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造假之转换核算方法

志勇看商业 2024-03-25 07:04:09

很多人都说财务报表不过是会计大师们精心设计的作品而已,想表现什么主题,就可以表现什么主题。虽有些夸张,但基本也属实,真正的财务大师确实是有这种收放自如的本事。

在会计处理中,稍微改变一些会计政策、核算方法、统计口径,就能让企业的财务数据天翻地覆。

比如收入成本的确认原则、存货的减值、应收账款的坏账、固定资产的折旧与减值、无形资产的摊销与减值、商誉的减值、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与减值等等。这些随便哪个稍微变变就能大幅度左右账面利润。

例如长投这个科目核算方法的转换,成本法转权益法,可能会造成投资收益的大幅度增加。

举个例子,A公司原始投资51万元,持有某初创公司B的51%的股权,B公司估值100万元。后来B公司引入新的投资方,投后估值1亿元,A公司此时持股比例被稀释至50%,因为持股比例下降了1%,导致A公司失去了控制权。

根据准则规定,此时A对B的投资需要转换为权益法核算,按新的投后估值,A公司持股的公允价值为5000万元,权益法下初始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应为5000万元,不考虑持有期间的损益变动,其与原投资成本51万元之间的差异4949万元可以一次性计入投资收益。

此时我们看到,一个点的持股比例变动,会造成利润的大幅波动,可以说,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转换是调节利润的一大神器。

任何一个可以让资产消失于无形的科目都可以很好地用来财务造假,因此,当你阅读企业财务数据时,对于异常的、大额的资产减值,要警惕其背后财务造假的可能性。这种可以消失于无形的财务造假,只要蒙过去了,就可能永远无法查出了。

部分来源:马靖昊

0 阅读:0

志勇看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