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师联动·精康共融”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

每日早报网 2024-12-06 10:38:18

随着精神障碍患者数量的不断上升,如何有效应对这一挑战,构建全面、专业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泸县民政局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按照《泸州市民政局关于加快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的通知》和《四川省民政厅关于印发四川省“精康融合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等文件精神,落实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项目。

一、构建在地化服务队伍,提升专业能力

“本项目创新开展“三师联动·精康共融”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模式。以“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专科医生”为核心,构建三师康复团队,其中专业社会工作者为枢纽,镇卫生院作为服务平台,医社联动作为全流程康复机制为依托,强调社区的支持、康复者的自我发展和双向互动,致力于推进精神康复和住院康复的无缝链接,畅通精神患者康复道路,实现康复者与社区的和谐共融,进而提高康复效率。通过有效整合人才、硬件等关键资源,成功搭建专业化的社区康复队伍,并以生理机能康复、心理认知康复、社会生活康复三大切入点,为患者提供全面而深入的精神康复服务。

二、建立在地化康复站点,实现服务网络广覆盖

以正大街社区、潮河镇卫生院为落地站点,融合社区、卫生院阵地,建立2个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站点。作为精神障碍康复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组织小组活动、社区融合活动等方式,帮助患者建立社交关系,增强社交技能,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让患者逐步融入社区生活。站点的建立,有助于及时了解患者的康复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从而调整康复方案,确保康复效果,促进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三、摸需求筑基础,施个案服务精

为了确保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项目团队扎实开展入户走访工作,成功走访100位精神障碍患者,并建立详细的档案。在充分掌握患者的生活状况、健康状况及社会支持系统的基础上,制定个性化的服务方案,并进行长期跟踪和评估。目前,已全覆盖开展个性化个案服务10次,上门服务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属200人次。

四、康复小组助力,共筑心灵家园

结合美食、趣味、手工等载体,设计适合服务对象及其家属减压的“娱疗”小组活动。通过定期组织生活技能提升、情绪管理、社区融合、园艺减压等康复小组活动,鼓励患者走出家门,参与到小组互动中,构建朋辈群体。在专业人员的带领下,康复小组成员能够分享与讨论彼此的经历和感受,增进相互理解与支持。同时,心理咨询师与社会工作者通过小组辅导帮助患者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减轻孤独感,增强对未来生活的信心。据统计,截至目前,项目已在康复站点开展了5个类型的小组活动共92节,服务对象及其家属到站参与小组活动达2000人次。

五、社区活动提升,促进社区融合

积极转变服务形式,利用传统节日、助残日等契机,举办了多场精神卫生社区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义工活动、文艺汇演、健康讲座等形式,项目不仅增加了患者与社区居民的互动,还帮助公众正确认识精神障碍,逐步消除社会偏见。这些活动不仅推动了全社会对精神康复的关注与支持,也为患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融入社会的平台。截止目前,开展世界精神卫生日社区活动、冬至活动、融合活动、宣传活动等5场次,服务患者及家属、居民3000人次。

六、专题培训扩宣传,构友好社区环境

通过丰富的知识普及,提高公众对精神健康的关注,提升社区居民对精神障碍疾病认知水平,帮助社区居民了解精神障碍的症状、成因和治疗方法,消除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歧视和偏见,构建更加和谐包容的社区环境,促进社会和谐。截止目前开展链接专科医生开展知识讲座2场,村/社区专委专干、精防人员以及社区居民、精康患者及家属等200人次参加。

泸县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康复服务,也推动社区精神康复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未来,项目将继续秉持“三师联动·精康共融”的服务模式,从“娱疗”扩展到“慈善”+“农疗”的服务方式,为更多精神障碍患者带来福音。

0 阅读:0

每日早报网

简介:每日早报,新闻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