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救助的“4万亿”教训:更大的刺激包能否打破无效循环?

不熄的星火苗 2024-11-05 07:28:36

又来 4 万亿放水?有用吗?

1.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余永定近日呼吁,面对当前经济挑战政府应推出超越 2008 年 4 万亿刺激计划的更大规模救助方案。然而他也警示前一次刺激带来的长期后果,应引起政策制定者的深思。

2. 在这场经济恢复的“战役”中,余永定似乎是在提醒我们:更大并不一定意味着更好,但在中国谁能拒绝这股“更大”的诱惑?这一番话不仅是对政策制定者的挑战,也是对过去十年“谨小慎微”的财政政策的反思。

3. 2008 年中国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豪掷 4 万亿人民币,结果却带来了新的“持久性问题”。地方政府的债务、房地产市场的过度依赖以及金融系统的潜在风险,犹如为之后的无奈埋下了伏笔。

4. 面对这一现实余永定所提出的超规模刺激计划是否真能引领经济复苏,还是仅仅是另一个掩耳盗铃的尝试?他所称的“尽快明确的刺激方案”看似迫切,实际上又显得有些焦虑。毕竟匆忙出击往往是好心办坏事的典范,我们在历史的教训中应学会耐心。

5. 更令人玩味的是,余永定对中国当前财政状况的分析几乎让人感觉是在为政府的“挥金如土”背书:只要经济增长率高于利率债务就是可持续的,这是一个相对乐观的视角。但在物质与精神的双重缺乏中,如何衡量可持续性似乎并非那么简单。

6. 对于不少中年读者而言,这样的分析无疑是一剂“强心针”,但我们是否能从中看到更深的隐忧?政府在刺激经济的过程中试图通过放宽债务上限,提高基础设施投资来实现复苏。然而在这条“救赎之路”上,地方政府的腐败和浪费却如影随形。

7. 正如余永定所言,我们必须找到避免浪费和腐败的方法,但这样的呼吁似乎更多的是空话。面对诸多虚华的基础设施,真正能够直击人心的投资在哪里?虽然我们知道“基础设施建设是增长的引擎,但若是这样的引擎只是在“豪华车展”上展览,而非实实在在地改善民生,那这样的经济复苏又何谈“意义”?

8. 或许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刺激包”的大小,而在于我们是否能够通过这次刺激,“救助”反思出更深的教训。在庞大的经济数据背后真正触动人心的依然是那些关乎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希望。在这场经济的“博弈”中唯有清醒与智慧的引导才能带领我们走出“刺激”的迷雾,迎接一个更加理性的未来。

0 阅读:0

不熄的星火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