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跟对人,事就成了一半。跟错人,事就毁了一半

国学传播 2024-04-09 15:26:42
《易经》不是迷信,是哲学!《易经》有战略思维统筹人生,也有战术方案解决问题。《易经》是对人性及客观规律的总结,是既可以“高瞻远瞩”又可以“就事论事”的实用之学!

作为一个智者,条件充分,时机来临时,顺势最高杆;时机来临,条件不足时,借势最明智;条件远超需求,但时机不够好时,甚至可以造势!

作为一个寻常人,事业起步时通常最缺少的就是条件,所以,最要懂得的就是如何借势,而借势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跟对人”!

易经文章配图

《随》:元亨,利贞,无咎。

《易经》中的《随》卦是讲解如何跟随的一个重点卦,但在卦辞的说明上却显得很保守。“元亨”,最为亨通。“利贞”,有利于坚持。为什么做到这个程度也仅仅只能“无咎”?即使“元亨,利贞”也只能说明你跟对人了,但你只是个追随者,无咎已经不错了,想要大吉元吉就有些痴心妄想了。

这个卦辞也较为隐晦地说明了,作为追随者,就要有追随者的觉悟,既然是别人给你提供的事业平台,就不要有自己才是主角的幻想。只有努力配合领导者的工作安排,并高效地完成工作,才是在《随》卦形势下最稳妥的做法。

那么,什么样的领导者值得追随呢?

易经文章配图

其一,任人唯贤,知人善任的领导者

自古以来,用亲还是用贤都是极大影响组织发展的重要指标,尤其是重要岗位的人才任用。知人而不能用人是庸才,用人而不能知人也是庸才,只有既了解人才的品行能力,又能够将其任用到适材适所的岗位上的领导者才是真正的好领导。

易经文章配图

其二,心胸开阔,不因人废言的领导者

在任何组织中,遇到心胸狭隘、睚眦必报的领导者基本都会频频发生悲剧,自保尚且不易,哪里有机会做出突出贡献?所以,只有跟随心胸开阔的领导者才能避免被无端打压。当然了,人与人之间常常有相性问题,相性不合时,即使双方没有任何冲突,也会互相看着不顺眼,所以,一个好的领导者,也必须要有不因人废言的认知,只有这样,那些相性不合的人才才不会被埋没,才有发展的空间。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能够有唐太宗般的胸襟,能够接受魏征“丝毫不留情面”的批评,这样的李世民就是自古以来最好的领导者榜样。

易经文章配图

其三,公私分明,主动遵守组织条例的领导者

多数的组织中,最容易公私不分的,最不遵守组织条例的并非基层人员,而常常是高层人员。高层领导者如果不能公私分明,那么,中下层人员必然也会时常占组织的便宜,获取自身的利益。而高层领导者对规则的破坏,更是会形成上行下效的风潮,从根本上毁坏组织长治久安的根基。所以,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必然是一个公私分明,主动遵守组织条例的严于律己的人。

易经文章配图

其四,重视团队协作,威望高的领导者

西方人喜欢鼓吹个人英雄主义,但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集体主义精神一直是我们民族致胜的法宝。当今社会中,团队协作是任何组织获取胜利的必然选择,所以,威望低的人往往难以服众,难以服众则无法产生足够的凝聚力,那么,这个组织又如何经受大风大浪?

只有重视团队协作,且有高威望的领导者,才是组织发展的福音。

易经文章配图

其五,锐意进取,魄力十足的领导者

有一些领导者哪怕具备了以上四点,但却丝毫没有进取心,满足于固步自封,也是不值得追随的。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必须能够高瞻远瞩,锐意进取,并且要有十足的魄力进行决断,否则难当大任。

唐太宗李世民旗下最著名的“房谋杜断”,杜如晦可以从房玄龄的若干条谋略中选出最适合当下实施的最优解,这不仅是能力,而且是大能力,不然凭什么和房玄龄齐名。

易经文章配图

成功从来就没有固定的前置条件,一切都是因人而异的!但凡标题上指出“满足以下几个具体条件就一定成功”之类的文章基本都是洗脑鸡汤文。所以,一个人的成功,“跟对人”只能增加成功的可能性,而不能保证一定成功。“跟错人”也只是降低了成功的可能性,而不能确定一定失败。但即使如此,“跟对人”也是提高成功率的一个重要条件,“跟错人”也确实更容易毁掉成功。牢记这一点,认真选择自己的“带头大哥”或“合作伙伴”,至少能让我们的人生之旅更加顺遂和通达。

感谢阅览《明境国学》

您的关注转发是我持续发文的动力。

1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