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海解放后,毛主席委任陈毅元帅担任上海市市长。当陈毅元帅前往上海担任市长的那天,他再三要求公安局做好安全工作,以防止发生混入特务等不良情况。

可在陈毅元帅入城时,突然一辆外国人驾驶的车在马路上肆意驰骋,危及行人和其他车辆的安全。幸好在多名警察的制止下,这辆车才被迫停在了路中间。当陈毅元帅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下令将这位外国人抓捕审问。大家都惊讶于这个事件:究竟是哪个国家的人竟敢在陈毅元帅担任上海市长的那一天干扰入城仪式呢?


可意外事件还是发生了。下午4点美国驻沪副领事威廉姆·欧立夫驾驶着一辆吉普车在路口上面横冲直撞,欧立夫不顾交通规定,也不在意是否伤害他人。

当警察赶到后马上与欧立夫进行交涉,可欧立夫置若罔闻,依旧抽着雪茄,对交警的劝告置之不理。在交警劝说无果后,欧立夫继续踩油门,准备强行通过,幸好现场的干警及时控制住了他。

可这个挑衅行为激起了群众的愤慨,他们要求政府严惩不贷。于是,警方马上将欧立夫带回警局询问,可由于欧立夫是外国人的身份,警方不敢擅自处理只能向上级请示。在李士英向陈毅汇报了情况想并征求他的意见。

陈毅知道事情后愤怒不已,他马上下令欧立夫不管是哪个国家的,现在他在中国领土上不服从管制,就可以用中国的法律对其进行制裁。在陈毅的明确指示下,提篮桥分局对欧立夫进行了审讯。可不管怎么弄说他都不回答。

其实上海解放前,这里是帝国主义侵略的重要基地和。在处理涉及英国、美国等外国人的事务时都要小心谨慎。外国人在上海享有很多特权,一些人住在公共租界内,每天过着奢华的生活。

各国领事馆雇佣了大量的探长和巡捕来维持租界内的安宁,甚至上海的势力最大的人物黄金荣也曾在法租界当过巡捕。
民国时期,上海租界一直采用西方的管理制度,享有治外法权,这也是外国人在上海生活的重要依仗。

无论上海发生了什么残酷的战争,租界内的安宁丝毫不受影响,这些外国人每天都过着纵情享乐的生活。因此,威廉姆·欧立夫来到上海后,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任性地行事。由于清政府的没落,中国错过了两次工业革命,成为列强瓜分的对象。

相比之下,美国在独立战争后迅速崛起为世界超级大国,欧立夫天生具有一种优越感。加上蒋介石一直依靠美国政府的援助,与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抗衡,为了最终胜利,蒋介石私下与美国签订了许多协议。

所以在欧立夫看来,中国的法律无法制裁外国人。尽管上海市长换了一个又一个,但外国人所享有的特权从未改变。正是因为这种傲慢,让他知道无论做什么事都可以逍遥法外。

在他被迫下车后,他大喊大叫,并用英语辱骂执法人员。即使被逮捕,欧立夫仍凭借外交官的身份,在警察局里嚣张,并对公安人员动手动脚。

而欧立夫事件是上海解放后涉及外国人的第一个案件,李士英对此非常关注。在听完汇报后表示让其饮食安全严格把控,不要让他有别人接触。提篮桥分局收到指示后,在生活上给予欧立夫足够的优待和照顾,但仍按照普通犯人的标准对他进行关押。

随后,当威廉姆·欧立夫被逮捕的消息迅速传开,引发了轩然大波。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立即向中国政府提出抗议,要求释放欧立夫。美国驻上海大使馆也提出了抗议。

可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威胁和恐吓对于奋起的中国人民已经没有任何作用了。 作为上海的首任市长,陈毅面对众多反对声音,坚持按照中国法律对威廉姆·欧立夫进行判决。他深知这起涉外事件既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机遇。

无论何时,“弱国无外交”这句话都是适用的。陈毅指示公安人员按照新中国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的法律对待欧立夫,并对他进行拘留处罚。 根据当时的法律,威廉姆·欧立夫对执法人员进行辱骂和殴打,应该写下检讨书,并在各大报纸上刊登,为自己的不当行为承担责任。

此外,他还需要按照原价赔偿在闹事期间破坏的物品。他曾经也这么嚣张,可没想到这次上海解放,陈毅竟然这么强硬,甚至连他美国领事馆的身份都没用,这让他第一次感受到监狱的生活。

在拘留所里,他变得像一只被打败的公鸡,不再傲慢和张狂。经过我方人员的教导,他决定写一封道歉信,向那些他伤害过的上海市民和执法人员道歉。 在道歉信中欧立夫承认自己的罪行,还表示原价赔偿破坏的物品,并保证成为一个守法的外国人。

7月9日,上海各大报纷纷刊登了威廉姆·欧立夫的全文道歉信和提篮桥公安分局的判决书:“美国驻上海领事署副领事威廉姆·欧立夫因违反交通法、打伤执法人员、破坏公共财产,被警方拘留。

上海提篮桥公安最终判处他三天拘留,经过教育后,他悔过自新,向执法人员道歉。”在道歉信中,威廉姆·欧立夫表现出真诚的态度,承认自己犯下的罪行,并愿意承担修理费和赔偿金。回到美国后,欧立夫也因此事受到了美国当局的严厉追查。

回顾历史,中国在近代史中遭受了无尽的屈辱。从鸦片战争开始,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让中国沦为列强的势力范围,国土被瓜分,资源被掠夺,民众遭受着种种奴役和压迫。如今,我国终于摆脱曾经被列强欺辱的阴影,成为一个崭新而强大的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