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万一个的机器人,背后是这个浙江小伙的坚持和时代眼光

科技风韵 2025-02-20 08:26:40

有人说,天才的成长轨迹往往不走常规路线,而另一些人却认为,天才不过是普通人的努力被放大了而已。

那么,一个从小“偏科”严重的孩子,如何走到今天并成为大家眼中的“科技新贵”?

这是关于王兴兴的故事。

王兴兴小时候并不是老师眼中的“学霸”。

在高中的几百场考试中,他的英语成绩只及格过三次,这让老师们对他的未来都有些担忧。

不过,他却始终对动手实践充满热情。

他会用家里的边角料和废旧材料做手工。

你能想象,一个小学生能自己动手做出航模飞机吗?

王兴兴做到了。

而且他的作品栩栩如生,他的父母不但没有阻止,反而默默支持,给了他足够的空间去试错。

小时候的这些兴趣,为他后来从事机器人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偏科给他带来的困扰,依然如影随形。

即使考上了大学,他也觉得自己“不够聪明”,经常陷入自我怀疑中。

也许对于行为外向、好奇心旺盛的孩子来说,传统的评价体系并不能完全反映他们的能力。

王兴兴的经历,或许能改变一些人对“偏科生”的印象。

动力有时候来源于热爱,也有时候来源于机遇。

在大学期间,王兴兴延续了小时候的“捣弄癖好”。

他用了200块钱和一些废旧材料,成功制作出了一款小型桌面人形机器人。

这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作品,但它却为他的硕士阶段铺平了道路。

硕士期间,他开始研究四足机器人,并打造出了第一款高性能四足机器狗XDog。

这台机器狗曾在创业比赛中帮他赢得了8万元奖金,也让他的设计受到投资人的关注。

当时,国外类似机器人的售价普遍很高,但王兴兴认为,自己可以通过改进成本结构生产出性能更好、成本更低的产品。

从XDog开始,他逐步打开了中国“足式机器人”的大门,也迈向了创业的捷径。

王兴兴的机器狗,不仅性能优越,而且定价策略令人称道。

例如,售价仅9997元的一款机器狗一经推出便受到市场追捧,成为普通用户接触高科技产品的切入点。

创业初期,正是这一大胆的定价策略,帮助他奠定了宇树科技的行业地位。

四足机器人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挑战还是人形机器人领域。

这曾是世界各大顶尖科技公司的“实验田”,但很多公司最终都陷入了高昂成本和技术瓶颈的泥潭。

不过,王兴兴对人形机器人抱有不一样的见解。

他并不一开始就着急推出产品,而是选择先等待技术更成熟的时候。

2023年,宇树科技推出了他们的第一款人形机器人H1。

这款定价65万的高端机器人,不仅外形酷炫,还拥有高精度自主定位、AI运动控制等不少顶尖功能。

H1的推出并非一时冲动,而是人们需求与技术发展双重推动的结果。

从工厂搬运到大型表演舞台,这款机器人逐渐被市场接受,甚至在2025年的春晚上成了“显眼包”。

但这样的成功背后,是王兴兴和他的团队无数次失败和改进的结果。

例如,为了让机器人实现滑顺的自主体态控制,他们尝试了数百种技术组合。

对于每一颗螺丝的使用成本和功能,他都了如指掌。

也正是这种对细节近乎苛刻的追求,使得宇树科技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

尽管目前的人形机器人H1售价高昂,更多应用在专业领域,但它让人们看到了未来的可能性。

王兴兴始终认为,人形机器人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机器,更应该成为家庭中可以协助人们生活的工具。

例如,未来的人形机器人可能能帮你端茶倒水、洗碗做饭,甚至帮老人照顾孩子。

同时,他也很实际地认识到,只有通过持续优化硬件和软件技术,降低成本,机器人才能真正走入普通家庭。

例如,他的人形机器人H1,目前市场需求量虽大,但受限于生产和价格,离普及化还有一段路要走。

不过,王兴兴相信,不久的将来,每一个普通家庭都可以拥有一台这样的机器人,帮助他们在生活中减少琐事,享受更多的自由和便利。

有争议的观点总会有人支持,也会有人反对。

有人可能质疑,机器人能否真的帮助人类生活变得更简单?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其实是在挑战我们对“未来家庭生活”的预设。

技术发展带来的改变,总是比想象更快。

王兴兴的故事告诉我们,所谓“天才”,可能不过是普通人对自己热爱的极致追求。

而他的机器人事业,也让我们看到,未来可能离我们比想象中更近。

也许有一天,我们像用洗衣机、电饭煲一样,用机器人来完成各种琐事,已经不再需要想象。

0 阅读:6

科技风韵

简介:科技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