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支付牌照: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企业

琅琊金金 2025-04-11 08:52:45

从过去、现在到未来,移动支付始终会是彰显中国模式价值的重要“名片”。

作者:董云峰

编辑:叶冬

据央行近期公布,支付机构上海银生宝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简称“银生宝”)被注销支付牌照,注销日期为2025年3月7日,备注信息显示为“不予续展(换证)”。

至此,央行累计注销的支付牌照数量达到100家。公开数据显示,自2011年首次颁发支付牌照以来,央行累计发放271张,现存持有牌照机构仅剩171家。

有业内人士惊呼,支付模式的薄利导致整个产业链生存困难——支付机构要么经营不善,主动申请注销;要么在市场压力下严重违规,被央行强行注销。而产业链中的其他参与机构甚至赔本赚吆喝。

事实真的如此吗?据央行统计,从2014年到2024年,移动支付业务笔数从45.24亿笔增长到2109.80亿笔,业务金额从22.59万亿元增长到563.70万亿元,全行业始终在蓬勃向前。

一边是行业规模以每年10%左右增速稳步增长,包括微信支付、支付宝、抖音支付、美团支付群雄逐鹿新消费支付市场;另一边是部分支付机构和产业链参与机构叫苦连天,甚至或主动或被动退出市场?

为了厘清现状,需要理解中国支付行业的特殊性,解题的关键在于:低费率。

中国支付市场的“三重门”

与欧美支付市场不同,中国的支付市场有其特殊和复杂性。有业内专家形容,在中国,一家支付企业要生存和发展,需要跨过“三重门”。

第一重门,是低费率。

与西方市场不同的是,中国有1.88亿经营主体,其中绝大多数(超过1.2亿)是小微商户和个体户。如果给这些小微商户画像,他们可能是夫妻老婆店,顶多雇1-2个员工或亲戚,收入勉强糊口。

对于这些小微商户而言,一台银行卡POS机的成本高达2000-3000元,信用卡刷卡手续费平均在消费金额的0.6%到0.8%的水平,意味着沉重的经营负担。

但是移动支付为商户提供了另一套低成本的支付解决方案——商户只需要打印一张二维码即可接受付款,同时支付手续费普遍在0-0.4%之间,很多个体户支付手续费甚至接近于免费。

在这种费率水平下,支付机构要发展就确实需要更高的交易规模门槛,这是近年来中小支付机构不断出清的重要背景。

第二重门,极致便利与安全性。

中国的移动支付的便利与炫酷已经是尽人皆知:除了智能扫码终端,还有扫脸开门的无人售货机、碰一下过检的地铁公交还有可追溯资金去向的公益捐赠……

但可能鲜有人知道,在极致便利的背后,中国的移动支付安全性已经远超国际同侪,真正做到了价格更低、品质更高。

相关资料显示,Visa、Master两家卡组织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市场的信用卡刷卡费率在2%-3%左右的水平,支付资金损失率约为0.1%,而国内移动支付费率在0.4%以下,但是支付资损率仅为0.005%左右。这其中创新研发投入不菲,且需要坚持多年。

第三重门,合规经营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一些手握牌照的支付机构不甘出局,选择铤而走险,游走在黑灰地带——有支付机构违规挪用用户资金,泄露或者不当采集、使用用户信息;个别支付机构铤而走险,为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提供资金转移通道等。对此,监管部门毫不留情,重拳出击。

例如,银生宝因挪用商户资金、为灰黑产提供通道被罚没1756万元,最终破产退场。今年初央行公告注销的得仕股份有限公司、中汇电子支付有限公司的支付牌照,均为央行早已中止续牌的机构,且都曾被央行开出罚单。

又比如,央行在今年早前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广州市汇聚支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涉及违反特约商户管理规定、违反支付账户管理规定、违反有关清算管理规定、违反有关支付机构管理规定等,罚没共计超1061万元。此前,汇聚支付涉嫌为虚拟货币、博彩等不法平台提供支付结算通道,遭到受害人举报。

应该看到,移动支付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的低费率、高效率、高安全性,再配合包容审慎监管,已然成为中国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抓手之一,不仅重塑了中国的商业生态与居民生活方式,更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了创新标杆。

跨过西方模式的中国移动支付

中国支付企业之所以能跨过“三重门”,正是从对西方银行卡模式的反思中成长起来。在做到薄利、高效、安全、合规的背后,是整个产业链的充分竞争与协同努力。

在当前移动支付产业链中,除卡组织、发卡行、收单机构之外,还涌现出一批具有竞争力和议价力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打破了卡组织与商业银行形成的利益联盟,形成了更加丰富多元的支付产业协同生态。

从利益格局来看,在传统卡组织主导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分配中,不管是国际还是国内,发卡行、收单行、清算机构分别占比70%、20%、10%。

而在我国移动支付产业链中,包括发卡行、收单机构、清算机构、外包机构、钱包机构5个细分角色,手续费分配占比分别为45%、29%、3%、18%、5%。

可以看到,经过产业链的进一步分工和博弈,市场竞争更为充分,任何一方都很难形成利益同盟,控制产业链。

事实上,近年来移动支付产业培育出了一大批中小支付收单机构与支付服务商。从央行披露的数据看,2024年末持牌支付机构与备案的支付服务商总计超过3.3万家,数量较2017年末增长了6倍以上。

薄利并不可怕,因为伴随着蛋糕的不断扩大,以及越来越多细分机会的涌现。从这个意义上,薄利不仅是特色,也是底色。

夕阳&朝阳

当蛇年春节DeepSeek火爆全球之时,大家可能忘记了在10年前,中国的移动支付就以普惠、高效之姿态响彻全球。

与DeepSeek一样,异军突起的中国移动支付不仅用“支付平权”的中国模式给垄断全球的清算巨头们上了一课,并以此为基础,开创了中国的数字普惠金融。

如今,中国移动支付已经进入成熟、稳定的新发展时期,从过去、现在到未来,它始终会是彰显中国模式价值的重要“名片”。

0 阅读:13

琅琊金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