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旭霞:庄浪糖瓜儿

龙成课程 2024-03-15 17:57:12

北方的冬天非常寒冷,天空显得格外高远,湛蓝的色彩被洁白的云朵点缀,仿佛一幅纯净的水墨画。每当大雪纷飞,冬天就变得如诗如画。那白雪皑皑的世界,像是大自然的一种独特诗篇,把一切都变得纯净和美好。记忆中,每年冬天都会吃到好多好多的糖瓜儿。

糖瓜儿作为古老的传统制作工艺,既是春节年节食品又是祭祀用品(祭灶神)。我们庄浪民间有种风俗习惯,每年在传统日子腊月二十三这天,家家户户烟花爆竹送灶神,就用糖瓜祭祀。传说是送灶神去天上与各位神仙荟聚,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生活。在我们这里每年立冬过后就会有许多糖瓜儿摊点陆续上市,卖糖瓜儿的商贩一个人一只箱子一把小板凳,坐下来就可以开始他一天的营生:“糖瓜儿,酥脆香甜的糖瓜儿,一毛钱一版儿。”每次听见那催人的吆喝声总会搅的我心神难宁,我便把父亲给我早餐喝油茶的三角钱全部省下来,等到中午饭后走学校的路上,迫不及待的找到糖瓜儿摊点,掏出三角钱买到三版糖瓜儿。拿到手的糖瓜儿宽约1.5寸,长约一尺,厚0.5厘米左右,把它分给要好的同学,掰上一块放进嘴里香甜酥脆,嚼起来很是有趣,嚼着嚼着牙齿就会粘巴粘巴的黏在一起,得费很大的劲才可分开。

糖瓜儿作为庄浪的特产,只有在寒冷的季节才能生产,稍有温度就会消融,生存季只有70天左右,极其短暂,但是却把最大的效益和最甜的回味留给了一代又一代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儿女们。无论走在哪里,每逢冬天,都会深深的想念,想念糖瓜独有的甜甜味道,这味道犹如一条悠长的风筝线,不管你飞的多高多远都会牵动着你的灵魂,在梦里回望。

今冬亦是如此,早早的期待糖瓜儿上市,在我极为渴望咀嚼那种诱人劲道时,恩师应好友之约,去万泉徐家城参观糖瓜工作坊。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需要,以糖瓜儿效益为生的农户已寥寥无几。我们来到自称是“糖王”王氏人家,他们房舍崭新,院落整洁,门口靠左一间七八平米的单间房说是糖房。走进房内,一口直径约一米之多的大锅映入眼帘,灶堂内火焰熊熊,锅上雾气腾腾,锅内平平的铺着一层小米,黄灿灿的干净软糯 ,旁边的几个塑料框满满的簇拥着已经发了芽的小麦。师傅介绍说做糖瓜儿要好多道工序,食料便是小麦与小米,小麦要发芽,小米要蒸熟。用料的比例是3:1,也就是3斤大米兑1斤麦芽;通常每做一次糖瓜儿,首先准备30斤麦芽,让其发酵生芽后备用;再将90斤小米煮熟,和发酵生芽的麦芽混合,添加8至9担水,一担水约50斤,然后用火蒸煮,在适当的温度下拉丝成瓜,完成这些数量的糖瓜,一般需用6至8人做一天,糖瓜儿的每一道工序都有非常严密的技术标准与质量要求。

再看“糖王”本人,一身简朴留典范 ,半世勤劳传家业。他中等身材,面色黝黑,笑容可亲,从骨子里透出来的那种憨实与淳朴是一个北方汉子的全部表达。毛衣前面的下半部分边儿磨损已不见,几根快掉落的线头滴里搭拉荡着秋千。我问他为什么掉了,他略带羞涩继而笑呵呵的说,是拉糖瓜的时候磨掉了。他还说他们糖房是有规矩的,传男不传女,规定女儿不能进糖房,只允许儿子儿媳进房操作。但是现在青年人都嫌麻烦不爱做,眼看老祖先留下的这一传统文化无人传承,规矩自然也消失。

要返回时,嚼着糖瓜儿,带着“糖王”师傅为我们准备的糖瓜儿,逐多感慨在心中滋生。

糖瓜儿是一种回味也是一种思念。由于我喜欢吃糖瓜儿,时常念叨糖瓜儿的故事,于是我的孩子也更喜欢吃糖瓜儿。在糖瓜儿上市的时节,家里不管我们谁出门回来时从不忘记买上糖瓜儿,置放在冰柜,想吃的时候取上一颗透心的蜜甜让我们觉得整个生活都是甜的。孩子们吮吸着糖瓜儿的香味逐渐长大,如今许多年过去,糖瓜儿的味道与糖瓜的故事在不断加深,不断更迭,即便远在他乡也不忘记嘱咐我给他寄糖瓜儿过去,这种牵念犹如我们之间一抹无形的约定,年年还未到冬天来临就会遥遥期盼,悠悠想念。

冬天因为雪的装扮而晶莹曼妙,我们的生活因为糖瓜儿的跳跃而穰穰满家,喜乐香甜。

0 阅读:1

龙成课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