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保卫战:十五万将士拼死抵抗,南京仅三天沦陷,抗战最大悲剧

百年机动站 2023-09-28 07:36:01

在抗日战争中,南京大屠杀事件是一个令人痛心的悲剧。当时,日军为了迅速侵占中国,摧毁中国人民的意志,导致了三十万无辜军民的惨遭杀害。可当时国民党军派遣了十五万士兵守卫南京,但为何仅仅用了三天就被攻破了呢?

南京沦陷的背后还需要从淞沪战场说起。在这场战役中,日军与国民党军首次进行了大规模对抗,双方总共投入了近百万兵力,持续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战斗发生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淞沪战役可以说是抗战期间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之一。

从整个淞沪会战来看,参战的日军在人员和装备等各方面都远远超过了国军,唯一国军所能媲美的就是战士们勇于牺牲的精神,这是日军所无法比拟的。当时国民党军普遍的战术观念陈旧落后,战斗素质和军事训练也相对较差。

他们缺乏现代战争的常识,仍然抱着过去国内那种落后的战略思想与装备先进的日军进行战斗。无论是高级军官还是士兵,都不了解如何应对飞机、坦克、火焰枪、毒气弹等现代武器,也不懂得如何在丛林中战斗或者隐藏自己。他们只知道一味地强调勇敢、不怕死,信奉精神上的万能,只凭借血气之勇。

除了在淞沪会战初期国民党军采取了主动攻势外,整个战争过程中,国军一直处于无用的防守状态。即使在役期间,明明有机会进行追击,但国军仍然选择继续防守。由于蒋介石在淞沪会战中采取的消极防御策略,只会让国军白白受到日军的炮击。

让这70多万国军拿着落后的武器对抗手握先进装备的日军,最终只能是无辜的牺牲。当时日军还拥有着控制海域和制空权等优势,而蒋介石却将70万大军集中在长三角地区阻击日军。这里的地理条件复杂,水网错综,潮湿的环境经常伴随着沼泽和泥坑,使得70万国军在这里只能被动挨打,正好迎合了日军的战略计划。

而淞沪战场地势平坦,没有天然险阻可守,地面工事的建设也很困难,给防御作战增加了难度。在这种条件下,中国几十万大军既没有进行纵深梯次配置,也没有实施战役机动,加之一线部队过于靠近海岸和江岸,长时间遭受日军舰炮的轰击,只是增加了兵员的伤亡。

另一重要因素是国民党军的武器装备落后,在淞沪会战中国民党军在第一阶段无法攻破敌军防线,第二阶段无法守住已失陷的地区,第三阶段无法进行有效反击,甚至连撤退的机会都没有。国民党军缺乏先进武器,而日军无论是士气还是武器装备都具备更高的优势,日军的坦克、火箭炮、飞机、毒气攻击等都对国军形成了压倒性的威力。

日军的军舰上装备的重炮射程超过10公里并且威力强大,常常让国民党军无法抬起头来,射程范围内血肉横飞。相比之下,国民党军最先进的德国克虏伯山炮最大口径也只有75毫米,射程仅几公里,与日军军舰上的炮火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国民党军经常集中一个连的山炮轰击日军军舰,但无法穿透厚重的甲板,只能在军舰上留下一片火光和一些痕迹。有些炮弹发射出去后,要么攻击距离过短,要么瞄准不准确。而在面对日军的坦克时,国民党军中几乎没有见过有关坦克的武器,有些士兵勇往直前,用手榴弹与坦克同归于尽,但大多数士兵甚至还没接近就被射倒。

国民党军面对日军的坦克只能无计可施,尽管士气高涨,但无法改变战局。这场战役最终以国民党军25万伤亡换取了日军9万余人的代价,彻底粉碎了日军想要在3个月内毁灭中国的美梦。

正是由于国民党军在淞沪战役中的失败,导致了上海地区的沦陷,接着就是南京保卫战的发生。当时驻守南京的士兵大部分都是从淞沪战场退下来的,国民党军士气低落,而且为了补充人手,大量新兵被征入伍。

南京作为民国政府的首都,日军也非常清楚其重要性。于是,在12月1日,日军派出20万军队分三路对南京发起进攻。实际上,早在11月中旬,国民党高层就已经得知日军一定会攻打南京,并召开了守卫南京的会议。可在会议上,关于是否守卫南京产生了分歧。

当时李宗仁认为,南京的后方是长江,一旦失守就没有退路可走,而且南京周边地形不利于布防。此外,经历淞沪战役后,国民党军损失惨重,需要一段时间的休整才能恢复战斗力,因此他主张撤离南京。而面对强大的日军进攻时,唐生智表示应该防守南京首都,不然对全国百姓无法交代,于是蒋介石经过思索后决定让唐生智担任总指挥。

于是唐生智指挥66军负责中路防守,74军负责南路防守,83军负责北路防守。可日军在12月5日、12月9日先后攻占了牛首山、大教场机场和汤山,直至12月9日,日军已经抵达南京城下,并接到总攻南京的命令。

在日军第六师团突破国军58师的防线后,从正南方猛攻雨花台的国军德械88师,由于实力悬殊,88师最终无法守住阵地,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几乎全军覆没。12月12日,日军攻陷了中山门等地,随后日军的5个师团对南京发起了疯狂而激烈的进攻。

由于唐生智指挥才能有限加上当时国军15万人中很多都是新兵,导致国军阵地一一失守。作为总指挥的唐生智意识到战局已经不利,立即下令撤退。可由于当时国民党高层四散逃离,许多正在作战的部队根本来不及反应,一些部队滞留在南京城,另一些没有按照既定的策略突围,导致整个撤退计划失败。

于是,12月13日,南京城沦陷。为了磨灭中国人民保卫家园的意志,日军公然违反国际公约,在接下来的6周时间里有计划、有预谋地对南京城及周边地区进行了大规模屠杀。这次大屠杀中,无数平民和受伤的战士遭到残忍的屠杀,短短6周时间就有超过30万同胞丧生。

如今,日本仍然没有承认他们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罪行。每年日本领导人还前往靖国神社向当年侵华的日军进行拜祭。这种行为让我们深感痛心,我们必须坚守历史事实,传承历史记忆。我们应该教育后代,让他们了解和认识那段黑暗的历史,不让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0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