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到底有什么了不起的?他是否过誉了?

玉哥说历史 2022-06-01 11:51:18

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可谓是流芳百世、名垂千古。那么贞观之治到底有什么了不起的呢?他是否过誉了呢?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首先我们要知道衡量盛世最终重要标准是什么?他不是GDP. 而是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周边无敌国、第二:周边无强国、第三:周边无有敌意的强国。

很显然唐太宗李世民贞观时期满足这三个条件。李世民在位期间灭东突厥、薛延陀、高昌,击败吐谷浑、西突厥、高句丽,被当时的游牧民族尊称为“天可汗”。李世民在位期间的20多年时间里,无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美好的时代之一。对于贞观之治,很多人可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道贞观之治很好,但是不知道贞观之治到底是怎么个好法,接下来我们就从政治、经济、人才、军事四个方面来分析、

在政治方面李世民。李世民完善了三省六部制,而且极大地扩充了三省六部的权力,甚至允许他们反对皇帝本人的旨意。中国古代从秦始皇开始,所有封建王朝,一直都是以收权为主,拼命地强化中央集权。唯有贞观时代,李世民选择放权给官员,正是因为李世民设计的这套制度,使得很多官员乐于做事,甚至敢于反驳李世民的错误命令。在这套制度的引导下,贞观年间的政令,基本上都可以做到尽可能地完美。

在经济上,李世民实行均田制,所谓均田制,就是指土地国有化和私有化并行的制度。国家掌握一部分公田,以年为周期租给农民,切实保证所有人都有地可种。而在此同时,另外一部分属于私人的私田,则可以自由买卖。如果单从土地制度上来说,在整个中国古代,李世民在位期间,应该是做得最好的。

在实行较为先进的土地政策的同时,李世民还鼓励商业的发展。当时在长安城,几乎可以买到整个世界的商品。另外,李世民还下令减轻赋税,清赈役,在各地设置官办粮仓。这些制度,都切实地保证了唐朝百姓的生活。

在人才上,李世民选贤任能,不拘一格,不论亲疏,不避怨仇,不囿派系,不计较资历地位,更不问出身,谁有本事就用谁,兼收并用,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魏征、王珪、韦挺等人原为太子李建成的心腹谋士,都是被唐太宗大胆重用而名留青史的贞观良臣。对那些曾反对过自己或属于敌对阵营的人,按绝大多数皇帝的做法,就是斩草除根,免生后患。但唐太宗不仅不计前隙,还对他们礼遇有加、唯以重用,并且还广开言路 虚怀纳谏 ,

在军事上,李世民再次改革府兵制,所谓府兵制就是将兵和农民结合起来。需要打仗的时候,农民就放下家中的农活去作战,战争结束了,农民们就回到自己的家中继续务农。这样做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国家不需要养军队,国家就有更多的财力投资到经济、文化中去,在李世民刚登基的时候,唐朝周围可谓是群敌环伺北方的突厥、东北的高句丽、室韦、契丹,西北的吐谷浑、西域的高昌等诸多国家,以及高原上新生的吐蕃政权,都虎视眈眈。

唐朝的国家安全,其实处于一个岌岌可危的阶段,在经过一系列休养生息政策后,最终灭掉东突厥、薛延陀、高昌,并击败吐谷浑、西突厥、高句丽,等周边国家,实现了万国来朝,并获得“天可汗”尊称。让唐朝成为了当时最强大的国家。

李世民在位期间,基本上奠定了整个盛唐的基础。而且这种基础,不光是在军事跟政治领域,更是在经济、文化、吏治等诸多方面。不管是土地问题,还是国家安全问题,或者是国家财政、人口数量、文化发展等诸多领域的问题。纵观中国古代其他盛世,或许可以达到和贞观之治相同的高度,却不可能超越李世民在位时期的成绩。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李世民才被誉为千古一帝。

5 阅读:534
评论列表
  • 2022-06-17 18:10

    不说文治武功盖世,李世民最大的本事就是知人善任、胸襟开阔,吏治清明、君臣和谐!

    薬師寺纱绫 回复:
    你说说那些是改史改出来的,原本没改之前的是啥,只要你找得出没改之前的史料,我就信你这个知乎葵花教信徒[得瑟][得瑟]
    Tijhftbnss 回复:
    那后来的赵匡义赵构等等都是大贤君啊,他们文治武功抵不上前人,还学不会前人的“改史”……
  • 2022-06-18 13:24

    有敌意的强国很正常,应该看强国敢不敢对你呲牙

    32号在上班 回复: 磐石
    突厥就算了,君子报仇三年不晚,颉利可汗直接被抓到长安城跳舞,以报渭水之辱。契丹更别提了,契丹当时还是个娃娃,连高句丽都比不上,太宗远征高句丽,让契丹出兵,二话不说马上出了,发育成熟阶段实在几十年后的武周时期,对契丹开战全败,之后成为霸主影响中原局势那要在唐末五代十国。同样,土蕃是在太宗灭掉东突厥之后,在高原兴起。真正成为劲敌,也是在高宗和武周,玄宗前期。双方不断的在河西,中亚争夺,没有安史之乱,中亚还是会姓唐。
    磐石 回复:
    吐蕃,突厥,契丹算不算?
  • 2022-06-20 02:56

    [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