期间也陆续收到了《致树童XX校区家长的一封信》。(左右滑动查看 ↓ )

有家长称,申请退费几个月至今仍无下文。

10月12日,轻轻教育11日晚间突然解散了公司企业账号,全体老师的企业微信账号被删除,疑似跑路。事情发生前,公司一点预告都没有,也并没有任何危机防范举措。大部分员工一觉醒来准备上班,才发现自己被连夜离职了,工资还没发,也没有补偿。

看似是一场新政落地引发的黑天鹅风暴,实际上,对比暴雷的教培品牌与没暴雷的同行就可以看出,每一颗雷的炸开,背后都早已埋下导火索。01

资本催熟,盲目扩张

为抢占市场份额、持续性地引流获客,在线教育头部玩家疯狂烧钱,大打营销战。尤其是前几年,教育行业的PE投资异常火爆,教育类创业公司融资很容易,这更加大了他们烧钱扩张的信心。精锐教育创建于2008年,创始人张熙是福建高考状元,北大高材生,后来就读于哈佛商学院,获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自称“学霸张”。

张熙并不满足于自己的商业版图只在上海一角,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从2015年到2020年,精锐教育投资、并购的机构不下16家,各种买买买。 汉翔书法、麦淘亲子等素质教育机构,以及华英教育、巨人教育等K12教育机构都被精锐收入囊中。 这次的危机,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精锐收购巨人教育后,首先资金打了一个水漂,没有产生任何价值。

另一方面,双减政策的到来导致其收入出现大量下降,影响了新的流水进入。 在网传的张熙朋友圈截图中也提到:投资扩张太过激进和疏于投资及财务管理,导致今天的局面。 精锐也在八月初发布公告称,公司因连续30个交易日成交价低于1美元,收到纽交所发出的警示函:

如果精锐教育在6个月合规期内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和结束时30个交易日的平均收盘价均未达到1美元,纽交所将暂停公司的股票交易并启动摘牌程序。

另一家连夜卷铺盖跑路的轻轻教育,公开资料显示,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在教育O2O平台。公司最早是做的是上门1对1家教服务,家长/学生在线上发布需求后,系统会向周围的老师发出推送,老师抢单后完成授课。慢慢发展成包含在线1对1、同城在线小班课等多业态模式。

轻轻教育在创立后,很快受到了资本市场的追捧。最初的两年时间便进行4轮融资。其中不乏IDG资本、红杉中国、挚信资本、好未来战略投资部等一些顶级的投资机构和教育巨头。

从A轮到D轮的融资,累计融资额近2亿美元。拿到越来越多的钱,轻轻想到的不是在师资力量、教学水平上投资,而是不断扩张分店,还将下单、复购的销售重担压在老师身上,眼里剩下家长充值的一笔笔入账金额。

今年5月30日,第四届全国青年企业家峰会于南京举行。俞敏洪出席并发表了演讲。

在演讲中,他谈及今年的教培行业整顿,坦承说道,“过去几年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太多了”,“资本跟教育领域结合后,推着教育领域往前走,结果急功近利的事情越来越多”。

作为之前风口上的香饽饽行业,被资本宠爱过的教培品牌还有很多。资本与教育培训领域,如果结合“到位”,是有好处的。

资本可以增进科技与教育的结合,教育领域内容的研发,教育的新模式的探索,推动教育均衡式发展。而被资本催熟、惯坏的“小孩”,在风口转移、行业地震的时候,别忘了,资本不相信眼泪。

02

管理上的混乱教培机构里的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既有清北等名校背景的学霸导师,也有携证就能上岗的未经培训的新手教师。师资力量差距明显,补课效果也存在差异。这是大家都知道,却不见缓解过的现象。这是因为,很多教培机构在管理上存在的混乱所导致的。

1)管理团队不专业

很多教培机构的成立,都是由名校背景的学霸、或是知名教培机构出走单干的名师所创立的。初始搭起来的管理团队,也同样是讲台上的讲师为主。他们对于教育、对于学科,可能很有话语权,但是说到管理,并不是人人都是天生领导者的。由于管理上的乏力,导致教学机构的很多流程混乱,也是很多教培品牌遇到过的管理危机。

2)岗位职责不清晰

有很多机构在得到资本宠爱后,大肆扩张并购,企图占领最大的市场份额。于是经营重心根本不在于吸纳或培养优秀师资力量,而是通过销售技巧和优惠力度,以吸引家长多报课多充值为重点。这样做会混乱销售与老师的岗位职责,导致老师的分神,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3)绩效考核不合理

据网友爆料,大部分的教培机构,会将学生的复购班次、续费率算入老师的绩效考核指标中。老师的主要工作职责是教书育人,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进步与否负责,其绩效考核也应该围绕教学质量为出发点,如果把购买课程、续费充值等销售业绩算入绩效考核,是不合理的。

教培行业在得到资本的助力后通常增长很快,但是在业务、团队扩张后,也应该在引入专业管理者和制定合理的管理流程、薪资绩效体系上下功夫。

03

高瞻远瞩的公司分得清永恒不变和应时而变“双减”意见落地之下,教育企业纷纷开始寻求转型。虽然艰难,但也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有教育分析师提出建议:

K12学科教育的严监管之下,各K12教育机构原有学科类业务收缩的同时,还可以考虑拓赛道发展。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教育信息化服务、智能教育硬件等成为各教育机构转型发展的方向。

新东方、好未来、学而思等巨头及早提出转型,试水素质、托教等业务,昂立教育也发布公告尝试转型。反观暴雷的精锐、轻轻等,在面对新政策和市场风向转变的过程中,反应速度相对较慢,继续死钻眼前的利益,顾着游说班主任去说服家长续费充值,企图在政策完全落地前薅到更多羊毛。

《基业长青》一书中提到:高瞻远瞩的公司能够从烦琐的做法和商业谋略中(这应该应时而变)分离出他们永恒不变的核心价值和经久不衰的使命(这应该永远不变)。无论是公司的经营还是个人的事业规划,都应该分得清“永恒不变”和“应时而变”。

对公司而言,创业的初心和经营的核心价值观、使命感,是始终不变的,但其战略规划和人才布局是要应时而变;对于个人而言,分得清永恒不变和应时而变才能在大环境改变的时候,不急不忙,不骄不躁;反之,则会被突如其来的变动打个措手不及。

这是公司基业长青的准则,也是个人职场深耕的实用锦囊。

写在最后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去年十一月份,国内关于教育培训的企业超300万家,假设每家培训机构只有10个员工,该行业的从业人员也超过了三千万。

鱼龙混杂之后必然引来大规模的内卷和洗牌,就算没有政策干预,教培行业的这场硬仗也迟早要打起来。

但是,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身上,都是一座山。

- End -

0 阅读:1

HR新逻辑

简介:HR新逻辑是专业的HR管理培训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