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马牛不相及”向来有两种解释:主要争议在“风马牛”,一说“风马牛”指“奔跑的牛马”,另一说”风马‘’是指发情的公马,‘’风马牛‘’指母马发情了却去找公牛。
出自《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译文:
1、你在遥远的北方,我在南方,牛马再怎么奔跑也到不了对方的地方,不知道你跑到这里干什么?
2、你在遥远的北方,我在南方,又没有什么关系,真不知道你跑到这里来干什么?发情的母马找公牛也解决不了问题啊!
背景:
齐桓公即位之后,明确建立霸业的目标,随后选贤任能,尤其是他重用管仲,推行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之后又顺势而为,打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对内扶助弱国,对外攘除蛮夷,最终成为可以号令诸侯、匡扶天下的中原霸主。
但是吞并了周边几个小国的楚国根本不服气,一直有称霸中原的野心,齐国以及中原各国是最大的威胁。
公元前656年,齐恒公带领鲁、宋、陈、卫、郑、曹、许八国征伐亲近楚国的蔡国,并越蔡国国境征伐楚国。
八国联军气势汹汹,虽然楚国强大,也不想正面刚硬,于是双方展开谈判。“风马牛不相及”正是楚王对齐桓公的正面回应,说明楚王也并不害怕联军。齐桓公其实也不想跟楚国打仗,就说你不尊重周天子,没有按时进贡,楚王说以前没有进贡是忘记了,今后一定按时进贡,于是双方订立盟约,联军退兵。由于齐桓公促使楚国屈从于齐国的‘’尊王攘夷‘’政策,从此霸主地位不可撼动。
以楚国的强大实力与“不服周”的一贯作风来看,"风马牛不相及"的本意应该是“发情的母马找公牛也解决不了问题啊!”,明显带有调侃与讽刺意味,引申义就是两件不相干的事情是拉扯不在一起的。
将就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