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师被围是韦杰的责任,吴成德杀马的那刻就知道自己走不出去

陈陈历史啊 2024-11-07 16:28:58

引言:

1951年5月,第五次战役打响。美军在进攻时发现,距离前线100里的后方竟出现了大批志愿军医疗队。正当美军指挥官疑惑时,一个惊人的情报传来:志愿军第60军军长韦杰,将他的180师暴露在敌军眼皮底下。而此时的180师政委吴成德,正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 - 是带领数百名伤员突围,还是独自逃生。当他举起枪对准自己的战马时,内心已经有了答案。但他不会想到,这个决定不仅改变了他的命运,更让他在朝鲜山林中度过了漫长的一年零两个月。这是一个关于责任与选择的故事,但究竟是谁的决策失误,让一个志愿军主力师陷入了致命的包围圈?

一、180师遭围前的战局

1951年5月16日,志愿军第五次战役正式打响。战役伊始,志愿军采取了"两翼包抄,中路突击"的战术,在金化、华川地区取得了显著战果。第60军率先突破美军防线,向铁原方向挺进,其中180师一马当先,一举占领了驾德山至马坪里一线的有利地形。

然而,这种优势局面并未持续太久。5月17日至19日,朝鲜人民军第一兵团在没有及时通报的情况下突然北撤。这支原本与志愿军并肩作战的部队的撤离,在防线上留下了一个长达30公里的空当。美军迅速派出侦察机发现了这一战机,立即调集了第3师、第25师等精锐部队向这一缺口发起突击。

5月20日凌晨,志愿军司令部接到前线告急电报。彭德怀当即下令重新部署防线:命令第60军控制驾德山至清溪山一线,第15军向金化以南推进,第12军向实乃里展开。这道命令的核心是构建纵深防御体系,避免各部队被各个击破。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180师的通信设备遭到美军轰炸,与军部失去联系。师长郑其贵只能按照原定计划行事,却不知战场态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美军第3师的坦克部队已经从北面包抄至180师后方,而南面的第25师也在向180师阵地逼近。

5月21日上午,美军出动了80多架轰炸机对180师阵地进行狂轰滥炸。当天下午,第60军军长韦杰终于与180师取得联系,却做出了一个致命的判断失误:他没有命令180师立即撤离,而是要求该部队继续固守阵地,等待援军到达。

这个决定的代价很快显现。5月22日,美军的包围圈已经形成,180师补给线被切断。第60军其他两个师179师和181师此时正在进行战略转移,一时无法提供支援。更糟糕的是,5月23日开始的连续暴雨,让道路泥泞不堪,严重影响了援军的行进速度。

到5月24日晚上,180师已经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美军的M46坦克在马坪里一线形成了一道钢铁防线,而制空权的丧失让180师失去了最后的战场态势判断能力。就这样,这支在解放战争中战功赫赫的部队,在朝鲜战场上陷入了最危险的境地。

二、180师陷入包围圈的过程

5月24日清晨,第3兵团给60军发来一封措辞谨慎的电报,建议180师以两个团的兵力扼守驾德山,其余部队则撤至后方整补。这是一个关键性的建议,但在传达过程中出现了偏差。韦杰接到电报后,没有认真权衡"建议"二字背后的深意,而是直接将其视为一道必须执行的命令。

当天中午,180师接到军部命令:全师返回驾德山。郑其贵接到命令时,部队正在马坪里一线布防。就在部队准备转移时,前沿侦察兵报告:美军大批坦克正向马坪里方向开进。郑其贵立即派出侦察分队确认情况,结果发现美军不仅有坦克部队,还有大量摩托化步兵正在展开。

更令人担忧的是,美军的行军路线恰好切断了180师与179师之间的联系通道。如果这时180师按原计划与179师在马坪里并肩布防,完全可以形成一道稳固的防线。然而,撤往驾德山的命令已经下达,180师不得不在最危险的时刻改变部署。

5月25日凌晨,美军的包围圈开始收紧。第3师的坦克部队从北面推进,第25师则从南面包抄。两支部队采用"点-线-面"的战术,先用装甲部队占领制高点,再以步兵构筑防线,最后形成完整的包围圈。到上午9点,180师已经完全陷入重围。

此时的韦杰正在军部指挥所等待各部队的战况汇报。当得知180师被围的消息后,他立即召开军部紧急会议。会议决定派出179师的536团实施救援,但这个决定很快遭遇挫折:536团在向180师推进的过程中遭遇美军空中打击,伤亡惨重,不得不停止前进。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180师的处境越发危险。5月26日,师部召开扩大会议,讨论突围方案。会议中有人提出立即突围的建议,但郑其贵坚持要等待上级批准。这一等又是数小时,给了美军更多布置兵力的时间。

