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紧查看,你的“先用后付”关闭了吗?央媒曝光,小心欠下债款

焱羲和 2024-12-09 04:10:51

随着网上购物的流行,支付方式也给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什么月付,免密支付,扫脸付款等等各种快捷方式让消费者们也是眼花缭乱。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中一种支付方式我们要引起注意,因为已经有很多用户上当了。“先用后付”也就是先收到商品,再进行付款。听起来好像蛮不错的,很为消费者考虑,然而这里面却是大有学问。

这个功能和免密支付绑定,不需要密码就可以完成交易,一旦收到货就进行扣款,可是问题就出现在,开着容易关掉难。

并且消费者们反映,很多时候不知道怎么回事就下单了,是收到银行扣款才发现这个订单。钱就这么一点一点溜出去了,关还关不上,不禁让人思考,这个功能到底是方便了用户还是方便了商家?我们又该怎样才能守好自己的钱袋子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先消费,后付款”的操作方式与顾客的疑问

先拿到东西,后付钱,这就是所谓的“先消费后付款”。这跟“先付钱后拿货”的玩法不一样,也不像常见的分期付款、不用密码就能付钱的方法。

先用后付是用户下单后,我们先把货发过去,您收到后再付款。确认收货后,平台会自动从你的银行卡或第三方支付工具里扣钱。虽然这种办法看起来挺方便,但实际上让不少用户挺头疼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很多人反映,自己甚至没有主动下单,商品却已经送上门来,平台随后自动扣款,让他们一头雾水,感觉自己的钱莫名其妙就不翼而飞了。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用户甚至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开通了“先用后付”功能,并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产生了消费,等到发现时已经生米煮成熟饭,悔之晚矣。

图片来源于网络

年过八旬的孙老先生,平时不太玩智能手机,对网购也不太懂。双11之后,他陆续收到了一些他没买过的快递。下单后才发现账户里开启了“先购物后付款”功能,结果系统自己下单还给我发货了。孙老伯急忙要求平台关闭该功能,但几天后,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他无奈地表示:“关都关不掉,真的要崩溃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类似的案例并非个例,一位网友也曾遇到类似的困扰,他的爷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先用后付”功能下单了54件商品,包括手表、锅、电水壶等。

该网友费尽周折才取消了部分订单,并表示自己曾多次卸载相关应用和关闭该功能,但不知为何,总是会莫名其妙地再次被下载或启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先用后付”的潜在风险与隐患

“先用后付”的便捷性背后,隐藏着诸多风险和隐患,这些问题如同暗礁一般,威胁着用户的权益和安全。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身的免密支付的便捷性本身就构成了一道安全防线的漏洞。在“先用后付”模式下,用户无需输入密码或进行生物识别即可完成支付,这无疑增加了账户被盗刷的风险。尤其是老年人和未成年人,他们对网络安全的认识不够,所以面临的风险更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账户信息一旦泄露或被坏人利用,很容易导致损失不少钱。其次平台在推广“先用后付”功能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信息告知不充分、甚至误导用户的情况。

有些应用没告诉用户这个功能的来龙去脉、可能的风险和怎么关掉,这让用户感觉不太明白,也没有办法自己掌控。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些网站用“免费下单”、“免费试用”这类让人误会的说法,引诱顾客买东西。对于缺乏网络购物经验的用户,特别是老年人和未成年人来说,这些宣传语极具误导性,很容易让他们误以为商品是免费的,从而冲动消费。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先使用后付款”的模式中,用户往往发现自己能做的选择比较有限。一些平台默认开通“先用后付”功能,或者在用户下单过程中设置诱导性的选项,使用户在不知情或未经充分考虑的情况下开通该功能。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一旦开通后,想要关闭却并非易事。

一些平台将关闭入口隐藏得很深,用户需要经过繁琐的操作才能找到,甚至即使找到了,也可能因为存在未完成的订单而无法关闭。

这种“开通容易关闭难”的现象,严重损害了用户的自主选择权。在“先用后付”模式下,用户很容易陷入“被动消费”的陷阱。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些平台会在用户浏览商品页面时,自动将商品加入“先用后付”订单,或者在用户点击收藏、加入购物车等按钮时,直接跳转到下单页面。这种设计让人一不小心就下单,结果买了很多用不着的东西。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不熟悉网络购物流程的用户来说,这种“被动消费”的风险尤为突出。他们可能没意识到自己买了东西,直到东西到手发现钱被扣了,才突然明白过来。

提升“先消费后付款”服务,加强管理

面对“先用后付”模式带来的种种问题,平台、监管部门以及用户自身都需要积极行动,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安全、透明的消费环境。对于平台而言,首先要做的就是优化“先用后付”功能的设计,提升用户体验,保障用户权益。

图片来源于网络

平台应该将“先用后付”的选项设置在更加醒目的位置,并使用清晰易懂的语言解释其运作机制、潜在风险以及关闭方式。

在用户开通“先用后付”功能之前,平台应该以弹窗或其他醒目的方式,向用户充分告知该功能的具体规则、费用、逾期后果等信息,并提供简洁易懂的操作指南。

图片来源于网络

确保用户在充分了解风险的情况下自主选择是否开通该功能,杜绝任何形式的默认开通或诱导开通行为。

平台还应简化关闭“先用后付”功能的流程,提供清晰的关闭入口和操作指南,方便用户随时关闭该功能。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日常在使用“先用后付”等新型支付方式时,要仔细阅读平台提供的服务协议和相关说明,了解其运作机制和潜在风险。

谨慎使用免密支付功能,并定期检查账户信息,如有异常及时联系平台或银行处理。

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更需要家人的帮助和指导,学习如何安全使用网络支付工具,避免落入消费陷阱。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强对“先用后付”模式的监管,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标准,明确平台的责任和义务。对存在误导性宣传、默认开通、关闭流程繁琐等问题的平台,要依法进行处罚,切实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

监管部门还可以开展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先用后付”等新型支付方式的认知和风险防范意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仅如此用户自身也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谨慎使用新型支付工具,避免落入消费陷阱。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健康、有序的网络支付环境,让“先用后付”真正成为惠及消费者、促进经济发展的利器。

本文信源:央视新闻 《“一觉醒来爷爷先用后付买了54样东西” 上海消保委发声→》2024-11-10

新民晚报 《“关都关不掉,真要崩溃了!”80岁老伯莫名被开通“先用后付”后包裹不断,淘宝京东“新玩法”被指“坑人”》2024-11-22

新华社 《新华网视评|“先用后付”不能让人莫名其妙》2024-11-28

红星新闻 《评论丨“手滑一下就下单了”,“先用后付”不该套路满满》2024-11-11

央视新闻 《明明没付款但商品到家了?来看“先用后付”的千层套路》2024-11-2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