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全球金融危机时,美国希望乔布斯能把苹果生产线转回本国,带动就业缓解金融危机的困扰,而乔布斯虽并未直接拒绝,却拿中国苹果生产线企业富士康的实力回应。自此,美国明白:走出国门的苹果了,已经彻底和中国的富士康纠缠不清,也可以说是离不开富士康了,苹果也没有可能再回美国了!
但是随着国产手机企业华为、小米等手机制造企业的崛起,来自韩国的三星首先淡出中国市场,随后苹果的销量订单也是急速下滑,苹果订单量的急转下降,让富士康、立讯精密、歌尔股份、鹏鼎控股、蓝思科技、东山精密、欧菲光等苹果产业链龙企业非常焦虑,苹果甚至单方面终止了和公司的所有合作。
国内苹果产业链的合作出现“裂痕”后,库克非但没有想办法挽救,反而在全球寻找利益空间,计划将苹果7-10% 产能从中国大陆转移至印度,因为在库克看来,低人力成本苹果进行产业全球转移的根本驱动力,但是让库克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本来想将苹果产能低人力成本转移至东南亚,来为苹果公司压缩生产成本,但是效率成本和制度成本又让库克头疼不已。
苹果在东南亚等国的生产线布局,大多是从中国转移出去的产能大多是最低端的劳动密集型环节,留在中国的代工还是具备比较高的技术壁垒,尤其是从富士康走出的立讯精密,靠AirPods订单足以和富士康抗衡,立讯精密王春来也一直想摆脱“富士康”的阴影,立讯精密甚至成为苹果的供应链,开始对富士康的核心业务产生影响,但是立讯精密始终未能甩开富士康的影响。
当科技巨头苹果宣布进军汽车领域时,作为果电子产品的重要合作伙伴富士康,富士康为了能继续在苹果汽车的业务合作,富士康花费重金收购了濒临破产的拜腾汽车,企图靠收购汽车生产线来快速进入汽车代工领域,而苹果中意的汽车代工合作商是大众、丰田、奔驰和宝马,最后还找到了现代,但是目前为止,大众和现代这两个传统车企对于苹果的汽车代工并不感兴趣,所以富士康的战略布局,很有可能为苹果提供一个新选择。
虽然苹果是科技行业的巨头,为苹果代加工制造过程或许能给企业新启发,带领企业突破传统车企的桎梏;但是这些传统车企又不想成为汽车行业的富士康,可是苹果除了OEM模式,还有什么更好的模式供他选择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你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一起讨论,一起学习,一起长大!
本文由这样的他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改!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