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信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转型发展,“中信金市”愈发深入人心。
1982年,中信集团在日本第一次发行了100亿日元私募债券,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在国外发行债券。
这便是载入史册的“仪征债券”,它拯救了濒临下马的“仪征化纤”项目,并且开创了利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支持国内经济建设的道路,使中信集团成为改革开放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此次债券发行正是中信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发源。
1987年,中信银行(中信实业银行)正式成立,一开始就定位为“面向全国、面向国际金融市场的新型商业银行”。在中信集团银行部的基础上,中信银行开启了深度参与国内外金融市场的新篇章。此后中信银行金市业务一路发展壮大,不断创下佳绩,成为中信银行三大核心业务板块之一。
近年来,中信银行不断优化机制、提升能力,推动金市业务转型升级,同业客户深度经营取得突破性进展,“创大利、拓大用”的成效逐步显现。
在银行业面临前所未有之经营挑战的背景下,2024年上半年,中信银行金融市场板块实现营业净收入139.79亿元,同比增长9.83%,成为中信银行业绩增长的新引擎。
去年9月,“中信同业+”平台升级发布,该平台聚合中信金融子公司全牌照优势,打造最受同业机构欢迎的金融服务平台。升级后的“中信同业+”年交易规模超过2万亿元,签约客户突破3000户。
从外部评价来看,中信银行近年来连续荣获境内外权威奖项,多次获评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年度最佳做市商”“年度最佳交易奖”“市场创新业务机构”、“年度市场影响力机构”,亚洲货币“中国最佳外汇服务银行”等荣誉。
随着中信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转型发展,“中信金市”愈发深入人心。
矢志创新,继往开来作为中国最早参与国内外金融市场融资的商业银行,中信银行以屡创中国现代金融史上多个第一而蜚声海内外。
数十年来,外部环境在变化,市场需求在变化,中信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始终屹立潮头,多次扮演着首“吃螃蟹”的先行者的角色,既得益于红色基因所赋予的使命担当,亦离不开对产品与服务创新矢志不渝的追求。
对中信银行而言,创新已经是深入灵魂的基因。通过传承和发扬“开拓创新”的中信风格,中信银行在跨境业务、外汇做市、公募基金托管等金市领域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从首批汇率核心做市商、首批利率核心做市商、首批SHIBOR报价商,到首批人民币同业存单发行、首批上海票据交易所会员单位、首批黄金业务做市商,再到首批债券通做市商、首批互换通做市商、境内首批外币拆借报价行、首批通过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评估……
凭借一次次的敢为人先,中信银行在我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汇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一方面积极响应监管政策号召,另一方面持续满足客户投融资和汇利率风险管理需求,创新引领早已在此过程中成为中信银行金市业务的显著标签。
2024年以来,中信银行金融市场部成功落地全市场首笔“北向互换通”IMM合约交易、首只生物多样性优选信用债指数、首笔地方政府债合约扩容回购匿名交易、首批互换便利(SFISF)工具债券回购交易、首批利率互换新品种、首笔面向中小金融机构上海清算所托管的柜台债券回购交易以及首笔外币三方债券回购业务新品种。
据中信银行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在这些年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双向开放的推进中,中信银行始终做到了创新业务的首笔、首批全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余额宝上线,背后正是由中信银行提供托管服务,此后中信银行又率先推出首只银行系“宝宝”产品“薪金煲”。作为我国数字金融时代的重要先行者,中信银行探索创新的脚步始终走在市场最前沿。
在内部架构层面,近年来中信银行在业内率先将金融同业部与金融市场部合并,组建了新的金融市场部,逐步搭建总分一体的“销售-交易-研究(STR)”工作体系,让金融市场部的能力优势可以更充分的赋能一线、服务客户。
从2024年中报来看,中信银行金市业务再创佳绩,作为外汇、债券、利率、贵金属及货币市场核心做市商,该行多个细分业务指标稳居行业前列,市场领先地位以及品牌影响力日益彰显。
“大协同”,打造“大金市”在市场领先地位不断巩固的同时,中信银行金市业务的价值创造能力也在快速提升。
这是中信银行深度推进同业客户一体化经营的结果。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中信银行金市业务牢牢锁定“价值营收”核心目标,通过提前谋划、前瞻布局,科学合理地安排资产负债和交易流转,持续发力同业客户一体化深度经营,精准把握市场时机,服务更广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今日之成绩,中信银行筹谋已久。2016年,中信银行以“+”为核心,秉持“连接·整合·共享”理念,创建“中信同业+”平台,同时该行加快搭建相匹配的业务模式、组织架构和系统布局,聚焦重点客群、重点领域定点突破,经营成效日渐显现。
