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战争都热衷于屠城?城池都打下来了,统治不是更好吗?

玉哥说历史 2022-09-21 21:49:37

屠城这个事,是绝对违背人道主义精神的,无论是理性的选择,还是个人的私愤使然,都是不道德的,既残忍,又不人道。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古代战争都热衷于屠城呢?城池都已经打下来了,直接统治不是更好吗?为什么还要屠城?

其实以一个现代人的思维来看,屠城是一种极端残酷血腥的行为;可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屠城的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那么屠城到底对胜利方有什么利益呢?

《孙子兵法》里面讲的: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个就是计谋中的上上之计。屠城这个做法,虽然不道德,但是具有非常强效的震慑作用。对于还没有攻占下来的城池来讲,看到上一个城池因为抵抗而被屠城了,必然会造成心理上的威慑作用。所以,古代兵家通常使用的招数就是,先屠一城,然后对其他没被攻占下来的城池喊话:现在投降,保尔性命。要是投降晚了,结果就跟前面看到的是一样的,被团灭。所以这是一种“屠一城,降十城的心理战”。

再者,屠城可以就地获取资源补给。我们都知道古代战争影响输赢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后勤供给。古代战争中,征服者每攻下一座城池,首先想到的就是补充给养,于是屠城抢劫便成了最好的选择。其次,在补充给养的同时,屠城也能有效地摧毁敌方的经济和战争能力。

屠城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降低战后统治的风险。在大多数情况下,城中的人口要比占领城池的军队多得多。这无疑将大大增加控制城池的风险。所以必须用屠城的方式让人们畏惧,使占领区的百姓不敢反抗,便于他们的战后管理。对不能彻底征服的地区,屠城可以斩草除根,彻底灭绝反对者。

屠城可以说是以非占领为目的发动战争的最佳方法。当然,这是理性考虑的一面,但屠城有时也会因残暴嗜血或泄私愤所引起。比如曾国藩攻陷天京后,湘军屠城大多是为了泄愤。

总结下来屠城的原因就四个:掠夺物资  威慑敌人 发泄情绪 便于控制最后问大家一个问题,假如你生在古代,你所在的城池三天之后敌军将攻破城门并且进行屠城,你会怎么办?

0 阅读:20
评论列表
  • 2022-09-25 11:26

    朱元璋屠城最多。

  • 2022-09-26 17:50

    东法民几的优良传统,愿和平常在!现也未必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