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90后小伙读研一时,收到了一个年薪300万元的offer。
这对于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研究生来说,很有诱惑力,但他花了5分钟时间就拒绝了。
他放弃的原因是,认为这份工作无法让自己发挥最大的竞争优势。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2016年年底,他创办的公司被百度估值1亿元收购,25岁的他,成为百度最年轻的副总裁,他就是李靖。
我们以为他定力强,能够经受住诱惑,但其实他是这么考虑的:
想要成功,就必须拥有人脉,而拥有人脉通常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主动社交:不断地与人交流,建立情感联系;
第二种,被动社交,通过知识或能力的吸引,让别人想要认识我。
因为他不善社交,而第一种方式正是他不擅长的。于是,他果断选择了第二种,开始做自媒体。
写大量有深度的商业分析文章,放弃无意义的社交,专注于在知识领域深耕。
通过一周一篇的营销干货,他在公众号上收获了50万用户,打造了强大的个人品牌。
最终,他拥有的人脉资源,远超那些社交能力比他强的人,也成功吸引了百度。
为什么他年纪轻轻看问题却能如此深刻呢?因为他们有3个习惯,是90%的同龄人不具备的。
第一、以终为始
“以终为始”是斯蒂芬.科维博士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到的。
意思是指从结果出发,倒推想要达到这个结果需要什么资源和能力,每个节点需要如何去做,才能最快地实现目标。
这样做的好处是,不局限于现有的资源茫然失措,而是想方设法调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有利于发掘自身潜力。
日本著名的企业家稻盛和夫,在自己公司规模很小的时候,就敢接高到离谱的大订单。
因为稻盛和夫认为,做事情不能用现在的能力去衡量,而是应该从结果出发,去调动一切资源努力成长。
正是应用这种思维,他将三家企业做到了世界500强。
如果认真看李靖的经历,他之所以能成功也是应用了这种思维。
具体操作如下:做一件事时,先制定出清晰的目标,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计划;
其次,拆解目标,明确做事的顺序,制定出什么时间达到什么进度的详细计划;
最后,坚决去执行。
第二、训练注意力
信息时代最宝贵的已经不是金钱和时间,而是注意力,谁能收割眼球就能拥有财富。
这一点,从QQ到微信,再到抖音等APP的火爆程度,就能看出来。
然而当比尔·盖茨第一次见到巴菲特时,比尔·盖茨的父亲,让他们分享自己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两人不约而同地给出了同样的答案:专注。股神巴菲特是如何让自己保持专注的呢?
他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在读书、日程安排计划基本上是空白的、办公室没有电脑、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不参加行业活动。
那么普通人该如何训练注意力呢?首先,我们也可以像李靖减少无效社交,给自己留出多余的学习时间。
其次,使用工具刻意练习专注力,比如使用番茄钟时间法。
第三、深入思考
普通人习惯于看问题的表面,而高手则善于深入地思考问题的本质和逻辑,两者的差别有多大呢?
有一次,丰田汽车的管理者见到生产线上的机器总是停转,虽然修过多次但仍不见好转,便上前询问现场的工作人员。
问:为什么机器停了?答:因为超过了负荷,保险丝就断了。
问:为什么超负荷呢?答:因为轴承的润滑不够。
问:为什么润滑不够?答:因为润滑泵吸不上来油。
问:为什么吸不上来油?答:因为油泵轴磨损、松动了。
问:为什么油泵轴磨损了?答:因为没有安装过滤器,润滑油里混进了铁屑等杂质。
经过这样连续提问,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真正原因。
拿李靖来说,他抓住了人脉的本质,即一个饭桌吃饭的不是人脉,可以交换资源的才是。
于是选择被动社交的方式,最终吸引到了强大的人脉资源。
他就是李叫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