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延津:释法明理 父亲抱着70万元现款替子还债
中国法院网讯(韦德涛 赵家珂)“法官,我是被执行人的父亲,我来替儿子还钱了!”近日,河南省延津县人民法院执行一起借款合同纠纷案时,经过释法析理,促使被执行人张某的父亲主动替儿子履行判决义务,将70万元执行款送至法院,交给申请执行人秦某,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张某向秦某借款70万元,由于张某到期未还借款,秦某将张某起诉到延津县法院。经法院调解,张某应偿还秦某70万元借款及利息。调解书生效后,张某仍拒不履行,秦某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干警前往张某家中调查时,发现张某并不在家,只有其父亲张某某在家,于是执行干警向其释法析理,讲明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欠款还债天经地义,如果有钱却拒不履行将受到法律严惩,并告知其儿子张某已被纳入失信黑名单,将对其个人工作、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如乘坐交通工具、子女上学、金融贷款或办理信用卡等将受到限制。且在越来越重视信用的当今社会,信用缺失令人寸步难行,希望张某某能劝劝儿子履行义务。
张某的父亲张某某是某工程项目的负责人,得知儿子是失信被执行人后,当场表示有笔工程款马上到账,尽管这一笔工程款对项目运转也至关重要,但出于对诚实守信的敬畏感,张某某毅然决定暂停部分工程款项的使用,优先偿还儿子的债务。
2月7日上午,张某的父亲张某某用纸箱抱着70万元现金来到延津县法院,在执行干警的见证下,申请人自愿放弃利息,完成了70万元的还款手续。法院也随即依法解除了对被执行人张某及其配偶财产的查封,至此,该案件得以执结。
来源:中国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