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多省教育考试院陆续对外公布了2025年普通高校国家专项、地方专项、高校专项的计划招生工作安排。符合专项计划条件的考生必须在高考报名时进行勾选申报(高校专项计划须登录阳光高考平台报名),符合多项的须同时申报,其中申报国家专项、高校专项的考生还须额外填写书面申报表并提交审核,曾被专项计划录取过的往届考生,不再具有各专项计划报考资格。
很多考生往往会将3大专项计划的具体内容搞混,弄不清楚自己是否具有申报资格,导致志愿填报策略出现严重偏差,最终与理想的院校失之交臂。实际上,关于这3大专项计划,确实有不少极易被忽略的细节,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来详细解读一下3大专项计划中值得关注的报考要点。
1
3大专项计划的定义和主要区别
在高考志愿录取过程中开展3大专项计划招生,主要是国家为促进教育公平,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而设置的一项重要举措。简单讲,就是国家拿出部分重点高校的招生名额,专门招收来自农村和贫困地区的优秀学生。

国家专项计划是指在全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以及新疆南疆四地州定向招收学生的扶贫计划,招生院校主要为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及各省(区、市)所属重点高校。该计划实行定向招生,不限户籍地,但要求考生拥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的户籍和学籍。需特别注意的是,山东省不开设国家专项计划招生。
地方专项计划由各省(区、市)的省属重点高校承担招生任务,定向招收本省(区、市)计划实施区域的农村户籍学生。
高校专项计划又称 “农村学生单独招生”,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经教育部同意开展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的高校具体实施,主要招收来自边远、脱贫、少数民族等地区县级(含县级市)以下高中的成绩优良农村学生。
一般来说,国家专项计划报考学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条件:(1)符合2024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2)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地方专项计划报考条件由各省(区、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
高校专项计划报考学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基本条件:(1)符合2024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2)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有关高校在此基础上提出其他报考要求并在招生简章中明确,确保优惠政策惠及农村学生。
2
3大专项计划的报考流程及招生院校
报考国家专项计划的考生均须参加当年全国统一考试。根据各省招办要求填报志愿。
报考地方专项计划的考生均须参加当年全国统一考试。具体报名要求、录取办法、填报志愿方式考生可详细阅读各省招生考试单位下发的地方专项计划相关规定。
报考高校专项计划的考生均须参加当年全国统一考试,并在4月20日(较去年提前5天)前登录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高校专项计划报名系统”完成报名申请。部分院校还会安排校测环节,需提前了解和准备。
后续录取时,高校专项计划安排在本科批次单列志愿录取;国家专项计划(无政审面试要求)、地方专项计划列入本科批次平行志愿录取;国家专项计划(有政审面试要求)安排在本科提前批次录取。若最终没有被任何一个专项计划录取,也不会影响其余普通批志愿的填报。
另外,国家专项计划招生院校主要是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和各省(区、市)所属重点高校。地方专项计划的招生院校一般为各省(区、市)所属重点高校。高校专项计划招生院校共有95所,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经教育部同意开展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的高校。

95所高校专项计划招生院校名单
3
3大专项计划的报考优势
国家专项、地方专项、高校专项这3大计划,是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冲击名校的“黄金通道”。作为国家推动教育公平的核心政策,目标直指一个关键词:“降分录取”,最多时可享降30分的录取“福利”,且随着2025年政策升级,参与专项计划的考生还将拥有优先选择计算机、人工智能等热门专业和乡村振兴重点战略领域专业的特权。
在2024年的招生过程中,国家专项计划共覆盖832个脱贫县,名额分配最多的3个省份分别是云南(3120人)、贵州(2885人)、河南(2760人)。地方专项计划作为各省重点高校针对本省贫困地区的预留名额,招生规模也普遍较大,据悉,2025年全国各省地方专项计划占比不低于本科一批招生数量的3%,像河南、山东等人口大省将拥有超8000人的招生名额。另外在就业方面,部分省份的地方专项计划学生毕业后可直接签约入职本省重点企事业单位。
高校专项计划是国内95所优质大学面向农村生源的“定制录取通道”,像北大的“博雅计划”、清华的“自强计划”、复旦的“腾飞计划”、人大的“圆梦计划”等均属此类,其降分幅度相比国家专项和地方专项要更大,报名者通过高校初审后,高考成绩只需达到一本线即可锁定录取。同时不少院校的培养方式也较为灵活,可为高校专项计划学生提供本硕连读、海外交换等深造机会。
在具体填报时,3大专项计划可同时报考,但最终只能被其中一个计划录取。而关于转专业和就业等问题,专项计划学生也和普通批次录取学生享有同等权利。
但应特别强调的是,部分高校明确要求报考专项计划的学生必须“服从调剂”,否则将按退档处理。还有一些专项计划的报考专业强制要求毕业生回乡服务,违约将记入诚信档案。此外若被专项计划录取后主动放弃入学机会,可能会面临1-2年禁考的严惩。所以,3大专项计划也并非适合所有农村考生报考,还是得结合自身情况与具体院校要求来进行理性考量。
文章来源:学业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