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调停俄乌受挫首次质疑普京立场和平进程陷入僵局

婵月舞清纱 2025-03-30 10:33:21

特朗普的俄乌赌局:30天停战的幻象与日渐清晰的普京算盘2024年的初春,沙特利雅得的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硝烟味,而非往日的石油香气。

这里不是中东和平的象征,而是俄乌冲突的另一个战场——谈判桌。  然而,这场旨在结束战争的谈判,却仿佛一场精心设计的迷局,而特朗普,这位曾豪言要解决俄乌问题的美国前总统,正逐渐成为这出大戏里最困惑的旁观者。他最初对普京的“无限信任”,正一点点地被怀疑所取代。30天停战的承诺如同海市蜃楼,最终消失在残酷的现实中,而这背后,是普京早已精心布局的战略图景。

一、  从“无限包容”到怀疑的裂痕:泽连斯基的苦涩与利雅得的僵局

特朗普上任之初,对俄乌冲突的调停策略出人意料地偏向克制。  与其说是调停,不如说是对普京的“试探性妥协”。  他公开表示对普京的理解,甚至对泽连斯基提出的要求表现出明显的冷淡。  这与美国以往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强硬立场形成鲜明对比,也让泽连斯基及其团队感到深深的失望。回忆起2024年初泽连斯基那次充满希望却最终以失败告终的访美之行,细节至今仍令人唏嘘。  白宫的会谈气氛一度凝重,特朗普的言辞犀利而直接,对乌克兰的战后重建、军事援助等议题都显得不甚热心。  据说,在一次私下会谈中,因对乌克兰未来战略方向的严重分歧,双方言语冲突,最终导致会谈不欢而散,泽连斯基甚至提前离开了白宫。  这并非简单的“言语不和”,而是美国战略重心转变的信号,也是特朗普对普京策略的初始尝试。

然而,这种“无限包容”并没有带来预期的和平。  在沙特利雅得举行的多边谈判中,30天停战的协议草案看似达成,却始终未能真正落地。  停火线反复被突破,俄军继续推进,协议中的关键条款也屡屡被普京政府以各种理由推迟执行。  这使得特朗普的耐心逐渐耗尽,他开始公开质疑普京的诚意,认为对方是在玩弄拖延战术,试图在战场上取得更多优势后再回到谈判桌前。

二、  普京的战略耐心:哈尔科夫的攻势与乌东四州的算盘

普京的战略目标并非简单的“30天停战”。  停战对他而言,只是一个争取喘息机会、巩固战果的手段。  而他真正的目标,是通过军事行动来改变战场态势,从而在谈判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利雅得谈判期间,俄军加大了对哈尔科夫地区的攻势。  这并非偶然,哈尔科夫作为乌克兰第二大城市,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俄军试图扩大对哈尔科夫的控制,并将此作为谈判筹码,换取对乌东四州的控制权的国际认可。  这是一种典型的“以战促和”策略,用军事压力迫使对手在谈判桌上做出让步。

乌东四州(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是普京战略的核心。  这些地区不仅拥有丰富的资源,而且是连接克里米亚半岛的重要陆路通道,更是俄罗斯在战略上抵御北约东扩的重要缓冲区。  通过公投并入俄罗斯联邦,虽然在国际社会上不被承认,但这在俄罗斯国内已经成为既成事实,普京政府不可能轻易放弃。  这使得乌东四州问题成为俄乌谈判中最棘手、最难以妥协的议题。

三、  泽连斯基的困境:难以承受的“卖国”代价

泽连斯基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他清楚地知道,乌克兰目前缺乏足够的力量夺回俄军控制的领土,尤其是在乌东四州。  但要他正式签署协议,承认俄罗斯对这些地区的控制权,无疑意味着政治上的自杀,将被钉在“卖国贼”的耻辱柱上。  这不仅是政治上的代价,更是历史的审判。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两州的情况尤为复杂。  这两个州与俄罗斯接壤,俄军控制区域几乎达到百分之百,几乎没有回旋的余地。  而扎波罗热和赫尔松两州虽然俄军控制区域很大,但乌克兰军队仍控制着部分地区,理论上存在谈判的空间。  然而,普京的底线是必须保住通往克里米亚的陆路通道,这是俄罗斯长久以来的战略目标。  任何让步,都将被视为战略上的失败。

四、  特朗普的失败与俄乌冲突的未来特朗普的俄乌调停最终以失败告终,并非偶然。  他低估了普京的战略耐心和决心,也误判了俄乌冲突的复杂性。  他试图以一种相对温和的方式解决问题,却未能有效应对普京的强硬姿态。

如果谈判最终失败,俄乌冲突很可能长期化,甚至演变为低强度冲突的常态化。  俄罗斯虽然在战场上取得了部分优势,但长期来看,其经济、外交和社会稳定都将面临巨大压力。  而乌克兰则将继续承受战争的创伤,重建之路漫长而艰辛。这场冲突的未来走向,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国际社会的介入、各方的战略调整以及地缘政治的变迁。  特朗普的失败,只是俄乌冲突复杂性和持久性的一面镜子,提醒我们,和平的道路从来都不是坦途。  而这出复杂的国际政治大戏,仍在继续上演,其结局,依然充满了不确定性。

0 阅读:26