中信金控成立后,搭建起中信各金融子公司上下贯通、内外协作、合作共赢的联动平台,为整合创新数字化、智能化的一站式金融同业服务打开了新的空间。
在此背景下,2024年9月,“中信同业+”平台焕新升级,由银行层面升级为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聚合中信金融子公司全牌照优势,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中信信托、中信保诚人寿、中信金融资产等公司共同参与,建设统一对客渠道,探索“互为客户、开放共享”的合作模式;协同整合算法、算力及数据资源,创建“精品销售商城、金市交易云厅、数智交互中心”三大功能支柱,全面打造三支柱引领的全客户、全产品、全智能(3A)综合服务,致力于成为最受同业机构欢迎的金融服务平台。
升级后的“中信同业+”平台,年交易规模超过2万亿,签约客户突破3000户,一个“大同业”合作新生态正在形成。这既是中信银行金市业务扩大市场领先优势的必然之举,也再次彰显了开拓创新的中信风格。
在中信银行董事长方合英看来,“中信同业+”平台是中信银行打造领先的数字化银行的重要一环,利用数字化手段可重塑生态服务价值链条,构筑合作共赢新生态。
践行国企担当,力拓“大用”“勇于创新,多作贡献”,这是中信集团的优良传统。基于此,“创大利、拓大用”,承载着中信银行管理层对金市业务的期待。
“大利”,意味着营收贡献与业绩支撑;“大用”,代表着社会价值与使命担当。对中信银行而言,“大用”与“大利”缺一不可,甚至可以说,“大利”必须以“大用”为前提。
换言之,领先的金市业务不仅是中信银行打造价值银行的重要支撑,也是其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金融强国建设的一部分。
客观上,相比信贷业务,银行金市业务对实体经济的直接服务主要体现为债券投资交易、利率风险管理、代客外汇等传统产品,但这并不意味着,金市业务不能在书写“五篇大文章”的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无论对公、零售还是金市业务,中信银行始终紧跟国家政策方向,把业务发展同国家重大战略紧密衔接,切实履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使命。
如今,依托全面升级后的“中信同业+”平台,中信银行正以打造“领先的数字化银行”为目标,凝聚金融创新发展的新势能,构建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新范式,倾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一是以科技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整合牌照资源,搭建涵盖企业全周期的便捷投融资体系,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创设了全市场首个“新质生产力”债券篮子,为其他金融机构提供一揽子投资科创类债券的做市服务,通过做市支持大幅改善这类企业债券的流动性,降低企业的利率定价中枢,间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全年投资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科创债券共计147亿元;为2725家科创企业提供贴现业务1441亿元。
二是引金融“活水”,浇灌绿色“之花”,全面推动ESG与金融服务体系深度融合,优先推荐支持可持续发展产品。创新发布全国首创的生物多样性债券指数,首次开展绿色标准债券远期的做市报价,引导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绿色发展。全年绿色债券投资规模171亿元;绿色债券做市交易规模超120亿元,绿色债券日均做市报价超50只,报价质量持续位列全市场首位。
三是践行金融为民的普惠金融使命,通过F2F2C穿透服务城乡C端客群,为百余家城农商行个人客户提供优质理财服务。积极服务中小微企业汇率避险,共为中小微客户办理外汇衍生品交易约291.3亿美元,覆盖中小微客户近5500家。积极贯彻政策导向,多渠道服务中小金融机构便利参与柜台债券市场,共为中小金融机构办理柜台债券交易80亿元,覆盖银行、证券资管、基金公司等机构近100家,助力多层次债券市场建设。
四是积极响应养老金融国家战略,为企业年金产品的创设、销售、投资、交易提供高效服务,促进养老体系健康发展。依托中信集团协同平台,中信银行与集团旗下多家专业金融机构加强合作,构建养老金融综合服务生态圈。截至2024年11月,中信银行养老金融托管规模突破5000亿元,较年初增长超700亿元,其中企业年金托管规模前三季度增速居银行业首位。
五是打造数字金融发展新引擎,基于企业级分布式数据底座,云网融合、多云纳管、绿色节约的算力网络以及安全、高效的大模型算法,提升数字金融服务质效。外汇、债券、利率衍生品、贵金属四个核心做市业务已全面实现数字化;以量化交易为内核,外汇、债券、利率、贵金属等FICC量化交易正在快速迭代升级,形成大量化交易的布局。打造智能量化投研产品“信智研”,服务超2万名外汇资金客户,提升投研效率50%。
结语作为商业银行的三大核心业务板块之一,此前的金融市场业务并不那么为人所知。
在中国银行业,金市业务近年来日益受到瞩目,很大程度上是净息差收窄导致信贷业务承压的结果,却也契合了成熟市场的银行业发展大势——告别对信贷业务的重度依赖,强化多元化的业务发展格局。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中信银行一直走在行业前列,它的对公业务早已奠定了江湖地位,零售业务在过去数年里面貌焕然一新,金市业务则厚积薄发,顺应大势,担当大任。
一个更为全面、均衡的价值银行正在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