当天晚上22点,韦杰不得不向第3兵团报告:60军自身力量已无法解救180师。3兵团立即向志司请示,志司连夜调动15军增援,但15军驻地距离战场太远,根本来不及展开部署。

到5月27日凌晨,美军已经在180师周围构建了三道包围圈。外围是坦克和装甲车,中间是步兵防线,内层则是密集的火力点。更糟糕的是,美军的空中力量24小时不间断地侦查轰炸,让180师完全失去了隐蔽行动的可能。

就这样,由于一个错误的判断,加上援军调动的延误,一个主力师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中,面临着建军以来最严峻的考验。这不仅是一场军事上的较量,更是一场时间与生命的赛跑。

三、突围中的生死抉择

5月27日拂晓,180师538团接到突击任务:在天亮前突破美军防线,为后续部队开辟通道。团长赵明带领突击队,利用清晨的薄雾掩护,悄悄向美军阵地摸进。突击队员们携带大量手榴弹,准备近距离投掷。

当第一颗手榴弹在美军阵地上爆炸时,整个战场瞬间沸腾。538团的突击队与美军展开了白刃战,战士们用刺刀和枪托与敌人肉搏。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538团终于在美军防线上打开了一个缺口。

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意外发生了。一支由起义官兵组成的侦察小组突然向美军投诚,泄露了180师的突围计划。美军立即调整部署,将更多的重火力对准突破口。538团的战士们在密集的炮火中伤亡惨重,赵明也在这场战斗中壮烈牺牲。

此时的师部正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营救组报告:后方医院有300多名重伤员无法行动。吴成德立即召集师部机关开会,会议上提出了两个方案:一是分散突围,让伤员留在当地村民家中;二是集中突围,带着伤员一起冲出去。

讨论持续了半个小时,最后吴成德做出了决定:他将带领一支小分队留下来照顾伤员,其他人分散突围。就在这时,一名女战士王芳提出要配合美军喊话,吸引敌人注意力。这个提议立即得到采纳。

医疗队队长李建国带着几名医护人员,主动请缨留下来照顾重伤员。他们将伤员分散安置在附近的几个村庄,并请当地村民协助照料。这些朝鲜村民冒着生命危险,将伤员藏在地窖和谷仓中。

在这个过程中,通信员张远更是冒死穿越敌区,试图与外界取得联系。他身着便装,装作当地农民,利用夜色掩护,成功穿过美军的三道封锁线。虽然最终没能联系上友军,但他带回了敌军部署的重要情报。

当突围行动即将开始时,吴成德站在临时指挥所前,抬起手枪对准了自己的战马。这匹陪伴他出生入死的战马,可能会因为嘶鸣声暴露突围队伍的位置。枪声响起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明白:这不仅是一声枪响,更是一个重要的信号——他们将徒步穿越敌人的封锁线。

就在当晚,180师分成数个小组开始突围。王芳带领的诱敌小组在东面展开行动,成功吸引了大量敌军。吴成德则带领留守人员将重伤员转移到了一个隐蔽的山洞中,这个山洞后来成为了他们坚持游击战的重要据点。

突围行动持续了整整三天。有的小组成功突出重围,有的则在途中遭遇伏击。而选择留下来的吴成德和医疗队,则开始了他们漫长的地下战争。这不仅是一场关乎生死的抉择,更是一场意志与信念的考验。

四、与敌周旋的十四个月

从1951年5月底到1952年7月,吴成德带领留守人员在敌后展开了长达十四个月的游击战。这段时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隐蔽求生期、游击作战期和转移突围期。

第一阶段是从1951年5月底到8月初的隐蔽求生期。在这段时间里,吴成德和医疗队将重伤员分散安置在清溪山区的几个山洞中。他们建立了一套严密的警戒系统:每个山洞外都设有暗哨,采用敲击石头的方式传递信号。当地村民金成浩成为他们的重要联络员,负责传递情报和筹措物资。

白天,医护人员轮流照料伤员;夜晚,突击队员则分头出去搜集物资。他们利用美军扔掉的罐头盒制作简易炊具,用野菜和树皮果腹。最困难的是伤员的药品供应,医疗队不得不使用草药替代,有时甚至用盐水冲洗伤口。

第二阶段是从1951年8月到1952年3月的游击作战期。随着伤员逐渐康复,吴成德开始组织小规模的游击活动。他们采取"扰敌战术",专门袭击美军的补给线和通信设施。其中最成功的一次行动发生在1951年10月15日,他们成功伏击了一支美军运输队,缴获了大量医疗用品。

