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养生功法中,易筋经和八段锦最为流行,其中易筋经最被关注,其传说也非常丰富。如果说八段锦只是纯粹的养生导引术,那么易筋经则被赋予更多的内容,除导引养生功外,还被赋予诸如,内功法、练劲法、练体法、房中法等等功能。
事实上,易筋经古传版本也很多,流传下的清代古本就有十多种。但除“来章氏本”和周守儒版外,其余版多为心法以及内壮拍打功。
但无论如何,易筋经确实深入国人内心,不少传统武术多以此为筑基功法。
易筋经韦陀十二式练法还被传统武术“红拳”改编为“十大盘功”,如“雀地龙势”即,十二势“青龙探爪”变形。
易筋经大劲也被改编为一些内家拳筑基功,或者说童子功,如武术家姜容樵曾传有“易筋经六合功”,非常简单,但非常好练有效。
今天就介绍这个功法。
和原版易筋经十二大劲大部分用“握固”不同,“易筋经六合功”采取握空拳方式,并且增加脚跟抬起动作,其动作也变得简单,六式分别为:下握式——前握式——开握式——角握式——上握式——内握式”。
分别介绍如下:
一、易筋经六合功:下握式练法易筋经六合功可加预备式,即肩宽站立式,也可直接开始下握式练法。
具体练法为:
1. 肩宽站立,两手垂两侧;
2. 两手握空拳,大拇指在外,四指内,拳眼向前,拳心向身;
3. 数数,攒拳(紧拳),踮脚,向上引体;
4. 放松,两脚落地,松拳。
以上为一次,连续7次,14次,直到49次。
这种练法循序渐进与十二大劲类似。
此式即十二大劲第三式练法变形,将“握固下注”变为握拳提踵。初学者更容易把握。
初学者不管呼吸,自然呼吸即可。
二、易筋经六合功:前握式此式与易筋经十二大劲第四式“前举握固”类似,但不握固,需颠脚。
具体练法为:
1. 肩宽站立,如第一式;可单独练习,可接第一式;
2. 两拳松握从两侧前举,与肩平,肘自然微屈;拳眼向上;
3. 数数,紧拳,颠脚,上向引体;
4. 放松,两脚落地,松拳。
以上为一次,连续7次;最终到49次。
三、易筋经六合功:开握式此式与易筋经十二大劲第七式“侧举握固”类似,同样变握空拳,加踮脚动作。
具体练法为:
1. 接第二式,两拳向两侧展开,与肩同高,为一字,拳心向上;
2. 数数,紧拳,颠脚,上向引体;
3. 放松,两脚落地,松拳。
以上为一次,连续7次;最终到49次。
四、易筋经六合功:角握式此式与易筋经十二大劲第十式“山字握固”类似,同样握空拳,加起踵。
具体练法为:
1.接第三式,两拳向内回收,屈肘,两臂与肩90度角,与头成山字,拳心向后;
2.数数,紧拳,颠脚,上向引体;
3.放松,两脚落地,松拳。
以上为一次,连续7次;最终到49次。
五、易筋经六合功:上握式此式与易筋经第五式“上举握固”动作类似,同样握空拳,加颠脚。
具体练法为:
1.接第四式,两拳上举过头顶,肘微屈似伸直,拳心向后,两拳保持空拳;
2.数数,紧拳,颠脚,上向引体;
3.放松,两脚落地,松拳。
以上为一次,连续7次;最终到49次。
六、易筋经六合功:内握式此式可为收功动作,与易筋经第三式“下注握固”练法类似,不再踮脚。
具体练法为:
具体练法为:
1. 接第五式,两拳从头顶慢慢落下,垂身体两侧,握固(大拇指在内,四指外);
2.数数,紧拳,两脚可不动,也可原地踏步当放松动作。
3.放松,松拳。
以上为一次,连续7次;最终到49次。
注,此式作为收功可原地踏步,也可以原地不动,再增加收功动作即可。
七、收功及其附加姜老师徒孙张修林还增加了一些按浮式,初学者可以只练六式。
但可增加收功动作:
即肩宽站立,两手吸气上托,再呼气下按;连续三次。
此功法简单易行,其顺序也非常有逻辑,前五式是从下到上:下握-前握-开握-角握-上握,最后以内握收尾。
此功法特别推荐给学习易筋经十二大劲找不到感觉的朋友。
此外,此功法也可不管顺序,只是凭感觉随时可练其中一式,如站立等待时,看电视时,均可选其一二练习。
当然,如果连续练习更好,最后内握式,结束,可停片刻,口舌生津吞咽后,再行收功式。
卫昌国学
202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