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联风暴:阿莫林认为“一线队该为英士力集团的裁员与涨价负责”

乐逸胡侃球 2025-02-17 06:42:33

曼联主帅阿莫林在英超赛前发布会上罕见直言:“一线队必须为俱乐部裁员和票价上涨负责。”这番言论将曼联深陷竞技与财务双重危机的现实推向舆论焦点。

在英力士集团入主后,这家百年豪门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断腕式改革”——裁员、涨价、削减福利,甚至功勋员工也难逃“优化”。然而,球场上的低迷表现(英超第14位)与场外的争议决策,让球迷、员工与管理层的矛盾愈演愈烈。

一、阿莫林的“自我批评”:战绩拖累财务,球员难辞其咎

面对俱乐部裁员与票价上涨的争议,阿莫林罕见地将责任指向球队自身:「最大的问题是足球队——我们花了钱却赢不了球,进不了欧冠,收入锐减。过去挥霍无度,如今必须谨慎。」

- 竞技表现与财务的恶性循环:曼联过去三年累计亏损3亿英镑,尽管营收创新高,但欧冠缺席导致收入减少约6000万英镑,加上高额引援支出,财政窟窿难填。阿莫林坦言:「若想阻止裁员和涨价,唯一的办法是赢球。」

- 管理层与球队的割裂:英力士入主后已注资2.41亿英镑用于训练基地翻新,但一线队成绩未达预期,导致开源节流压力转移至普通员工与球迷。

二、英力士的“铁腕改革”:裁员、涨价、削减福利

拉特克利夫治下的曼联,正以“优化”之名推行激进成本削减计划,引发内部动荡:

1. 裁员风暴:

- 去年夏季裁员250人(占员工总数1/4),近期计划再裁100-200人,包括资深运营主管杰基·凯(服务30年)等核心员工。

- 人力成本预计节省超6000万英镑,但员工士气跌至冰点,甚至取消圣诞节奖金,代之以40英镑购物券。

2. 票价争议:

- 本赛季部分场次票价涨至66英镑,下赛季季票涨价几成定局,老人与儿童优惠被取消。

- 球迷委员会强烈反对“单方面决策”,但高层态度强硬,称“已投入2.41亿英镑,需要看到回报”。

3. 体育投资收缩:

- 英力士因化工主业亏损(债务达年收入五倍),被迫缩减体育赞助,如退出新西兰橄榄球队合作、停止帆船美洲杯资助,仅保留曼联这一“现金流奶牛”。

三、球迷与员工的愤怒:信任危机蔓延

- “吸血式运营”遭抗议:球迷在看台拉横幅痛斥涨价,员工担忧“下一个被裁的是自己”。曼联顾问委员会直言:“缺乏沟通的决策只会适得其反。”

- 功勋遭冷遇:弗格森爵士的全球大使合同被终止,传奇球星布莱恩·罗布森等人被降薪,俱乐部“人情味”荡然无存。

- 未来不确定性:2月24日将召开员工会议讨论裁员计划,但邮件警告“泄密将损害俱乐部”,加剧恐慌情绪。

四、自救之路:竞技成绩能否扭转困局?

阿莫林将希望寄托于击败热刺等“小目标”,但曼联的深层问题远非几场胜利可解:

- 结构性矛盾:球场老化(考虑新建10万人球场或翻新)、运营成本高企(员工数远超曼城等对手),均需巨额资金。

- 管理挑战:英力士既要遵守英超财务公平法案,又需在夏窗引援补强,而裁员与涨价已透支球迷耐心。

- 教练压力:阿莫林坚持“理想主义”战术,但承认“输球才是最大风险”,若战绩无起色,恐步前任后尘。

结语

曼联的困境是竞技与资本博弈的缩影:当金元足球泡沫破裂,传统豪门的“断腕求生”注定伴随阵痛。阿莫林的坦诚或许能唤醒球队责任感,但若无法快速赢回胜利,曼联恐将陷入“裁员-士气低落-战绩下滑”的死循环。而对于球迷而言,他们最不愿看到的,或许是那句“我们曾是红魔”最终沦为一声叹息。

(本文数据及事件援引自《卫报》《每日邮报》《电讯报》等权威媒体报道)

1 阅读:292

乐逸胡侃球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