这期间,他们还建立了一个地下情报网。朝鲜村民金德守的女儿在美军司令部当清洁工,通过她传递出大量情报。吴成德据此制定了详细的活动计划,避开美军的重点搜索区域。他们还在各个据点之间建立了地下通道,方便在紧急情况下转移。

游击队采用了独特的战术:从不在同一地点连续活动,每次行动后立即转移。他们将活动范围分为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都设有多个临时据点。美军多次组织大规模搜索,但始终无法找到他们的真正藏身之处。

第三阶段是1952年4月到7月的转移突围期。随着战局变化,美军加强了对后方地区的控制。吴成德通过情报网得知,志愿军正在策划一次大规模进攻,这是他们突围的最好机会。

1952年6月初,吴成德召集所有人员,开始为突围做准备。他们将剩余的32名伤员分成六个小组,每组配备两名医护人员和三名战斗人员。突围路线经过反复研究,最终选定了一条穿越美军防线最薄弱处的路线。

7月12日,志愿军发起进攻的消息传来。趁着美军调动兵力的混乱时机,吴成德带领全部人员分批向志愿军阵地转移。路上,他们遭遇了三次美军巡逻队,但都成功突围。最惊险的一次是在穿越一片雷区时,前导员金成浩用竹竿探路,硬是在密布的地雷中找出一条安全通道。

7月15日深夜,第一批突围人员与志愿军前哨部队取得联系。接下来的三天里,其余人员也陆续突围成功。当最后一名伤员安全到达志愿军阵地时,这段长达十四个月的敌后历程终于画上了句号。

五、战后调查与数据统计

1952年8月,志愿军总部专门成立了180师调查组,对这场持续一年多的敌后战争进行全面调查。调查组分为三个小组:战斗经过组、人员统计组和物资损耗组,分别由刘明、张华和李强担任组长。

战斗经过组首先对538团的突击战斗进行了详细调查。通过走访幸存战士和搜集战场遗物,还原了当时的战斗场景:538团在突击过程中共投掷手榴弹312枚,击毁美军装甲车4辆,击伤美军士兵93人。但538团自身也付出了惨重代价,突击队150人中,仅27人突出重围。

人员统计组对180师的伤亡情况进行了统计。根据统计结果:180师在包围圈内共有官兵3826人,其中成功突围2183人,被俘785人,阵亡或失踪858人。留守人员方面,吴成德带领的医疗队和警卫队共计156人,最终突围成功142人,壮烈牺牲14人。

物资损耗组的调查显示:在十四个月的敌后战争中,留守人员共缴获美军武器装备89件,其中包括步枪42支、手枪15支、轻机枪8挺、电台2部。医疗物资方面缴获了大量药品,这些药品挽救了许多重伤员的生命。同时,他们还缴获了大量作战地图和情报文件。

调查组特别关注了当地朝鲜群众的支援情况。据不完全统计,有167户朝鲜农民参与了救助行动,提供了大量粮食和生活物资。其中,清溪里的38户村民组成了一个秘密互助组,专门负责为游击队筹集物资。这些村民中有12人被美军抓捕,4人被处决。

在十四个月的敌后战争中,留守人员共发动了86次游击战斗,其中规模较大的有12次。这些战斗造成美军伤亡203人,缴获各类物资达4.2吨。同时,他们还破坏了美军通信线路42处,炸毁桥梁3座,切断公路交通27次。

医疗救治方面的数据同样令人关注:起初的300多名重伤员,最终有276人成功康复并突围。医疗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采用土法和草药进行治疗,创造了战地医疗的奇迹。他们总共使用了31种当地草药,其中某些治疗方法后来被编入了志愿军野战医疗手册。

情报工作方面,留守人员建立的地下情报网共有线人47人,其中核心成员12人。这个情报网在十四个月内共传递重要军事情报156条,其中被证实准确的达到143条,准确率高达91.6%。这些情报不仅保证了留守人员的安全,还为志愿军提供了重要的战场信息。

最后,调查组还对战斗遗迹进行了实地考察。在清溪山区发现了23处临时驻地,15个地下仓库,以及长达8.6公里的地下通道网络。这些设施的分布范围达到了127平方公里,显示出留守人员活动区域之广。

这些详实的数据不仅记录了一段特殊的战争历史,也见证了中朝两国军民之间的战斗情谊。调查报告最终被收入志愿军战史档案,成为研究这段历史的重要依据。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