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夏季转会窗口,时任曼联主帅滕哈格迫切希望签下一名世界级中锋以补强进攻火力。然而,俱乐部最终选择以7200万英镑高价从亚特兰大引进年仅20岁的丹麦新星霍伊伦,而非追逐哈里·凯恩、穆阿尼和奥斯梅恩等成名前锋。这一决策背后的逻辑与结果,成为近年来曼联引援战略的缩影。
哈里·凯恩:被“年龄与溢价”劝退的“完全体”
作为滕哈格的“头号目标”,凯恩本被视为解决曼联锋无力的完美答案。这位英格兰队长在热刺的合同仅剩一年,但热刺主席列维对英超竞争对手的要价远超实际估值——拜仁最终以超1亿欧元的费用签下他,而曼联因“年龄(30岁)与费用不匹配”选择退出竞争。
时任曼联一线队教练的本尼·麦卡锡直言:“凯恩是滕哈格的首选,他具备即战力与经验,但俱乐部认为为一名30岁球员支付如此高价并不明智。”然而,凯恩加盟拜仁后迅速证明价值:首个赛季便以32球打破德甲处子赛季进球纪录,并率队冲击欧冠。反观曼联,霍伊伦虽潜力可期,但加盟后75场23球的效率与凯恩的75场73球形成鲜明对比。
穆阿尼与奥斯梅恩:高风险的替代选项
除了凯恩,曼联还评估了法兰克福的穆阿尼(后以7000万英镑加盟巴黎圣日耳曼)和那不勒斯的奥斯梅恩。两人当时身价均接近凯恩,但俱乐部认为穆阿尼的稳定性不足,而奥斯梅恩的伤病隐患与适应英超的未知性增加了风险。滕哈格团队更倾向于投资“未来资产”,而非短期高成本引援。
霍伊伦:一场关于“潜力与耐心”的豪赌
曼联的球探系统从1800名前锋中筛选出霍伊伦德,看中其身体素质(身高1.91米)、速度以及与拉什福德等锋线球员的互补性。尽管他当时仅有27个俱乐部进球,但代表丹麦国家队6场6球的表现成为关键加分项。
然而,霍伊伦德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加盟初期,曼联甚至因缺少丹麦字母“ø”延误其球衣销售,暴露出俱乐部运营的细节疏漏。此外,他的首个赛季因背伤缺席多场比赛,直到2023年底才逐渐找回状态,并在与麦卡锡的专项训练中提升射门效率。但本赛季的霍伊伦因为教练更迭效率依旧低迷,32场比赛仅仅打进7粒进球。
决策反思:短期阵痛与长期愿景的博弈
滕哈格曾坚信霍伊伦的“可塑性”,但这一选择也引发争议。前曼联前锋贝尔巴托夫指出,霍伊伦需学习范尼斯特鲁伊的禁区嗅觉以提升效率。而麦卡锡坦言:“若能同时签下凯恩与霍伊伦德,后者将获得更理想的成长环境。”
从结果看,曼联的锋线火力仍不稳定——本赛季25场比赛过后,曼联全队仅仅打进28粒进球,英超联赛进球倒数第五多。而霍伊伦则需更多时间兑现天赋。相比之下,凯恩在拜仁的统治级表现无疑令曼联的“性价比计算”显得短视。
结语
曼联的引援策略折射出重建期的矛盾:既要应对即时成绩压力,又需为未来储备核心。霍伊伦的故事尚未定论,但放弃凯恩的代价,或许将长期成为球迷与管理层的争论焦点。
当时有机会签下图拉姆,多可惜。B费在最高位,就应该果断处理。搞个好教练,把拉师傅和加纳乔带起来,绝对不是现在的光景。
好像凯恩他们想来似的
国家队都是替补
穆尼阿什么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